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去經年,我們都要有一個執念

此去經年,我們都要有一個執念

最近更新少,後台卻總有朋友催促更新,陌生的,熟悉的,近乎溫柔的嘮叨。這個世界有人願意為你等待,終究是一件美好的事。

工作忙碌,許是一個原因。有時候頻道切換不過來,難免有幾分遲滯的墮逸。但這當真不是可以立足的借口,有時候,人越是在俗世中忙得不亦樂乎,就越發能守得住那一份篤靜——讀書寫字,好像一張床,乏了之後,必然的本能歸處。

一直覺得,工作與生活,兩者最好的關係,不是彼此的逃遁,而是彼此的依賴。前幾日看王安憶的書,裡面有這樣一句告白,大意是:「為什麼要寫作?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什麼要生活?為了更好地寫作」。

人要覓到一個愛好。這愛好與你的平淡生活之間,好像陳潔儀那一首《心動》里唱,是「白雲纏繞著藍天」,依依的繾綣,自然而然。

等到,這愛好與工作,與刷牙洗臉一樣成為你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就真正成為了你的生活方式,你存在於這個星球,無需論證,無需歌頌,存在的合理性。

好吧,說說我最近新添的心頭之好——書寫。

|一|

先說說這愛好的緣起。原因大概很古怪,就是某一日,想適度戒一戒微信朋友圈——記錄與分享當下的生活,當然沒什麼不好。但是,更想試一試,自己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能開言,也能禁言,沉默專註的人。

不知哪裡看到的研究結論,一個有趣的可能性是:那些事無巨細的表達,也許是因為朋友圈裡,存在某一個你無法觸及,卻又喜歡到無以復加的人。所以,你才會在那裡費勁心思,樂此不疲地描述一朵雲的形狀——當然,戀愛癥候的一種可能性而已,你大可不必對號入座。凡事適度最好,如若沒有特定的戀愛對象,卻依然高頻刷屏,或者是因為早已愛上這孤獨的自我傾訴與表演——剎不住車的慣性,是荒了自己的地,在耕別人的田。

話說回來,朋友圈,當然有情感紐帶的正向作用。尤其對於彼此咫尺天涯的,就像是一個冥冥中的信號燈,照亮著你我。然而,還是那兩個字,「適度」。在朋友圈,沒有純粹的私密日記與自我言說,希望「被看到」,渴望「被點贊」,這是我們無所遁形的慾望。

反觀古人的話,也真是世故老練:「可與之人言,不言,失人;不可與之人言,言之,失言。」我們那麼熱衷於吐露,有時難免會是唐突。有時候,唐突的是別人。有時候,唐突的,是自己。

所以,慢慢萌生了離線之念。書寫之念,星星之火開始燎原。至少在不刷朋友圈的時候,因這新增的愛好,每日的必修功課,多了幾分靜潤的平和安好。(頻率顯著降低,該刷的時候還在刷^_^)。

|二|

大概,骨子裡就是慕古之人,性格基因中,與筆墨有著天然親近。透過單純的消遣,這個愛好,因循著彼此的了解,投擲向更為深遠之處。

愛即好奇,愛即了解。慢慢地,方知這中國的書法之道,一筆一划,一撇一捺,用腕用指用腦用心,蘊藏著太深的道行。

邊寫,邊邂逅一些書。有一本書,叫《永字八法》,周汝昌的大家之作。特別喜歡裡面提到的「遒媚」二字。「媚」字的古人之解——「意在形之外曰之『媚』。又拳宗云:「拳無字,則內勁不出。字無拳,書法難精」。

幾分蘊藉的柔媚,幾分出拳的力量。倒有腕間瑜伽的意味。書法,對於時間精力被嚴重瓜分的現代人而言,實為修身養性之良方,是教自己篤定專註,也是教自己柔韌放鬆。

又讀到董內直《書訣》云:「指欲實、掌欲虛。」聽到這樣一個故事:當年王羲之從童年王獻之背後去掣筆,不動,於是認為是兒當有出息。其實這只能說明幼年王獻之已經做到了「指實」,而這樣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掌虛」,方能運筆自如。否則,死死抓住筆桿,任何一個蠻漢都會,實則實亦,又有何用?

