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工仔和創業者的區別具體有哪些?

打工仔和創業者的區別具體有哪些?

當事物的發展狀況真實的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能去思考它的本質區別嗎?這個如果問題深究下去,就能看出你的思維習慣、做事方法與你自身條件的匹配程度,打工者和創業者的差異化就能體現出來了。

1.追求的目的不同

打工者的職場就像是在固定的航道上比賽,給你劃好了道道,定好了動作,你所能做的就是按照計劃走下去,沒有那麼多的顧慮與尋找突破的機會。

創業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新大陸。像是進入無人涉足過的海域,機會與風險並存,你所抵達的海岸就是你穿過的風浪。

2.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

職場中打工時你學習與鍛煉的其實是如何獲取更多資源打敗對手(對手也包括你的同學、同事與同行)的一套邏輯,這個從你念書時就開始養成的邏輯。這個是毫無避諱的,就像這個段子里說的:當你碰到老虎的時候,你不需要跑的比老虎快,只需要跑的比你的同伴更快。

創新解決的是如何創造價值(以及過程中如何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你的對手,不是競爭者,也不是你自己,是和市場進行的博弈。一進一退是通過市場給予的反饋讓你做出應對;而這過程中考驗的是對未知的預判與選擇,這是一個很大的局,需要通過一些手段來布局,以獲得生存,過程極其艱難

3.衡量的標準不同

做事的價值 VS 做有價值的事

在職場中,為證明自己工作的價值所做的工作甚至會多過實際產生價值的工作。個人品牌、履歷、成功案例、項目經驗都是需要用來背書證明自己在某個領域技能、產品等等的能力與價值。為凸顯所做事情的價值也包括需要學會各種裝逼來證明自己牛逼,這是圈子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而創業者卻永遠只是做著同一件事情:找出阻礙你創造價值的問題有哪些?——排出來順序——逐個逐個解決——重複前面三步。這就是主席曾說的那句話:在所有問題中,先抓主要問題,解決完主要問題,次要問題上升為主要問題。

4.目的不同決定思維邏輯不同

打工思維是通常是單線程的,「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實現個人成長,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創業思維需要多線程思考,你至少需要明白你或同伴在做的事情對全局的影響,這是一個眼界與胸懷齊頭並進的過程,至少在不斷地磨練著你的心性。

5.兩者的氣場不同

職場上練就的氣場,講究的是捨我其誰的氣勢,要不誰會服你;當然小白的時候起碼在態度上需要謙遜與服從。

創業場更需要敬畏之心——敬畏市場、敬畏未來。同時學會和市場相伴,從未來中獲取靈感,創新的本質是在不確定中發現可能性的過程,這一點,從馬雲身上就能發現。

6.鍛煉的能力不同

在確定性中追求效率的能力 VS 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職場基本上是在確定性中去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縱觀傳統商業環境,反正對所產生結果是能夠清晰預判的,僱主、客戶也願意用高額的代價希望換取這一種確定性。

創業首先需要發現更多的可能性,在從可能性裡面找尋最優路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米巴中的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TAG:阿米巴中的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