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雞湯文讀還是不讀?你滿上,我隨意

雞湯文讀還是不讀?你滿上,我隨意

這是興哥的第18篇原創

身子虛了,喝喝雞湯,有助於身體的健康。天天喝,有營養的雞湯也會有很大的副作用,人會虛胖,說話走路都帶著雞味

雞湯文流行自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我們一定要有一雙火眼金睛,看清是什麼雞湯,注意別中毒。

1

人生不如意,喝碗雞湯來禦寒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學習、工作、感情等總會有打擊、挫折,在你人生最迷茫的時候;在你奮鬥乏力的時候;在你感情不順心如意的時候;在你與人相處不融洽的時候。這時候,及時端上一碗有營養的雞湯,給心靈補充營養充充電,然後再出發,繼續面對人生下一個挑戰。

首先,好的心靈雞湯具有勵志作用。當人生碰到挫折時總會疲憊、抱怨或想逃避,好的心靈雞湯柔軟、溫暖,充滿正能量,會直擊你的心靈,與你內心形成共鳴,他會鼓勵你積極向上,讓你有直面艱難的勇氣;或者是緩解你焦慮、抑鬱和緊張情緒,消解你身上的負能量,讓你重獲信心和希望。

其次,心靈雞湯充滿智慧的話語也可以豐富個人的知識。在快餐化、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尤其是在當前快節奏的生活和無處不在的壓力情況下,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在悄悄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傾向閱讀那些「短平快」文本,好雞湯言簡意賅卻又意味深長,不但可以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支撐個人向前,還能教會很多人生處世、待人接物之道。

簡單來說,好的雞湯擁有大眾化口味,勵志化包裝,快餐式文本,輕鬆就可讓人意會言傳,更符合現代人的習慣,因而備受大家好評。當然,心靈雞湯只是一劑「藥引」,是我們面對困難時給心理補充的正能量,面向未來的推動力,努力奮鬥的方向。而真正要走向未來,贏取成功,當然不能僅僅依賴於一碗心靈雞湯,最重要的還是需要自己踏踏實實的奮鬥,努力提升自己,最終才能走上人生巔峰。

2

看似營養,久喝副作用太大

曾經,雞湯文頻現於社交圈,圈粉無數。而近段時間,這些撫慰心靈的文章逐漸被冷落,「雞湯文」甚至帶上了貶義色彩。雞湯文看似營養,其實看多了也無非陳詞濫調,邏輯錯漏百出,忽悠多於鞭策,催眠多於激勵。筆者反對雞湯文,原因有三。

首先,它讓人沉迷於精神勝利,轉移了解決問題的注意力。在眾多雞湯中,兩性雞湯、職場雞湯大行其道。抓住人性弱點大做文章,但是多是轉移焦點之舉。雞湯文不外乎讓你沉湎於精神勝利,如「拳頭握緊,啥也沒有,鬆開拳頭,你贏得了全世界」,這類文字確實讓人暫時得到安慰,但生活還要繼續,那籮筐問題一樣也沒解決。

其次,雞湯文簡化邏輯,刻意放大某些性格因素,於事無補。雞湯文擅長舞文弄墨,通過文字營造一個個假象,如「樂觀,無往不勝」「再堅持一下,你就成功了」……類似的語句讓人信誓旦旦,以為咬咬牙就過去了。然而,現實的複雜性、個體差異性不能通過這些簡單的解決路徑來克服,相反,雞湯文還可能誤事。打個比方,你覺得自己不適合干這份工作,本來理性分析下就可以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雞湯文偏偏慫恿你堅持再堅持,結果你耗費了青春,終究無所作為。可見雞湯文的毒性多大。

其三,雞湯文是精神鴉片,讓人上癮,最終失去創造力。雞湯文通過煽情的文字、動人的故事等鼓動人、勸解人,以「千人一面」的形式向大眾傳播,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讓讀者熱血沸騰,以至於上癮,一遇到困難就找雞湯文,而不是尋求解決之道。雞湯文流行是巴納姆效應使然——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是人類的一大惰性,而雞湯文又給這種惰性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傳播途徑。在雞湯文的忽悠下,多少人浪費了時間,失去了鬥志,以精神鴉片迷惑自己,得不償失。

3

你喝過多少假雞湯

那個年代還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有一種東西,有一定年紀的人,大概還記得,叫「補腦汁」,黑乎乎、黏稠稠,就像止咳露。誰家孩子腦子不好使,父母就花一兩元錢買一瓶,一次一小勺,我也喝過幾瓶,高考之前。多年後,有人說,這玩意不管用,根本就是「假冒偽劣」,怪不得我的成績一直上不去。不知何時起,「補腦汁」改名「心靈雞湯」,最初出現在《讀者》《意林》之類的雜誌,現在流傳於微信朋友圈,也不再口服,而是「心服」,不過兩者功效差不多。

都在「朋友圈」里混,誰沒讀過「雞湯文」?誰不曾被那些「用意深而勸誡切,為言信而善惡明」之妙論精言折服過?尤其當一碗碗香濃的「雞湯」是你偶像所煲,讀完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仰慕之情如長江黃河。馬雲說,「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讓多少矮矬窮的精神為之一振,超級勵志「雞湯」就是一劑「雞血針」。可是,我要告訴你,你上當了,人家馬雲根本就沒說過。他曾調侃:「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你還是愛答不理」,哈哈。真相是不是很殘酷,聽了之後是不是五雷轟頂?還有,莫言「雞湯文」——「你羨慕我的自由,我羨慕你的約束;你羨慕我的車,我羨慕你的房……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里」,也很有「教育意義」。可莫言女兒說了,這不是她父親的作品。玩笑開大了,大到「雞湯」里全是雞精粉的味。

喝多了「雞湯」,就像吃多了速食麵,味道不外乎有幾個系列:禪師系列、大師系列、名人系列等,不論中外古今,誰有名就拉誰出來煲「雞湯」,連作古幾十年的名人也不能免於打擾。「假雞湯」盛極一時,自有其傳播考量與受眾心理因素。同樣一句「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從馬雲口中說出來,與賺幾個小錢的段子高手說出來,效果能一樣嗎?那些被「假雞湯」灌得五迷三道、幫忙轉發的人,也應該面壁一番,「讓自己的腦袋,變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本身就有點傻——一句話就讓你頓悟,改變人生觀,說明你根本不成熟,何況還是如真包換的假貨。

沒有轉發,就沒有傷害,「假雞湯」自然就會涼掉。

4

雞湯到底喝還是不喝?喝多少?

雞湯肯定是要喝的!因為雞湯本身營養還是有豐富的,味道也很鮮。

雞湯文也是要讀的,偶爾讀讀也能醒神健腦。

雞湯文就像小孩的零食,味道好,口感好,但真正的營養不太多。小孩子長身體靠的是主食,絕對不是零食。

雞湯文也像保健品,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主要還是靠鍛煉身,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營養來加強健康。

前幾年有個養身大師,叫全國人民喝綠豆湯,吃茄子,說是能強身健體。結果很多人喝綠豆湯臉都喝綠了,吃茄子臉都吃成茄子狀了。也沒見身體強壯到哪裡去。不過,保健品,綠豆湯,茄子這些東西,吃多了也吃不死人。

雞湯文也一樣,看多了也沒聽說看住院的,也沒聽說看死人的。

雞湯喝不喝,雞湯文讀不讀,我的觀點是:

兄弟,你滿上,我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習是財富 的精彩文章:

TAG:學習是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