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蠻,用「創業」的勁頭將琵琶帶向全世界

吳蠻,用「創業」的勁頭將琵琶帶向全世界

吳蠻與「絲綢之路合奏團」在演出中

吳蠻是外媒眼中的中國音樂代表,《波士頓環球報》稱讚她為「極少數改變了其所演奏樂器歷史的演奏家」。

1990年,吳蠻拿著中央音樂學院第一位琵琶碩士的文憑,以及留校任教後比父親還高的工資,卻感受到巨大的危機感與不甘心。20多歲的她似乎一眼望到了人生的盡頭,她不斷思考周遭處境——自己還沒成熟,能當好老師嗎?身邊同學一個個出國深造,歐洲和美國未知的廣闊世界如同剛開篇的小說,冒險、精彩與文化碰撞即將產生的變化,深深刺激著吳蠻。

「作為音樂家,你要站在舞台上,用演奏與觀眾交流。」她想起小提琴家斯特恩在中央音樂學院講座上說的一句話,這刺激著她渴望闖蕩的願望。她想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做一個純粹的音樂家。

她帶上兩把琵琶、中阮、柳琴、古箏、古琴和揚琴,總共七件樂器登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那個年代,一個人帶那麼多樂器出國是需要找熟人的。吳蠻帶著這些樂器,就像帶著一項未知的選擇題,一股腦地裝在未來的包裹里,無畏出發。

如今再回想初到美國的歲月,吳蠻會用「寂寞」來形容自己當時體會到的落差感。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她說,「早年間有一種寂寞感。整個西方對中國不太了解,尤其是對中國文化和中國音樂,這種精神上的落差是一定有的。」她沒想過將來會怎樣,也沒想過自己會遭遇些什麼。

要讓歐美觀眾接受琵琶,吳蠻說,「很難。」最初的五、六年里,她不計較任何名利,不在乎任何場合,只要有演奏機會,抱上琵琶就登台。她還記得,第一次演奏是在一座教堂里,觀眾看到這件樂器,覺得新鮮,態度也很熱情。當她拿著50美金的報酬離開,人們很快就忘了她和她的琵琶。

她沒有任何人脈,更沒有任何秘訣,唯一能做的只有堅持演出。1992年,吳蠻與弦樂四重奏合作現代作品《魂》,算是她美國生涯的轉折點,全場觀眾起立鼓掌的場面讓她意識到,琵琶不能局限在過去的傳統領域,而是要與不同樂器、不同國家的音樂人合作。

琵琶與世界對話的窗口,從此打開。吳蠻嘗試了幾乎所有的音樂形式,讓琵琶與爵士樂、電子樂、現代音樂、先鋒音樂合作,又邀約世界各國的作曲家為她創作琵琶曲目,從獨奏到與交響樂的協奏,至今已經累積出一百多首現代琵琶作品。

今天的吳蠻是外媒眼中的中國音樂代表,《波士頓環球報》稱讚她為「極少數改變了其所演奏樂器歷史的演奏家」。她是馬友友「絲路計劃」重要創始團員,曾五次獲得格萊美「最佳演奏」和「最佳世界音樂專輯」提名。

當「跨界」成為一個庸常的詞,吳蠻對「跨界」的說法頗有排斥,「20多年前,我就開始做如今所謂的『跨界』合作,當時只是覺得,音樂應該是多種語言,我作為一個音樂家,應該有多重的能力和渠道去表達我的音樂。我只是為音樂、為價值而考慮,其實不同藝術門類的合作,都在這個『界』裡頭,沒有跨到外面去。」

在方式多元的合作中,吳蠻開始尋找琵琶的根。2000年,她第一次接觸到來自伊朗、蒙古、印度、塔吉克、亞塞拜然的音樂家,面對面聽他們演奏,「既熟悉又陌生,有一種共鳴,這些音樂怎麼跟新疆音樂那麼像,那種經歷非常美妙。」從那時起,吳蠻有意識地開始追溯起琵琶背後的歷史,與伊朗音樂家聊天之後,她才知道,「伊朗有一種古老的彈撥樂器貝爾巴特琴,就是琵琶的前身。」

從那時起,「邊疆和吳蠻絲路音樂大師」項目啟動,吳蠻遊走到亞塞拜然、塔吉克、哈薩克等國家,用音樂會的方式尋找琵琶在中亞的血脈。

2008年,吳蠻終於有機會跟來自烏魯木齊、喀什、南疆匯聚而來的新疆音樂家們坐在一起演奏,「當所有人拿出自己的樂器,我非常感動。那些樂器之前都是在照片上看到,在錄音里聽到。我記得維吾爾族音樂家阿卜杜拉說,這些樂器都是琵琶的兄弟姐妹,我們八百年前是一家,經歷了這麼多朝代,又見面了。」吳蠻幾乎有流淚的觸動,那次會面,美國史密森民俗唱片公司為音樂家們錄製了《邊疆:吳蠻與絲綢之路音樂大師》,該唱片由美國史密森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獲得美國獨立音樂大獎提名。

