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竟又敗給了它……

小米,竟又敗給了它……

導讀:小米從巔峰滑落後,先後被華為、OPPO、ViVO甩開,跌落之國產品牌第四。

而如今,它——華為的一個子品牌榮耀,也把小米超越了,而且是以1420萬台的優勢大幅甩開!

短短三年時間,小米從和華為全系手機PK,到如今連華為一個子品牌都競爭不過,它到底在哪裡輸給了榮耀?

▎小米,竟然又敗給了它!

華為手機「小弟」榮耀,3年打敗了小米

2014—2016年,僅用短短3

華為一個子品牌榮耀就打敗了小米

從相差4100萬台、到超越1400萬台

2014年,華為手機CEO余承東公開表示,榮耀將用3年時間超越小米!

2014年下半年,華為余承東再次表示:小米就只能和榮耀拼一拼,和華為品牌對打,它沒資格,華為品牌幹什麼?華為是跟蘋果、三星競爭的!

這一次,被稱為「余大嘴」的余承東再次一如既往的兌現了承諾——在三年內,榮耀就超約了小米!

2014年,榮耀銷售2000萬台,小米銷售6112萬台,兩者差距超過4100萬台。

2015年,榮耀銷售超4000萬台,小米銷售7100萬台,兩者差距縮小到3000萬台以內!

2016年,榮耀銷售7220萬台,小米銷售5800萬台,榮耀以1420萬台的絕對優勢,超越小米!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華為系手機兩個品牌,華為、榮耀雙雙超越小米,其中,榮耀品牌手機銷售7220萬台,華為品牌手機銷售6570萬台,雙雙超越小米,總銷量達到小米近2.4倍,短短2年時間差距從2014年的1.227倍擴大到2016年的2.4倍,這種差距變化實在太厲害)

2017年,榮耀再次全面超越小米

把線上第一也奪走了

小米僅存的榮耀——電商渠道第一也被奪走

在2016年,小米節節敗退,不僅失去國內市場第一,甚至滑落到國產品牌第四,前三位分別是華為、OPPO、ViVO。

不過,當時小米僅存的一個榮譽就是電商渠道第一。

而到了2017年,小米的國內市場線上第一也失去了!也被榮耀奪走了。

以2017年2月銷售為例,國內市場線上第一是榮耀!這也是繼1月份之後,國內電商市場小米連續第二個月輸給榮耀!

而在線下市場,榮耀的業績同樣領先小米!

如今小米在全球市場跌出前五,在國內市場跌至第五,國內市場第一、線上第一全部丟掉了!

小米輸給華為小弟榮耀,敗在哪?

在激烈的PK中,小米(小米+紅米)曾經是和華為系品牌PK,2014年華為手機(華為+榮耀)總銷量7500萬台,小米手機銷量6112萬台,小米和華為手機全系總銷量差距1388萬台。

如今,小米(小米+紅米)下滑到只能和華為一個子品牌榮耀PK,而且還敗給了這個子品牌,僅和華為子品牌榮耀的差距就達到1420萬台。

小米與榮耀PK,究竟敗在哪?

小米、榮耀同屬互聯網品牌,相似運作模式

小米敗給榮耀,只有一個原因——產品

榮耀和小米相似的模式

都是打造互聯網品牌、相同的打法

榮耀和小米,兩者在打法上相似,同屬於互聯網品牌。

榮耀屬於華為手機分拆的一個子品牌,定位互聯網品牌,也是當時國產手機中一批分拆子品牌中發展最好的一個(同期,中興推出子品牌nubia、金立推出子品牌IUNI、聯想發布子品牌VIBE,這些都與今天榮耀的業績無法相比)。

唯一的區別就是,榮耀相對小米崛起要晚,2013年底榮耀才分拆,而此時2013年小米已經做到了1870萬台,2014年,榮耀分拆第一年業績2000萬台,小米已經做到6112萬台,兩者差距4112萬台,而且當時小米在影響力上如此中天。

但是,三年時間,互聯網品牌運作晚的榮耀,還是打敗了小米!

榮耀不是OPPO、ViVO,與小米PK

沒有壓倒性的線下渠道優勢、只有產品優勢

沒有強大渠道優勢、沒有強大推廣優勢,榮耀超越小米靠的就是出色的產品!

