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我們關於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態度的總和。

—— 羅伯特·所羅門

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

—— 馮友蘭

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是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 伯特蘭·羅素

哲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和數學。它不像自然科學那樣依賴於實驗或觀察,而只是依賴思考;也不像數學那樣有按部就班的證明方法。哲學思考的過程只是提出問題、論證觀點、提煉出觀念,同時又思考可能的反駁,並且試著發現我們的概念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 托馬斯·內格爾

我們常常提到哲學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以至於聽到這三個問題,都會頭皮發麻地聯想到一堆形而上的概念和論述,卻忘了這三個問題還可以有最簡單的答案:貧僧法號玄奘,自東土大唐而來,要去往西天拜佛求經。

給出你所掌握的理性中清晰確定的答案是一種選擇,給出「尚不可知,我無法回答」的答案也是一種擲地有聲的選擇,在混沌中抓狂、左右搖擺,始終無法開口卻是最令人恐懼和焦慮的狀態。

所以說哲學精神的本質並非其他,而是思考。學習哲學史,就像觀看一部人類探尋自我、生命和宇宙的紀錄片,看完了總還要回到生活本身,過程中或許對一些觀點深以為然,或許對一些觀點嗤之以鼻,可能人生的路途就此顛覆重來,可能仍是一成不變,但改變或不變,都還要立足在自己的思考之上。

01 莊子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 水淺而舟大也。

——《莊子》

02 托馬斯·內格爾

你可以論證說,肯定有一個外在的物質世界,因為如果不是在你之外有東西可以發光或反光,將光照射到你的眼睛裡,並且使你產生了視覺經驗,你就看不到建築、人群、星星這些東西了。但是我可以簡單地反駁說:你怎麼知道這一點呢?你說的理由仍然是關於外在世界及你與外在世界的聯繫的,而它必須建立在你的感官證據上。但是,你之所以能夠用這些感官證據來說明視覺經驗是如何產生的,只是因為你已經在意識中預設了外在世界的存在。但這一預設正是我們所懷疑的問題。

——《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03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頃,聲音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

04 伯特蘭·羅素

一張桌子,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眼光看來就是不同的。於是羅素就設定了他所謂的「感覺數據」,他在它對你的心靈乃是私人所有、而且假如你不存在的話它也就不會存在的意義上,就把這一對象,亦即感覺數據,當成了是你心靈所私有的。假如你不存在的話,它也就不會存在。

——《哲學問題》

05 王陽明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干?」先生云:「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傳習錄》

06 柏拉圖

那就先聽我來談剛才提出的第一點——正義的本質和起源。人們說:做不正義事是利,遭受不正義是害。遭受不正義所得的害超過干不正義所得的利。所以人們在彼此交往中既嘗到過干不正義的甜頭,又嘗到過遭受不正義的苦頭。兩種味道都嘗到了之後,那些不能專嘗甜頭不吃苦頭的人,覺得最好大家訂立契約:既不要得不正義之惠,也不要吃不正義之虧。

打這時候起,他們中間才開始訂法律立契約。他們把守法踐約叫合法的、正義的。這就是正義的本質與起源。

正義的本質就是最好與最壞的折衷——所謂最好,就是幹了壞事而不受罰;所謂最壞,就是受了罪而沒法報復。人們說,既然正義是兩者之折衷,它之為大家所接受和贊成,就不是因為它本身真正善,而是因為這些人沒有力量去干不正義,任何一個真正有力量作惡的人絕不會願意別人訂什麼契約,答應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瘋了。

——《理想國》

07 羅伯特·所羅門、凱思林·希金斯

唯理論者和經驗論者都會同意,像「你口袋裡還有多少錢?」這樣的問題只有訴諸經驗才能回答。而像「如果A=B,且所有的B是C,那麼A是C」這樣的陳述則是因理性而成為必然真理的。

他們的意見發生分歧的地方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應當怎樣來回答,以及能否得到回答。唯理論者認為,它們能夠被回答,而且是以必然真理的形式得到肯定的回答。