今年5月,吳蠻回到中國,以「邊疆」為名,在西安、蘇州、北京等12座城市完成「吳蠻與絲路音樂大師」的巡演。

借著「一帶一路」 的觀念,她邀請塔吉克、義大利等不同國家的音樂家跟自己巡遊中國,向中國觀眾介紹來自絲路各國的優秀音樂,「我希望能把『邊疆』音樂會做成一個旅行,帶著觀眾不用坐飛機地去旅行一趟,旅行到中亞,然後回到中國,我們來走一圈,從古老的絲綢之路開始,再走到今天,今天的社會。今天不同國家、背景的音樂家、現代音樂家、演奏家的合作,帶著觀眾來旅行一次音樂的旅程。」

吳蠻採風時面對面聆聽民間音樂人演奏

吳蠻與不同類型的民間音樂人合作,將中國音樂帶向全世界

專訪吳蠻

「我是靠幾千、幾萬場音樂會積累起來的」

第一財經:1990年去美國前,你帶了七件樂器上飛機,你說「哪種樂器接受度高,有市場,我在美國就彈哪一種」。為什麼後來決定以琵琶打開西方世界的大門?

吳蠻:因為琵琶有豐富的語言,我對它的掌握和熱愛足夠我忙的,不僅是我用琵琶打開了西方大門,琵琶也起到了作為西方了解中國音樂的窗口。其它我帶去的樂器,至今還一直放在柜子里「失業」。

第一財經:在美國,你單槍匹馬演奏琵琶,信心曾經動搖過嗎?你曾回憶在美國的中小學、老人活動中心的演出,是「撕破臉面」,內心的落差很大?

吳蠻:用音樂和觀眾交流,這樣的信心我從沒動搖過。早年確實有一種寂寞感。整個西方對中國不太了解,尤其是對中國文化和中國音樂,落差一定是有的。

中國人比較講面子,所以我開玩笑說當時是「撕破臉面」了,去小學、老人活動中心演出,在中國是沒有的,這對我是一筆非常重要的財富。當時希望不同層次的觀眾都能聽到中國音樂,不去顧及所謂的身份,對當時美國的觀眾來說,所有這些都是「零」。早年的美國觀眾聽中國音樂還是一種好奇心,就是看個熱鬧。

我在美國(的成就)是幾千、幾萬場音樂會積累起來的,難度相當大,也很幸運。

第一財經:日本指揮家大山平一郎曾說:「吳蠻在琵琶演奏上的成就,就像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一樣」。大提琴面對的是深厚的西方傳統,你的琵琶面對的是古老而新興的西方世界,今天琵琶這件樂器在西方的認知度,你付出的努力是否比傳統的西洋樂器演奏家更多?

吳蠻:大山與我和馬友友先生都有過多次合作,他所說的,是音樂家之間相互欣賞、尊敬的評價。西方樂器演奏家有傳統文化的根基可循,沿著前輩鋪好的道路前行,只要有足夠的音樂天賦和努力,你的優秀終會被認可。但我沒有路,而且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化國度里單槍匹馬打開一個市場,就像現在說的「創業」。創業不僅限於開公司、辦銀行、投資做生意。我的經歷是文化創業,自己找到發展的路。這個挑戰是無法想像的。

我可以自豪地說,我的音樂經歷和貢獻要遠遠超過一般人。這些年來,琵琶在西方認知度是中國傳統樂器中最高的,我進行了很多琵琶和西方樂器的結合,對整個音樂的概念有了新的想法和創新。這20多年,我沒有考慮過任何利益,不管是物質還是名利,我一直默默在角落裡耕耘。

第一財經:「邊疆和吳蠻絲路音樂大師」的音樂會項目始於15年前,在琵琶尋根的路上,你有哪些發現?