步步高派系(OPPO、ViVO)超越小米,除了出色的產品、強勢的傳播外,其擁有的龐大渠道優勢密不可分,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而榮耀超越小米,相對沒有步步高派系(OPPO、ViVO)那麼大的渠道優勢。

而且在營銷推廣上,小米還一度是榮耀的前輩,榮耀在推廣上借鑒了小米的一些做法。

可是,在靈活運用推廣後,榮耀後發制人,憑藉出色的產品力超越了前輩小米。

既沒有壓倒性的渠道優勢,也沒有強大、領先的營銷推廣優勢,從後面反超的,唯有產品。

在產品上 榮耀不斷引領潮流,小米跟隨潮流

在2014年之前,榮耀還處於對與推廣的學習上,從2014年開始,榮耀和華為系手機,都走上了產品的精品路線。榮耀手機也得益於設計和形象的大幅提升。

2014年12月,榮耀6plus的雙眼看世界手機發布。

2015年8月,榮耀7i翻轉攝像頭手機發布。

2016年5月,榮耀V8手機發布!

2016年7月,榮耀8炫彩極光風格手機發布,其中魅海藍非常出眾,引發同行跟風。

2016年12月,榮耀概念手機榮耀magic發布

………………

榮耀6plus、榮耀7i、榮耀V8、榮耀8、榮耀magic等,這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手機,讓品牌溢價能力大大提高,產品整體均價超越小米。

可以說,榮耀在產品上,如同它的兩位大哥華為P系列、Mate系列一樣,走出了價格戰,開始以創新、價值的產品路線。

例如:榮耀8之一的魅海藍風格,之後廣被同行學習、借鑒。

榮耀7i、翻轉攝像頭

榮耀8系列炫彩的極光效果再次風靡

榮耀V8,標誌作為定位中低端市場榮耀產品已經走向品牌溢價

榮耀概念手機magic(八曲面),再度成為潮流代表

反觀小米,在產品上缺乏引領潮流

對於小米而言,某種程度上,不是被對手打敗了,而是被自己打敗了!對產品設計的不重視,讓它吃了很大的虧。

以小米去年(2016年9月27日)推出的小米5s/5s plus為例,其產品設計引發了吐槽,甚至一些老米粉也吐槽。例如小米最早一批粉絲的沈二庄甚至強調「老米粉都上班了,要有點體面了」,換句話說,小米的外觀設計能力急需提高!

直到2016年10月25日發布小米MIX,才算是給自己的產品贏得了掌聲。

小米5s

1、輕產品設計、未重視,影響競爭力

2011年8月小米一代發布的時候,雷軍曾在發布會上這樣描述小米的設計——「『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這就是小米手機的設計理念,一語成讖,小米也為這個涉及理念付出代價!

手機今天的消費已經是快時尚消費了,顏值很重要,外觀設計很重要,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這種理念一下子就把產品的競爭力拉下來了。

反觀對手,無論是華為、還是OPPO、ViVO之所以勝出,與他們手機設計上都是顏值很高的代表這一點密不可分!

如今,雷軍和小米終於意識到這一點。

2016年10月底,接受媒體採訪時,雷軍表示失誤之一就是「在產品設計時要求沒那麼高」,我們當時為了產品品質、為了大規模地生產和製造,在產品設計的時候,要求沒做到那麼高,因為小米老是量產不了,量產的時候遇到很多問題,所以我們在整個設計裡面,相對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它容易生產、質量可靠」

這一點上,對比小米的老對手華為,在國產手機前赴後繼、學習小米「價格戰」時,華為手機CEO余承東就提出精品計劃,當時遭到諸多質疑,特別是當時小米正如日中天,性價比的概念滿天飛,余承東的觀點,無疑就是另類,包括華為內部也有很大的爭議,也承受了很大壓力,幸好有任正非的力挺,而今天的事實,已經證明了華為思路的前瞻性!

事實上,這個觀點,也成了華為與小米發展區別的分水嶺,而今天,眾多同行看到華為轉型精品戰略成功了,於是放棄「小米模式」開始追趕華為。

小米這種輕產品設計的後果多方面

競爭力打折、丟失陣地,影響品牌形象

小米在2013-2014年行業中的地位,可謂是如日中天,發展速度都是大幅跳躍式的,對國內手機其它品牌而言,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但是一下子,就突然轉折了,被對手超越了,與其輕產品設計密不可分。

畢竟,小米輕產品設計的後果是多方面的,對後面手機下半場競爭落敗、處於下風,有著很大影響。

1)輕設計 產品競爭力打折,導致被對手超越

按理說,當時小米的贏面更大,畢竟先發優勢、知名度紅利等等,但是小米最後還是被華OV超越了(華為、OPPO、ViVO)。

總結起來,這其中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這三家公司的產品力很出色!

