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只能青燈古卷嗎?
學佛,只能青燈古卷嗎?
因為佛法,並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時時處處,吃飯穿衣,行往坐卧,舉目揚眉之間。
馬祖雲說:善惡事上不滯,即是修行。也就是於一切善惡、好壞、是非、得失當中,我們的心能夠平和自在,如如不動,不受擾亂,就是禪的修行。所以,許多人學佛,以為是加法,從而不斷地向外馳求,想證個什麼,得個什麼,修個什麼,結果徒勞辛苦,一無所得。
然而事實上,學佛是減法,得先認認真真地對著自己,把自己心中許多讓自己苦的東西拿開。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樂何必尋?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證自明。所以六祖大師說:於彼相中,不生憎愛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淡泊,名一相三昧。
禪的解脫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內的;不是離開生活的,而是讓我們去改變對生活的態度;不是讓我們拋棄工作、學習、責任和義務,而是讓我們於工作、學習、責任和義務當中,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嘆、不計較;不是讓我們沒有感情,而是讓我們的情,變成大情,這情能融納到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大慈悲。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往往為了自己,哪怕是為了修行、學佛、行善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痛苦,讓人生舉步維艱。其實,我們往往只顧著向前跑,卻忘了學會退步;只一心想著成佛,卻沒想到還須做人;只知道積功累德,卻忽略了打掃自心。我們的眼光,始終沒有找到修學的焦點,不在別處,只在於自心。
所以,雖然是修行、學佛、行善,我們依然是迷惑、痛苦的。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樂之本。
既然我們的心,可以讓我們痛苦,讓我們迷惑。同樣的也可以讓我們解脫、自在。
所以,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那樣的凌亂不堪,但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這樣,無喜無憂,無憎無愛,隨處安樂。
哈爾濱極樂寺所發布的一切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圖文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文中內容不代表我寺觀點。分享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GIF/8K
點擊展開全文


※星雲大師:這個惡鬼為什麼不敢傷害小和尚
※都知念佛好,可你安心念了嗎?
※靜波法師:煩惱就是修行的下手處第三講
TAG:極樂法雨 |
※皇帝:做我的皇后吧,她:寧青燈古佛相伴,絕不嫁給你
※青燈古佛,常伴彌勒
※十首描寫寺廟的古詩詞,青燈古佛,轉眼千年雲煙飄過
※十首描寫寺廟的古詩詞,青燈古佛,千年雲煙飄過
※十首輾轉難眠的古詩詞,孤客危冠不得眠,青燈古像共安禪
※胡歌一直不結婚,原來是為了她,而她卻一心向佛,與青燈古佛為伴
※青燈古佛,慈悲濟世丨山東的這所寺廟的這一舉動,拯救了無數的生命……都進來看看吧!
※最早倒下的抗戰將軍是誰?死後無名,靈柩與青燈古佛相伴
※老照片中的方外之人:看破紅塵萬千劫,惟願青燈伴古佛!
※獅子座: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
※《春夏秋冬又一春》:青燈古佛又如何,每個人都會回到最初的起點
※一盞青燈伴古佛,半為修行半入魔
※待我紅塵放下,從此青燈古剎
※此女子拒絕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放棄皇后之位,選擇青燈古佛為伴
※周芷若最終結局:和郭襄一樣出家為尼,青燈古佛過一生
※青燈古佛,慈悲濟世丨這所寺廟的善舉,給了無數可憐的小生命一個家…隨喜讚歎!
※短衣穿結半瓢空,青燈窗下研孤學:讀劉克莊勸學詩《村校書》
※真實的建寧公主,被皇帝當成犧牲品,青燈古佛三十一年
※黑白系動漫男頭: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留風塵
※青燈讀書:愛情是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