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讓資本奪走公司控制權,馬雲、劉強東如何做到了周航沒能做到的事?

不讓資本奪走公司控制權,馬雲、劉強東如何做到了周航沒能做到的事?

類似周航等易到創始人的故事在互聯網公司發展過程中一再上演:創始人經過若干輪融資後,股權被不斷稀釋並喪失控制權,最終黯然離場。創業者通過公司章程進行「契約安排」,避免引入資本後公司控制權旁落,是易到危機的另一則啟示。

王勝全/文

網約車牌照來了,周航卻走了。

5月8日,易到官方消息稱,其正式獲得由北京市交通委頒發的《網路預約計程車汽車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四年。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微博表示,這是北京市向民營網約車平台、也是C2C平台發放的首張網約車牌照。當然,對於易到的創始人,這也是他們渴望已久,並為之奮鬥的牌照。然而18天前,圍繞著「樂視挪用易道13億元資金」的問題,周航、楊芸、湯鵬三位易到創始人已聯合聲明辭去易到所有職務。

創始人如何喪失了公司控制權?樂視控股「使用」13億元貸款的行為如何評價?孰是孰非,眾說紛紜。或許只有回到法律軌道,才能定紛止爭。

公司控制權的契約安排

類似周航的故事在互聯網公司發展過程中一再上演:創始人經過若干輪融資後,股權被不斷稀釋並喪失控制權,最終與公司分道揚鑣、黯然離場。

創業者與資本之間的公司控制權之爭,一直是互聯網企業的公司治理難題。

易到共進行六輪融資。E輪融資後,樂視控股持有易到66.6%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並隨後任命董事長和總裁進駐易到。創始人周航持股比例降至25%,成為二股東,僅保留董事、CEO職務。至此,周航喪失了公司控制權。

也有例外,以馬云為首的34位合伙人雖然僅持有阿里巴巴13%的股份,但阿里巴巴公司章程規定,他們有權任命董事會的大多數成員,掌握了阿里巴巴的控制權;劉強東只佔京東20%的股份,但通過持有B類股票,獲得83.7%的投票權,實現對京東的控制。

阿里巴巴和京東對公司控制權的契約設計,實現了資本與創業者的和諧共贏,具有借鑒意義。

公司治理的終極目標,是建立最適合的管理與監督機制,以促成公司價值的最大化;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義,是公司內部界定股東與經營者的「契約安排」。

現代公司的基礎架構,建立在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的原則之上。假設所有者無法事必躬親,不擅長經營,而經營者雖善於經營,但缺少資金。只有所有者與經營者相互合作、取長補短,才能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因此,資方持有多數股份時,若一味謀求控制權,驅趕經營者,並不一定是明智選擇,資方自行經營失敗的案例不計其數。創業者通過公司章程進行「契約安排」,避免引入資本後公司控制權旁落,至關重要。

公司法就是一部公司治理法,任何國家的公司法都以規範公司治理為目標,中國《公司法》也不例外。

《公司法》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定相當靈活,允許公司章程規定「同股不同權」,為創業者保留公司控制權留下空間。即法律層面的支持,讓創業者實現引入資金的同時,不至於喪失公司控制權。

但《公司法》關於股份公司的規定相對保守,強調「同股同權」。監管部門在審核企業上市時,禁止存在「合伙人」制度或者雙層結構的企業上市,這促使不少優秀企業選擇境外上市。

監管部門和《公司法》如何與時俱進,為創業者留出制度空間,實現資本與創業者共贏,是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

資金騰挪存法律風險

樂視控股為易到與樂視汽車生態的同一控制人,易到與樂視汽車生態則存在關聯關係。企業的所有權安排是公司治理的關鍵,股權結構「一股獨大」,存在公司治理結構的先天缺陷。大股東如果控制了董事會、股東會,缺少中小股東制衡,公司任何行為,都在其掌控之下。

假設大股東利用控制權,將公司借到的貸款絕大部分轉給大股東控制的另一家公司使用,既損害貸款銀行的利益,也損害公司利益。這種情況下,即便大股東與公司之間簽有協議,也未改變大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的性質,反而成為其濫用股東權利的有力證據。

《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據此,如果樂視控股確實存在「挪用」資金行為,並給易到造成損失的,易到可以起訴樂視控股,請求樂視控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但易到為樂視控股所控制,不可能主動起訴樂視控股。為了救濟這種不能起訴的窘況,《公司法》第151條設計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賦予小股東可以起訴大股東的特別訴權。也就是說,如果易到怠於起訴,目前仍為易到二股東的周航,可以本人名義提起股東代表訴訟,要求樂視控股對易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資金在關聯企業之間輾轉騰挪、拆東補西的做法,似乎是企業集團的常態操作。但這種「任性」玩法背後,存在著巨大法律風險。