吳蠻:早年間我去了亞塞拜然、塔吉克、哈薩克、印度等國家,發現很多國家對傳統的東西保留得非常原汁原味,也有很多創新。他們保留傳統的東西,要比中國做得好,像是印度的西塔琴、亞塞拜然的木卡姆、以及伊朗的傳統音樂,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一說一唱一聽,西方觀眾都比較熟悉。

中國的傳統音樂到底是怎樣的風格,怎樣的語境?現在好象很模糊,無論從結構上、音樂作品上,都往西方去靠,這有些遺憾。

第一財經:你曾到西北地區和台灣原住民地區發掘農村道教儀式、皮影、地方戲曲和民歌中的原始音樂,某種意義上,這是民族音樂家才會從事的工作。你也常說自己是音樂家,在這些考察中,你有什麼思考?

吳蠻:不管什麼頭銜,對我來講都不重要。音樂是我的職業、我的熱愛,我想了解各種各樣不同的音樂形式和風格,豐富自己。只要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我肯定就會去做。老腔現在很紅,我早在十多年前就去了,到村子裡去聽他們演唱,這不一定是民族音樂學家才去做的事,而是所有音樂人都可以做的事。

大概是2005年,我第一次去陝西、陝北、延安一帶採風,對我的觸動思考還是蠻大的,那時才發現我的知識那麼貧乏,對中國音樂的了解那麼窄,只會彈琵琶,什麼都不會,會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差勁?那次一路走過去,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形式,有皮影戲、說唱音樂、器樂、民歌,還有地方戲,有吹奏的、彈撥的、唱的,很多即興音樂,包括道教音樂。在那些環境下,你身臨其境聽著這樣的音樂,和你住在城市裡從廣播、電視里聽到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那時會覺得音樂的功能和力量非常非常大,音樂對人類的貢獻和人類的需求也是非常非常大。音樂跟人是分不開的,每一個人心裡都有音樂,這也是我特別深的感觸。

第一財經:美國有媒體評論你說:「兩千多年歷史的中國琵琶因為她而不再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好奇樂器」。你給琵琶帶來最大的貢獻,是否就是去掉了神秘的色彩,讓琵琶作為一件樂器,與西方樂器平等交流?

吳蠻:之前西方媒體認為琵琶是神秘的,是因為不了解,任何事情不了解就會變得神秘。因為我的工作、我的推薦,他們才覺得琵琶變得越來越熟悉,這就是我最想看到的結果,就是有一天琵琶變成全世界都知道的一件樂器,就像一說吉他,大家都知道。

我希望中國的樂器能站在世界舞台上,讓琵琶變成全世界的樂器、變成全世界音樂的一分子,在世界音樂中擁有一個重要的地位,而不是默默無聞地在中國一個角落裡生存。對我來講,這樣的人生很有意義,是很微妙、很奇妙的一種心理感覺。

吳蠻與弦樂四重奏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日報 的精彩文章:

銀行提前備戰6月MPA Shibor高於LPR不具代表性
馬克龍上台和民眾沒有蜜月期 德國人的態度卻變了
農民工的協商意願亟須轉化為協商能力
工信部:三家運營商正全力推進提速降費系統改造
都憋說話,戈壁的風灌了我一嘴沙

TAG:第一財經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鹿島戰術死板,申花拿出戰勝華夏的勁頭,就有可能拼出勝利
蒙山縣鉚著這樣的勁頭髮展旅遊產業,成效可顯著了
文淇和李宛妲,她們身上有股野生野長的勁頭
實用戰勝雞湯,湘軍能換上洋炮多虧改革勁頭十足的李鴻章
跟這四日的人在一起,幹事情有勁頭,成家立大業!
周冬雨這放飛自我,很隨性的美,沒有奔3的勁頭啊!
《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陳更是咱陝西女娃:詩詞讓我有向上的勁頭
陳曉的發套都快甩飛了,但是跳舞勁頭太足,壓根不影響
用當初戀愛的勁頭,走完盡頭
盆景欣賞:有了不服輸的勁頭 才會做好自己的事情
因一股不服輸的勁頭,贏得了五位男星的尊重,同時也收穫了愛情
不撞南牆不回頭,做什麼事兒很有勁頭的星座
黃子韜害羞:想找個主動的女朋友,粉絲調侃:拿出追楊冪的勁頭呀
嘴炮沒有梅威瑟有錢,但是炫富的勁頭近乎狂熱,風頭蓋過梅威瑟
一針見血!姚明點出周琦存在的最大問題:要有殺死對手的勁頭
有這個女孩的勁頭,美國的四年大學才不會打水漂兒
在國外的中國人,過春節的勁頭比國內還大
拿裝修皇宮的勁頭兒,裝修出租房的,他是第一人
果然是秀恩愛死的快,古力娜扎與張翰三年情斷,之前一起秀恩愛照片的勁頭哪去了?
諸葛亮積極伐魏六出祁山,司馬懿伐蜀為何勁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