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撂荒田」里拓出致富道

「撂荒田」里拓出致富道

誰說土裡刨食沒前途?江華瑤胞任翠府就是靠「撂荒田」里拓出了一條致富大道。

任翠府,江華瑤族自治縣濤圩鎮鳳尾村的一名普通農民,因為家境貧寒,16歲初中畢業後便放棄了上學的機會外出打工,他干過維修工,做過工地苦力,摩的拉過客,進電子廠做過普工,打工十幾年仍沒有多少積蓄。在人生的「拐點」,他毅然選擇返鄉創業。回到家鄉的他,看中了「撂荒田」里蘊藏的商機,撿起村民拋棄的3000畝稻田,走科技種田的道路。種田致富的他,不忘鄉鄰,竭盡全力幫助數十戶村民走上科技種田致富的道路。

(圖為村民向種糧大戶任翠府請教如何識別早稻秧苗病蟲害)

堅定信念 立志農桑

1995年7月,16歲的任翠府因為家境貧窮,放棄上高中的機會,外出打工。

然而,只有初中文化的任翠府,在外打工靠的只有一雙稚嫩的雙手和一股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他干過維修工,做過工地苦力,進電子廠做過普工,辛辛苦苦14年依然是口袋裡無餘錢的「月光族」。

2013年,任翠府返回家鄉,由於他出生在農村,「民以食為天」這個亘古不變的真理從小就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里。基於這樣的認識,任翠府考察了本村的稻田。

地處湘南一隅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是一個以糧食為主導產業的傳統農業大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近10多年來,農民或外出務工,或改糧種樹,導致田地撂荒嚴重。看著村子裡一壟連著一壟的稻田長滿野草,憑著對土地和農業的熱愛,從小幫家裡種過田且有種田實踐基礎的任翠府在心裡算了一本賬,租賃鄉親們荒廢的「撂荒田」一定大有前景。於是,耕田創業的種子在任翠府的心裡生根發芽,他堅定了把「撂荒田」耕種成「聚寶盆」的信念。

(圖為今年五月,任翠府用剛購入的兩架農用無人飛機噴洒農藥)

櫛風沐雨 辛勤耕耘

2014年,任翠府流轉了300畝鄉親們的「撂荒田」,用來種植深兩優5814稻穀。他和妻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認真管理田地,但到了收割季節,把稻穀賣出去,除去各種開支,最後一算,只賺了1萬餘元。

第一年就這樣過去了,年末,任翠府請教了種田有經驗的能手,跟他們聊種田的事,發現種田也有學問,並不是像以前那樣簡單地把田一整,施施肥,打打藥水,等到稻穀成熟一割就完事,而是要科學種植和科學管理,水稻畝產量才能提高。

2015年開春,任翠府制定了增產增收的計劃,對耕種過程嚴格要求,在品種定向、耕種布局、育苗適期、密度把握、施肥合理性等方面,都按照科學耕種仔仔細細地完成。櫛風沐雨的一年時間裡,任翠府和妻子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5點30分準時扎進稻田裡,一紮就是一整天,烈日晒黑了皮膚,雨水打濕了衣裳······他將創業的汗水傾灑在一壟壟的田野上,這一年他有了較好的收效。

科學種田效益好。2016年,任翠府擴大了種植規模,耕種的稻田達3000畝,經過科學種植,年底結算,這年純收入60萬元。此外,他還與同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建立試驗田,不斷提升稻穀品質。

長遠規劃 做強做大

任翠府經過近三年的磨鍊,積累了豐富的耕種經驗,從一個普通種田漢成為一名水稻耕種專家,從一個整天在田間地頭忙活的農民,成為新型農業生產模式的創造者和管理者。在土地經營不善的鳳尾村,任翠府集中種糧大戶與種田能手組建「鳳尾村種植專業合作社」。他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精心經營,鼓勵引導村民以轉包、出租、入股的形式將耕田向合作社靠攏,撿起了553戶村民的「撂荒田」,並簽訂5年長期承包合同,以每年600元每畝的租金承包,耕種優質水稻,確保了糧食生產的持續發展。

今年,任翠府瞄準市場,及時更新了水稻優質品種,種植2400畝晶兩優534「鑽石稻」和500畝優質香稻。同時,他還加大農業投入,投資150萬元添置6台犁田機、2台收割機、4台大型拖拉機、2架農用無人飛機、2台輕卡載貨車等機械。目前,合作社擁有長期固定性工人70人,季節性僱傭短工200多人。

談到今後的打算,任翠府滿懷信心地說:「我要做一個新型職業農民,把合作社做強做大,帶領更多的村民一起發家致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華髮布 的精彩文章:

TAG:江華髮布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農民撂荒稻田,養殖小龍蝦,一天捉上千斤!
美國人將農田撂荒,養起小龍蝦,產量奇高,一頓吃掉幾百斤
直擊非洲人民的真實生活:土地全撂荒,懶得種地直接吃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