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拍過基辛格、潘石屹、李宇春,卻自稱是個「爛照相的」

他拍過基辛格、潘石屹、李宇春,卻自稱是個「爛照相的」

二十歲出頭那會兒,有朋友讓王攀幫忙拍張跟明星的合影,戲謔他是「爛照相的」,王攀脖子一梗:「我是攝影師,好嗎?」那會兒他用的是膠片相機,隨便按一張下去是會心疼的。十幾年過去,當別人戲謔他為「大師、藝術家」時,他會憨笑著回應:我就是個爛照相的。現在除了數碼,他還是會用膠片拍作品,隨便按一張他依然心疼的要死。

傻瓜相機的啟蒙

十二歲那年,姐姐的工作單位發不出季度獎金,折換了一台青島傻瓜照相機。雖然只是台半自動傻瓜相機,卻給少年的他帶來了同齡人羨慕的眼光。十幾歲正是好奇的年紀,更何況還是相機這樣的稀罕玩意兒,王攀迅速成為了朋友圈不可或缺的人物。年少的他便以「藝術家」的身份自居,為了增加身上的「藝術氣息」,還特意蓄了披肩的長髮,穿一身黑,戴一隻白手套。

被小夥伴簇擁的日子快樂而短暫。沒有膠捲,照相機頂多是個擺設,一個卷三十六張,除了拍還得洗印,里里外外都是錢。膠捲到現在仍是昂貴的消耗品,當年一個樂凱膠捲7.5元,而早餐錢一個禮拜才一塊,家長當然不會給這個奢侈的愛好提供更多的支持,為此他苦惱了好一陣子。

有一次經過廢品回收站,看到院子里成堆的酒瓶、廢銅爛鐵,成摞的紙箱、舊書本,他想出了主意:眾籌拍片。小夥伴們按照自己想要拍攝的造型以及張數,計算出相應的錢和撿拾廢品的數量,湊錢買膠捲。王攀作為相機擁有者以及攝影師,大家公攤他五張底片的費用。 這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他在各種社交群體里承擔著攝影師的職務,也是他構圖、光影、瞬間抓拍能力的最原始積累。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王攀 攝

緣起新聞攝影

王攀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接觸專業相機,是1997年9月27日,參加報社的攝影記者工作崗位選拔。當天早上拍照,中午沖印,下午交作業。照片拍的很好,至少老師是這麼說的,憑藉那組照片他順利得到了總編輯助理的工作。進報社之後,他才知道,工作攝影的機會並不多,總編輯助理一開始,得拖地擦桌子干雜活,接著是在閱覽室做剪報,收集讀者來信來稿。不過,也正是那段日子,大量閱讀新聞、攝影報道、圖片故事,讓王攀對新聞攝影有了全面理解。

一天,報社美編抱怨,版面沒有合適的圖片可用。憑藉對版面用圖情況的熟悉,王攀問那個美編有什麼想法,他可以幫忙實現。得到答案後,他跟朋友借了相機迅速趕到拍攝現場。拍攝對象是大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王攀拍慣了人像,面對這樣的人物,他也沒有緊張,出片成功率很高。第二天上版的照片比其他幾家日報都要強,這讓他得到了些許讚譽。他感覺到,自己對於瞬間和光影有種天生的把控能力。

從那以後,他的照片和名字逐漸出現在報端上,除了拍攝新聞報道、周刊配圖,他開始立項拍攝專題和圖片故事。第一組圖片故事「球迷肥狼的故事」,由攝影界的前輩胡武功先生編輯。之後,他一連拍了好幾組搖滾、夜店等圖片故事。

那時的他就覺得攝影這活兒很好,可以免費旅行、看演出,受人尊重,還能多掙些稿費貼補家用,當時他的工資才300元一個月,稿費另計。但很快,他就對當時膚淺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了厭倦,在一個南方報社煽情的招聘廣告催使下,他帶著一本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中國城市周遊,直到現在。

張欣、潘石屹夫婦,王攀 攝

鍾情肖像

二十年的拍攝生涯,從報紙、雜誌到網站、移動端、從攝影記者到視覺總監,他經歷了中國媒體的時代變革。後來,他痴迷上了肖像攝影,希望用最簡單的方式去呈現鏡一個最簡單的人,讓拍攝對象去掉所有浮華,卸掉偽裝,只保留時間的本真,在鏡頭前呈現一個被時光雕刻了的自己。

肖像拍的越來越多,王攀在業內也漸漸有了些虛名,加上他詼諧的性格、笑吟吟的胖臉,許多媒體都願意找他一起合作,採訪各種明星、大佬。他開了個公眾號「攝一臉說一臉」,記錄他拍下的諸多人物肖像: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王石、李開復、葛優、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等,都曾安靜地坐在他的鏡頭前。

李宇春,王攀 攝

拍攝時他總希望能找到一些不同的角度,重複別人的創意是對他來說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咱們來玩個小遊戲」,他經常這樣告訴拍攝對象。他遭遇過各種拍攝難題,有的要求只能拍一張,有的只給一分鐘拍攝,有些無理的助手會橫加阻攔,但他越挫越勇,誰越難拍,越難拍到,他越想挑戰。作為職業攝影師,他知道什麼時候實現自己的想法,什麼時候實現編輯和商業客戶的想法。他希望自己做到,也許拍的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獨特的,帶自己想法的,有著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