當年鎚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剛做手機時,對國內眾多手機品牌都噴了,但是這三家卻唯獨沒有,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這三家之牛。

而最近,鎚子手機在引入榮耀產品副總裁吳德周之後,從產品研發到供應鏈都大幅度提升,產品口碑也提高了很多,都是這位前榮耀產品副總裁吳德周的功勞,從華為產品研發部挖來一個高管,就能發生如此堪稱「起死回生」的變化,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榮耀產品研發力之強。

而我們上面提到的榮耀7plus、榮耀8、榮耀V8、榮耀magic等都展現了榮耀產品的不俗設計力。

2)丟失陣地,未打開中高端市場

在競爭中,由於產品設計的競爭力薄弱,導致產品溢價能力弱,長期未能成功攻破2500元價位、3000元價位,並非小米不想做,也並非雷軍說的不想賣貴點,而是小米嘗試了,例如在小米note上,曾想打破3000元價位,但是沒成功!否則現在小米努力拓展高端做什麼,只是過去想做,沒成功,只能退回去繼續做性價比!

想做、沒成功,一個最直接原因,就是產品設計的薄弱!

因為,產品的售價、檔次溢價、直接與產品外觀設計息息相關。

3)影響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高低、檔次高低,直接與產品設計息息相關,產品設計的薄弱,也是之前大眾一直對小米產生「LOW」的印象主要原因。

曾經的拉手網創始人吳波曾說過一番話「他(雷軍)把山寨製造升級為廉價品牌」,「雷軍將中國的山寨製造真正升級為一個老百姓、屌絲能夠支付得起的品牌製造」。這句話另一個層面說明了小米形象的尷尬,

以下面小米note2和華為mate9做對比,就能很自然的感受出兩者區別。

小米Note2

華為Mate9

產品力弱、產品陣列不完善、品牌形象LOW的問題,都直接影響了小米的競爭力,也最終形成了2015-2016年被對手大幅超越。

而反觀超越小米的三大對手,無論是華為的P系列、Mate系列,還是OPPO、ViVO手機突破2500元、3000元,都與他們的時尚設計密不可分,甚至被業內稱為「輕奢」風格!

客觀說,當初小米是佔了先機的,如日中天的影響力、超越對手的銷量優勢,它是最有優勢和機會的,但是最終還是被自己打敗了、被自己瓦解了!

於是,從2014年開始差距先是小範圍凸顯,2015年開始越來越明顯的,小米的產品被華為、OPPO、ViVO拉開,於是差距越來越大!

如今,小米終於意識到產品設計問題

開始發力,但是追趕銷量、改變形象都需時間

如今,小米終於意識到產品設計的問題,開始調整產品策略。

特別是LOW的形象,讓小米的發展開始受限,對於這一點,雷軍以往總是在找外界原因,不從自身找原因,總是簡單的認為友商在黑他,實際上在產品上卻沒有重大進步,直到2016年,小米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

2016年10月25日發布的小米MIX,讓小米贏得了久違的叫好,應該讓雷軍和小米深刻反省,多從自身找原因!是此前產品確實沒有驚喜!

2017年,推出的小米6,雖然有著很明顯的模仿痕迹,但是,很明顯做工大大提升了升級

小米最新手機小米6,工藝設計大提升

但缺乏原創,屬於學習榮耀8和概念magic綜合

小米6提升很大,但是很明顯的模仿痕迹

小米近期推出的小米6,可以說在工藝和設計上,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還是反映了小米存在的問題——模仿痕迹很重,缺乏自身引流潮流的特色創新。

榮耀之所以一步步崛起,從榮耀6plus的雙眼看世界,榮耀7i的翻轉攝像頭、榮耀8的魅海藍、榮耀magic的獨創8曲面,每一個都有很大的創新性。

但是,在小米產品系列上,除了2016年10月25日的小米MIX有驚喜外,其它的產品基本看不到。

而最新的小米6,看到了很多榮耀產品的影子!

1、藍色風格

榮耀8

小米6

大眾和網友評論:小米和榮耀8太像了

在小米6發布後,很多人就看到它和榮耀8的相似性!

例如評論:」雙攝像頭,看看機身背面,像不像榮耀8,去年榮耀8火爆了,持續了半年多才降價,非常好看的一款機型,沒想到又來了一款小米榮耀8,太像了。」

而一些網友更是表示神似榮耀8,特別是藍色小米6,和榮耀8在2016年發布的魅海藍神似!