是暗暗的發力。寫字的時候,漸生這樣的體會。那種心境,是「虛實之合」,一張一弛間的揣摩,攻守,進退,開合——書家所言「勁險、明利、媚好」。語虛何以言之,只有浸潤進去了,才能有所體驗。很真實,很奇妙。

書寫,宛若心手齊聚筆端的舞蹈。於潔白紙張之上,水墨濃淡,煙雨陽光,翩躚如蝶。

|三|

順便說一下,這一篇的書法配圖,是平日里自己的習作,也許連「習」字形容得也是挺牽強的,因為並不是嚴格的臨帖與研習。

但,既然是個純粹的愛好,不妨露個怯,貽笑大方。偶爾自得,美美地將那些「字如其人」的誇讚照單全收,於花拳繡腿的皎潔夜晚,享受落筆與提筆,那纖麗而凝重的一瞬。

我們,若能找到一生中一個不離不棄的愛好,當是怎樣幸福的一件事情?是開拓了一條通向無限可能性的「思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宛若楊宗瑋的這一首《無邪》里唱。

順便說一句,李宗盛作的詞,也真是驚艷。男人的驚艷,多半是因為他可以將見識與心思合二為一——對細微的人間情事了如指掌,又輕描淡寫一唱一和出來,是細膩的厚重,秘艷的通透,直擊人心的聰明與體恤。

記得他曾經很得意地對記者說,我很懂女人,能寫出她們心中最愛的詞。

相對於那個抱著吉他的歌者,詞人李宗盛,也是天賦的愛好,上乘的角色扮演。

「當你為愛守約

日子像私密進行的靜謐書寫

接近儀式般 沉靜深入 屏息穿越

我喜歡這種感覺

像束手無策卻悄悄堅決

於是再狂野的邀約

能無懸念地拒絕

愛著卻不必取悅 深信卻無須憑藉

經過那 虛妄真切 柔和炙烈 相聚分別

終於還能夠 毫不膽怯

你是我的世界 因為愛我無邪」

——李宗盛《無邪》

且將「你」,解讀為更加廣博之愛。不一定,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夢中情人。

世間之愛,有許多許多種,非獨獨男女之愛一種。人來世間一游,莫要活成單一維度。取暖之源,當豐盛為上。

若你能找到真正的人生所愛,這一份執念,必然也將「經過那 虛妄真切 柔和炙烈 相聚分別」,毫不膽怯,愛無邪。

更事如今,此去經年,我們都要有一點偏愛的執念。

尋找它,遇見它,愛上它,與它共老。

好像唐人李山甫的詩:「平生相愛應相識,誰道修篁勝此君」。願我們,都能相識自己的所愛之事,秉此執念,與它共老。只因為,如此執念,有時候,比找到所愛之人,更幸運,更重要。

作者:新浪微博@清影在

編輯:新浪微博@李新仰

本期圖片:小鹿圖出自「武才人「手筆

⊙ 文章為本公眾號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如需授權請私信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箋晴書 的精彩文章:

TAG:一箋晴書 |

您可能感興趣

此去不經年,後會能有期
此去經年,你是我心扉處最美的回憶
此去不經年 後會終有期
此去經年,不再有你的溫暖關愛
此去經年,誰知拼盡全力換來的卻是回憶一場
《詩經》中有個美男子:此去經年,相逢仍是少年郎
此去經年,寧靜以待
相顧無言,此去經年!
每個人都會得一種可自愈的疾病,沒想到4歲的寶貝卻因此去了醫院
搞笑圖片:我一舍友,他說要去取經了,此去十萬八千里,祝他好運!
小舍‖此去經年
《此去經年,我與劍門的不解之緣》
此去經年,幾尋無信,怎奈年輪疊。韶光飛逝,墨毫難解千結
此去經年,彼岸花開
此去一經九重天
大學四年,我沒空抱怨,因此去了清華
因為我們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沒有比手中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
此去經年,《萬水千山總是情》,不問歸期
這個江湖陣容空前絕後!此去經年,歲月如歌……
此去經年,便多是良辰好景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