拍多了各行各業的精英,王攀開始用鏡頭捕捉普通人的生活。曾經,他跟所有新聞攝影記者一樣,追求誇張的、刺激的、動態的東西,搶著去一些重要新聞現場。如今,他更願意關注普通人和瑣碎的日常生活,這些關於人性的東西,才最值得歷史推敲和保留。

王攀,仝曉琳 攝

拍攝范雨素

當范雨素的那篇文章在網路上成為熱點時,王攀敏銳地感覺到他應該過去看看。但是拍攝的前提不是以新聞為目的,他感興趣的是這個人,想用肖像照的形式,以平實的角度,記錄她當時的狀態。去之前他就想好,用自然光的環境肖像,呈現她自然展現的樣子 。照片是在皮村的工友之家拍攝,那是范雨素經常活動的地方,當時她在接受幾家媒體的採訪。天色漸晚,王攀擔心室內光線不充足,影像拍攝質量,特地在採訪間隙,請她在室外拍了一組肖像照。

拍完之後他並沒有過多在意,這只是他無數作品中的一件。隨著范雨素時間的持續發酵,這組肖像作品在網上傳了開來,基本上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范雨素高質量照片,都是出自他手,而大部分都是未經授權的盜版圖片。之後的幾天,他不斷看到各種侵權盜版,那其中也包括他的朋友。對於侵權盜版,他選擇視而不見。他知道,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他很無奈。圖片盜版侵權一直是個很棘手的問題,自媒體盛行以來,圖片的版權追索就更難。何況有些時候,侵權使用圖片的,還是自己的朋友,或者被拍攝者自己。另外,作為一名攝影師,他也覺得拍攝時不應該去思考會不會被侵權,而是要專註怎樣拍好照片。圖片盜版猖獗,傷了攝影師的心。而維權,本該交給更專業的人來做。也許現在,在技術監測手段愈加完善的今天,行業是時候重新洗牌了。

范雨素,2017年4月26日,王攀 / 東方IC

「搞攝影的」和「照相的」

攝影將近二十年,隨著對技術的熟稔,王攀的心境發生很多變化。 二十歲出頭那會兒,有朋友讓王攀幫忙拍張跟明星的合影,戲謔他是「爛照相的」,王攀脖子一梗:「我是攝影師,好嗎?」那會兒他用的是膠片相機,隨便按一張下去是會心疼的。十幾年過去了,當別人戲謔他為「大師、藝術家」時,他會憨笑著回應:「我就是個『爛照相的』。」現在除了數碼,他還是會用膠片拍作品,隨便按一張他依然心疼的要死。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過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王攀對攝影也有類似的理解。

在自己的公眾號里,他這麼說過:「

攝影師分為很多種,很有幸的是,我經歷過每一個階段:

藝術家,只聽從於自己的內心,裝逼大師。

攝影記者,拍再多只能發一張或一組,牛逼的不得了

PR攝影師,一切為客戶服務為中心

專業攝影師,某一領域的攝影師,行業大牛,對自己很滿意。

肖像攝影師,傾聽者和塑造者

照相師傅,永遠笑眯眯的看淡一切,就像我現在這樣。」

在以往的採訪中,王攀曾說:「想成為大師的人太多了,我也是其中一個,我會努力去實現,但因為攝影而有一個快樂美好的人生,才是我最大的願景。」 對於現在的他,拍攝成片與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他想做的,只是截取生命中最能打動人的畫面,作為對人生旅程的記錄,而快樂,才是他前進的最大動力。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IC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前總理女兒都曾拜倒在他牛仔褲下 他是……

TAG:東方IC |

您可能感興趣

與張嘉譯拍過吻戲的女星,王珞丹尷尬,李念大膽,閆妮最有CP感
和李易峰拍過吻戲的女演員,最丑的不是周冬雨,而是「美嘉」!
古天樂曾吻過她陳奕迅和她拍過拖,還被罵山寨版鄭秀文如今是影后
00後歐陽娜娜竟與王俊凱拍過吻照?是真是假?王俊凱的粉絲不淡定了!
劉亦菲的「阿離」又帥又萌,演過鍾漢良的兒子,和劉濤拍過廣告
他和趙麗穎一起拍過兩部戲,名字都是趙麗穎取的,他是趙麗穎的藍顏知己
致敬李小龍,李連杰甄子丹都拍過《精武門》,但周星馳的很不一樣
當年張震和王菲還拍過這樣的照片?那時候王菲真的好美!
明星拍過的美食廣告,楊穎、陳偉霆差別真大,最後一個笑到打嗝!
曾和林志穎、劉德華、拍過電影,可惜遇人不淑現在長相變化太大了
不止佟麗婭,岳雲鵬還和柳岩、袁姍姍拍過吻戲,堪稱女神收割機
收視率飆榜的女星:除楊冪孫儷,她才是最大的黑馬,從沒拍過爛片
馬思純、鄭爽、于小彤、章子怡、鍾楚曦;沈月成名前還拍過這個?
趙麗穎和楊穎,迪麗熱巴和劉詩詩,這些明星居然有拍過同一部戲!
拍過於正戲的女星都火了,楊冪,袁姍姍,網友:她也是?震驚!
李小龍的師傅李峻九,唯一拍過的一部電影,感覺沒有龍哥帥
這種戲卓別林、陳佩斯和周星馳都拍過,你猜哪個拍的最好?
王寶強還拍過功夫片,和甄子丹對打過,結果居然是王寶器贏了!
拳王泰森還拍過這種爛片?扮成土著人,稱老虎是寵物狗
他是李小龍忠誠粉絲,拍過功夫電影散打,那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