原則上,股東不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這也是有限責任的應有之義。但如果公司成為股東的「玩偶」,公司的人格「形骸化」、無法獨立,法律就會揭開公司軀殼的「面紗」,讓股東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這是法律為保護公司的債權人利益所做的制度設計。

樂視控股為易到與樂視汽車生態的同一控制人,易到的巨額貸款大量被用於樂視汽車生態,或可成為證明易到公司人格不獨立的證據。

假設易到到期無力償還銀行貸款,拍賣抵押物後仍不足以清償。銀行可以根據《公司法》第20條之規定,以易到的控股公司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為由,要求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從審判實踐看,有關聯關係的姊妹公司之間,也有因為法人人格混同而被判決承擔連帶責任的。假設易到和樂視控股無法償還銀行債務,無償接受貸款資金的樂視汽車生態,也可能難以逃脫以資產混同為由被判承擔連帶責任的後果。

資金使用協議可撤銷

對於13億元貸款,易到與樂視的聯合聲明稱,易到與樂視控股已經簽訂了相關協議。那麼,樂視控股與易到簽訂的資金使用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正常情況下,少有企業願意將自己的資金無償轉給其他企業使用,尤其是自身現金流入不敷出、急需輸血的情況下。易到簽訂這樣的協議,也存在大股東樂視控股操作的可能,即易道欠缺意思表示自由。

我國《合同法》規定,一方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如果這種情況存在,易到也可以依據該法條起訴樂視控股,請求法院撤銷該協議,並可以依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要求返還貸款、賠償損失。

樂視汽車生態未從銀行借款,卻使用易到借來的銀行資金;易到借來資金,大部分卻無法使用。對這種情形的處理,有的國家和地區公司法明確規定,控制公司使從屬公司為不合營業常規或其他不利益的經營,導致其他從屬公司獲得利益的,該受益從屬公司於其受益的限度內,與控制公司一起對受損的從屬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

《公司法》雖無明確規定,但可根據不當得利制度予以解決。根據《民法通則》,兩個從屬公司之間產生不當得利的債的關係:A公司取得貸款資金,沒有法律根據,造成B公司不能使用資金的損失,出現不公平的後果。B公司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行使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要求A公司返還資金,並可以要求支付無償使用期間的資金利息。

目前,易到被樂視控股,後者不可能允許其起訴樂視汽車生態。易到債權人無法實現債權時,可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

檢索《國家企業公示信用信息系統》並未發現「樂視汽車生態」的任何信息。因此,周航所稱並為樂視控股承認的「13億元用於樂視汽車生態」,到底去了樂視旗下哪一家企業,其實不得而知。

(作者為最高人民法院原法官、京都律師事務所民商研究中心主任,編輯:王敬愷)

(本文首刊於2017年5月15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對文章進行轉載、摘抄、整合及建立鏡像等侵權行為。如需轉載,請在本公眾號後台提出申請並獲取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雜誌 的精彩文章:

《財經》特別報道:地方債治亂
右派菲永出局,法國華裔選民的訴求還有希望實現嗎?
義大利前總理談「一帶一路」:中歐企業的乘勢合作 「財經」V課

TAG:財經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有假必封,是作秀還是事實?連馬雲都做不到的難道劉強東做到了?
曹操能做到人才濟濟,為啥求賢若渴的劉備和孫權卻辦不到
強如姚明也沒有做到的事情,周琦做到了!
海賊王:四皇都做不到的事情,路飛是如何做到的?感覺太驚人了!
宋太祖趙匡胤真的很厚道,對柴氏後人能做到優待,不是一般的皇帝能做到的
喬丹和科比都沒做到的事,這傢伙竟然做到了!
怎麼才能做到堅持?
康熙和雍正都沒做到的事情,為何乾隆皇帝最後做到了?
劉強東要想超越馬雲,那麼劉強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難怪馬伊琍能夠讓老公回頭,這件連大S都做不到的事情,她卻做到了!
怎麼才能做到不嗔怒呢?
為何諸葛亮不能像劉邦那樣,在伐魏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糧草不斷呢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做官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
黃聖依是怎麼做到家庭、事業兩手都不抓的?
布拉切回來就能超神?喬治都無法做到,宏遠不要被李秋平迷惑了!
趙麗穎:我能做到的都儘力了,不要拿我和楊冪比!
為什麼普通人能做到的事情,你卻做不到?
楊國忠是唐朝宰相,做到了權臣的巔峰,為何不敢做休妻這種小事?
陳冠希說的「做自己」,你們真的做到了嗎?
鎚子走向正軌 不懂產品的羅永浩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