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夢而起,永不停息

因夢而起,永不停息

>>>「機械601,我們用足跡丈量北京」

——題記

對於我們中的很多人來講

上大學可能是第一次這麼久離開故鄉

一年兩年

五年十年

北京

可能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第二故鄉

當然

這麼說可能並不準確

也許清華園才是那些人的第二故鄉

因為

除了那些標誌性建築以及教科書上的歷史以外

他們可能對這座古老的城市一無所知

甚至

可能除了火車站

他們從未走出過清華園

所以

我們想給你講

一個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故事

一個隱藏在這座古都霧霾下的故事

一個,601 「北京足跡」 的故事

機械601,北京足跡

因夢而起,永不停息

古城牆的青石板上

至今回蕩著梁思成先生

為保存明城牆的奔走呼號之聲

只是

現在的古城牆

......

「古城牆的消失或許不是我們現今所能左右的,某些歷史遺迹中的標誌性歷史遺存過於稀薄導致的宿命或許就是和如今的元大都城牆遺址一樣,陷入被人們忽視、生活化的結局。」

「我們認為對元大都『城牆』這樣缺乏特別有價值遺存的歷史古迹,可能的確更適合將其改建成公園融入平民生活。但是這也同樣意味著其某些未知歷史價值的損失甚至是某種意義上的放棄。為了避免陷入這種兩難困境,我們更要保護好北京城那些仍有跡可見的歷史遺迹中的歷史遺存。

類似的遺迹保護情況,在北京還有很多。我們不禁期望,當一棟棟高樓建起,北京城市發展急行軍的時候,能夠多建一些遺址公園,在古城牆周圍加一圈圍欄。

不要讓十年後的我們在談及古城牆時

只剩下照片與回憶

高碑店

殘破的中國科舉匾額博物館

館長把關閉許久的展示燈光打開

拂去塵土

為我們講解

「剛走進博物館,我們發現售票處沒有人。正在疑惑的時候,一大爺走過來,問我們是來參觀的嗎。確認之後,告訴我們學生票每人25元。買了票之後,我發現他並沒有撕下參觀券的副券。於是我們就這樣進入了博物館,進入後我們發現之前沒有開燈,大爺剛把燈打開。」楊旭說。

遼金城垣遺址

西南三環附近

被建房子的房地產商推平的遺址公園的角落

僅存的水井靜靜地存在著

「今日親眼見證了古城牆的遺迹,地處偏遠,在尋找時花費了不少功夫。而見到僅存的幾塊石碑後,不由生出荒涼的感覺。作為已經存在幾百年的古物,城牆的價值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現實中,魚和熊掌經常不可兼得。面對城市的發展與城牆保留間的取捨,這個決定就更加艱難了。」王中煜說。

崇文門

用搜集來的古城牆磚壘砌的明城牆公園

默默講述著已被人們忘記的歷史

「曾經呼喊著拆除城牆的那些人,最終抱著城牆的殘磚低頭不語。當古迹躺在了發展的鐵軌上,我們這個社會是否需要一些急剎車?放下來,慢一些,不是為了我們旅遊業的發展,而是留存我們僅有的印跡。」

「試想,若是天下全都變成了高樓大廈,那麼古中國的寺廟與城牆是否也會成為另一個瑪雅;若是全球都鋪滿了高速公路,曾經的稻米之鄉安逸又何處可尋?現在,倒下的是城牆,未來,倒下的是存根。」袁帥說。

夕照寺

割讓出曾經屬於它的「金台夕照」的名聲

鎖閉著大門

不願與世人相見

「也曾造訪古剎名勝,往往遊人如織,商賈雲集。雖然久仰勝名,我卻總在紛繁嘈雜之中,變得興味索然。夕照寺的冷清,在旁人眼裡似乎可悲,與我看來則是萬幸。正是這樣的冷清,成全了夕照寺原本應有的古樸魅力。

