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看似「弱不禁風」的風動石

看似「弱不禁風」的風動石

風動石是聳立在山頂或山樑上

單獨或疊摞起來的巨石

看上去搖搖欲墜,風吹能動

巨石為什麼能被風吹動?

風動石究竟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形成?

風動石成因解釋

福建南靖大風動石 攝影/馮木波

風動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關於風動石自然形成的解釋有幾種,最常見的是球形風化說——風動石和它下面的支撐石,二者原來是一個整體,在長期的風吹、日晒、水沖等作用下,花崗岩表面層層脫皮,它們才「分了家」。分家後兩塊岩石的連接部位變得較細小,繼續風化後形成支點,產生「風動」的效果。

第二種成因是冰川漂移。有的風動石,石質明顯與周圍地區不同,那這個地區歷史上很可能發生過冰川運動。藉助冰川融化、下滑產生的巨大力量,恰巧將巨石置放在足以作為支撐石的石頭上面。發生過泥石流的地區,也會有這樣成因的風動石。

圖中這塊酷似香菇的風動石,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坑頭村的風動石,長9米、寬6米、高約3.5米,重約500噸。這是典型的球形風化形成的風動石。

國內風動石分類

中國部分風動石分布示意圖 供圖/湯惠生

我國的風動石多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按自然成因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是受海侵、雨蝕以及風蝕形成的球狀風動石;西南地區,主要是由雨水侵蝕或冰川作用形成的風動石;北方地區,主要是由凍融作用或重力崩塌等原因形成的風動石。

人為風動石

攝影/湯惠生

圖為河南泌陽縣的風動石,頂部有人工鑿制的凹穴圖案,底部墊以支石,是人工形成的風動石。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風動石有著明顯的人為因素。判斷一塊風動石是人為形成還是自然形成,主要依據是看巨石和巨石底部的支撐石有無人工痕迹。

雖然球形風化可以讓巨石「分家」形成支撐石,冰川漂移、泥石流等自然搬運也可以讓大塊巨石恰巧停落在支撐石上,但巨石本身尤其是巨石下面的支撐石,如果有人為痕迹,即使那痕迹很微小、很久遠,考古學家還是可以辨認出來。

內容來自《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08月

撰文/湯惠生 周春林 攝影/馮木波 等

責任編輯/周曉紅 圖片編輯/王彤

除了風動石,你還知道哪些名字裡帶「風」字的景觀嗎?

別錯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的精彩文章:

我想我是風,狂放而溫柔的個性
這裡的雄渾壯美全在一拐彎
又小又會偽裝的海馬
超級微距下的海底樂園
古人的地理髮現

TAG:中國國家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動而不墜」的風動石
山頭被採石挖成「石林」,唯有風動石不敢動,東山島風動石服了
盤一下5大罕見的未解之謎,你見過風動石頭嗎?
6個奇奇怪怪的未解之謎,風動石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