面對被模仿的狀況,榮耀也無奈吐槽

榮耀總裁趙明在「2017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也公開表示,對榮耀8之後,眾多競品對榮耀魅海藍的色彩模仿之多進行了吐槽。

2)整體設計效果

在小米6的整體設計上,還借鑒了榮耀magic的特點。

榮耀概念手機magic(八曲面)

小米6(四曲面)

可以說,小米6基本上就是榮耀8和榮耀magic的綜合體。

換句話說,小米在產品設計上要走的路還很長。

小米需要更多原創性的設計,畢竟原創與模仿,在消費者心中是兩種不同的印象,就像小米2016年10月25日發布的小米MIX,它之所以吸引眼球、贏得較高的口碑,就是因為比較少見,小米需要是更多這樣的產品,才能拉升品牌形象,提高溢價,而不是只有跟風、模仿。

而小米在設計的這條路上,還需要時間。

一個領先、一個跟隨,兩者差距拉開

小米產品力上要多下功夫,才能找回昔日榮光

在一個比拼產品技術的行業

想做老大,產品力一定要強

在手機行業這樣一個產品力驅動的行業里,要想做行業領軍,企業必須在產品力這個要素上,具有很強的優勢!

蘋果、三星,之所以成為智能手機行業的王者,與它們引領性的產品設計,開創手機潮流的地位密不可分。

例如:蘋果手機首創的大面積玻璃屏、觸屏體驗、圓弧形設計等,都開創了一個時代。

而三星則在智能機時代,也與其出色設計密不可分,它先是開創了大屏時代、接著又開創了曲面屏風格,同樣也都是開創行業潮流。

而作為國產手機老大的華為,之所以能夠成為行業領軍,也與其出色的設計密不可分,P系列和Mate系列成功突圍2500元市場、3000元市場、3500元市場,都與其出色產品設計密不可分,除了多款精美的產品,它還幾次引領,例如Mate7的設計風格風靡一時,眾多競品模仿,還有最早開始採用背部指紋識別、雙攝像頭等,使得它成為了與蘋果、三星並列的全球手機三巨頭,

在2017年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榮耀總裁趙明說了一段話「成功的互聯網手機品牌,都應該找到自己長期堅持的戰略控制點,而不是不斷的跟風」。

這句話也是值得企業深思的,想要做領軍品牌,你必須在產品設計上做到引領、而不是只會跟風!

小米在營銷推廣上很強了、絕對國內領先

只有產品力強化,才能找回昔日榮光

客觀說,小米在營銷推廣上很強大了,絕對在國內手機企業中是領先的,甚至是做到引領了,這也是它成功崛起、並在最初佔據一定優勢的關鍵要素。

但是,如今的手機PK,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內功的比拼、產品力的比拼!

因而,小米除了做好營銷推廣上的引領外,更要在產品力、產品設計上下功夫。

否則以當年的銷量領先優勢,它是具有先發優勢和業績領先優勢,如果他當初產品做的很好,無論是華為、榮耀,還是OPPO、VIVO想超過它、乃至於甩開它,都是有難度的。

今天,如果小米能同時做好營銷推廣、產品設計的領先,那麼它離找回昔日榮光就不遠了!

同時,小米敗給華為小弟榮耀的過程,也讓我們充分意識到出色的產品力在競爭中的作用!

這一切,同樣值得企業和營銷人深思!

作者:於建民——《中國營銷成功寶典·科學策略營銷》(修訂版)作者 產業觀察家、資深營銷管理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領軍 的精彩文章:

TAG:商業領軍 |

您可能感興趣

多少人的婚姻,不是敗給了小三和家暴,而是敗給了……
狐妖小紅娘:這些主角的弱點,你了解多少?他竟敗給了自己!
到處蹭床睡,就為被人趕出來……燃鵝這哥們,最後還是敗給了宜家……
他愛了秦嵐一生,最後卻敗給了這個女人……
項羽:我失敗了,只是敗給了自己!
最強「仿妝」:逃過了趙敏,逃過了小昭,最後還是敗給了她!
諸葛亮舌戰群儒,卻敗給了他,他只說了一句話!
秒天秒地的思域竟然敗給了它,這快的不只是一秒啊!
沒想到,周迅最終還是敗給了「少女感」。
同樣飾演「狐狸」:逃過白淺,躲過花月,最後卻都敗給了「他」!
情路太過坎坷,斗過了小三,滅了小四小五,沒想到會敗給它們
每個女生都有個馬甲線的夢,可是她們卻敗給了?
有時候,感情不是敗給了金錢,很可能是敗給了時間……
躲過了迪麗拉,逃過了韓安冉,卻還是敗給了她!
曾讓小米害怕,最終敗給自己,這個手機品牌又要復活了?
同樣是少年時代,忍了比伯的呆萌,小李子可愛,卻敗給中國的他!
混了這麼多年潮流圈,最後卻敗給順豐小哥……
顏值如何崩塌?小李子玩水槍,小千代敗給時光,他只需放下劉海!
贏了世界又怎樣?特朗普還是敗給自己人,這次被打臉來得很突然!
躲過了黑豹的吃雞,抗住了小李子的水槍,終究還是敗給了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