「所謂美麗或庸俗,與名聲有何干係?不過是能否激發人們腦海中的遐想,內心中的共鳴。沖著名聲前往的,往往也以拍照留念草草了事;而當我們信步走過這滄桑古都,可千萬別忘了別忘了留心身邊風景。

「陌上花開,緩緩行。」簡平誠說。

鎖門,鎖門,還是鎖門

沒人,沒人,還是沒人

這是我們實踐的常態

但在一剪又一剪的掠影中

我們了解到北京古迹保護的真實的一面

我們希望

藉助微信平台

能夠發出我們的聲音

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談及北京,你能想到的是什麼?」

這是每次對外宣傳「北京足跡」時

我們說的第一句話

「北京」

在每一個身處其中

或是早已離開

或是一心嚮往的人心中

莫非只是兩個漢字,一座城么

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北京

而是北京人心中的悲喜

它是首都

是保存無數的歷史遺迹

是集聚人才的創新基地

是從過去到未來的經濟增長極

它也是「北漂」們的寄宿地

是一直都在擁堵的不夜城

是早晚擁擠的地鐵

是深夜狹小的地下室

它還是香山的紅葉

是雍和宮的禱告

是紫禁城裡回蕩著的各國語言

是古塔公園蕭索的秋風

它又是歡樂谷的尖叫

是後海的燈紅酒綠

是798里的藝術品

是永不缺乏的我們年青人的青春

而對我們而言

它是我們大學的印跡

不只在於一年內走過的41個地點

也不只在於已經發出的31篇推送

而在於我們眼中的故都春秋

在於出行路上的歡聲笑語

在於601青蔥四年

最美好的回憶

還記得「北京足跡」誕生的那一晚

「我們就在地圖上踩點,踩出一個『THU ME601』的字樣,然後以此為平台,搞一系列實踐活動?」

「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啊。」

那就做四年。

或許是像分娩看似簡單卻有劇痛一樣,現在想起開始的那個禮拜,就還能瞬間感覺疲憊不堪。

圖形怎麼設計?

第一張圖紙,否。

第二張,否。

第三張、第四張……

我們都能感覺到易老闆疲憊而不耐煩的表情。

「不錯不錯,就它了。那就做踩點圖吧。」

而後,看起來是按照設計好的圖案把要去的地方標出來,實際上是讓混沌的想法具象,篩選出全部在標點線附近的有意思的地方,記錄在紙上。

——我們要做紅色主題,盧溝橋必須納入踩點範圍內。

——那就把它放在M的左下角,M字元整體左移。

——U字元右半部分不好布置啊。

——試試三元橋?798?

……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然而當踩點圖成型時,我們才發現,簡單的標點,不足以了解多少。更多的,需要我們邁出腳步。

北京足跡是一個平台,架構起未來四年幾乎所有出校支部活動,從物到人,從對北京歷史與現在的了解,深入到對北京人生活的觀察。

談到未來,「北京足跡」還會堅持多久,我們不知道。

策划了那麼多,思考了那麼多,奔波了那麼多,推送發了那麼多。

大家對它日久生情,說不定就真的堅持下去了。

也許我們還會關注「北漂」的生活?

也許我們還會分享帝都的美景?

也許我們還會在北京城某一個角落做一做班級的活動?

……

我們堅信,「北京足跡」是一個平台

它讓我們了解著北京,體味著北京,也承載了我們在短短四年中因為機械601而有的共同回憶,歡聲笑語,酸甜苦辣。

我們就是敢想敢做,crazy一點的想法也會努力嘗試

要是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後,我們再聚到一起吃飯時,能夠說一句:

「你還記得那次一起去高碑店時看到的夕陽嗎?」

「記得啊,那天霧霾真大。」

「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啊。」

「那就做四年。」

——後記

一年來的北京足跡

一年來星羅棋布的坐標

最後匯聚在這裡

未來

我們依然在路上

5月25日15:00

明理樓112

來,聽我們講個故事吧

機械601,北京足跡

因夢而起,永不停息

大家留言說說

你與北京足跡的故事吧

GIF/1K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Ecraft601 的精彩文章:

TAG:MEcraft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