而經驗論者則一般認為,如果它們能夠回答,那麼只有兩種可能性,即或作為關於語詞意義的平凡陳述而得到回答(比如,「實在」就意味著「物質的和可以感知的東西」),或是基於廣泛經驗的綜合而得到回答(比如經驗論者約翰·斯圖亞特·密爾甚至認為,像「2+2=4」這樣的陳述實際上也是一種關於經驗的非常一般的斷言,而絕非什麼「理性真理」)。這是因為,在經驗論者看來,所有的知識都是以經驗(以及歸納論證)為基礎的,知識(至多)是高度可能的,但並不是確定無疑。

——《大問題》

08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從前查拉圖斯特拉也曾像一切背後世界論者那樣馳騁幻想於世人的彼岸。那時,我覺得世界是一個受盡痛苦和折磨的神的製作品。

那時,我覺得世界是一位神的夢和詩;是在一位不滿之神的眼前飄蕩的彩色的煙。

善與惡,樂與悲,我與你——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創造主眼前飄蕩的彩色的煙。創造主想把視線從他自己身上移開——於是他創造了世界。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09 馬克斯·韋伯

一項天職是否有益,並且博得上帝的青睞,主要是依靠道德標準進行衡量,進而就是根據這一天職為「共同體」所提供財富的重要性來衡量。然而另外一個更為深層的、在現實中也最為重要的評判標準,是私人的可營利性。

因為在清教徒看來,上帝之手掌控了生活中的一切存在,如果上帝賜予他的某個選民以盈利的機會,那麼他必定出於某種目的。因此,虔誠的基督徒必須遵從這一召喚,並充分利用好這一天賜良機。「如果上帝為你指明了一條道路,那麼遵循此路你可以合法地獲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會危害你的靈魂或者他人),但如果你拒絕遵循這一道路而選擇了不易獲利的途徑,那麼就背離了你的天職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也就是不肯成為上帝的僕人,並拒絕接受他的恩賜,而上帝的聖命是:你必須為上帝而辛勞致富,但不可為肉體和罪孽如此。」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10 伊曼努爾·康德

我們所確信深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們終究會死去。作為死亡,似乎是從看到其他事物的消亡中得到的經驗。然而這個命題確是一個必然的命題。 然而或許會有人說,類似於以諾那樣的人到底存不存在什麼的吧,所以終究這還是一個所謂「還沒有發現例外」的經驗判斷吧。

——《純粹理性批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養屋 的精彩文章:

TAG:易養屋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夢想
小短腿喵星人好奇心太強,每次都要站起來看看鏟屎官到底在吃啥!
男人想要補腎壯陽,就要多吃這些美食,來看看你都吃過哪些?
說喵星人是懶貓,大家都不信,來看看它們銷魂的睡姿你就懂了
如何挽回一個已經不愛你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希望對你有用!
搞笑段子:孩砸你要不要回頭看看你家狗
聽說你淚點很高?那進來看看吧,我不信你看過這些還不哭!
女人看不上你,才會對你說這6句話,看看你的她說過了嗎?
廬山有個白居易看了都喜歡的景點,你還不來看看嗎?
雪人版的美人魚你們見過沒?堆一個給你們看看,嚇不著你算我輸
為什麼說喵星人是懶貓,來看看它們銷魂的睡姿你就明白了
過來看看這些照片,你可能瞬間就不想養金毛犬了!
國外精美攝影:你來人間一趟 你要看看明亮
「我家樓下開了一大片杏花,你要來看看嗎?」
早餐最好不要「碰」這幾樣東西,來看看你碰過么?
只要渡過了這4個劫難,二胎家庭也可以很幸福,不信你看看!
來看看明星都怎麼過情人節?不要再虐我們單身狗了
永遠都缺一條裙子的你,來看看這裡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乾淨,再看看你,髒兮兮的」!
當初因為這五道菜收服了一個男朋友,你要不要看看都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