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足厥陰肝經之曲泉

足厥陰肝經之曲泉

本經腧穴

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曲 泉

出《靈樞·本輸》,屬足厥陰肝經。

穴名釋義

曲,隱秘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雲氣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膝關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大量的水濕如隱藏於天部之中,故名。

主 治

功效:清肝火、祛濕熱。

主治:

古代記述:小腹痛,泄瀉,遺精、陽痿、陰痛、陰挺、陰癢,小便不利,癃閉、頹疝、女子疝瘕,目眩痛,不嗜食,陰股痛,膝脛痛,身熱汗不出,狂病。

近人報道:高血壓、腎炎、前列泉炎、子宮脫垂、陰道炎、陰癢。

取穴方法

膝內側部,屈膝內側橫紋端,當股骨內上踝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緣凹陷處。

穴位配伍

配丘墟穴、陽陵泉穴治膽道疾患;

配肝俞穴、腎俞穴、章門穴、商丘穴、太沖穴治肝炎;

配復溜穴、腎俞穴、肝俞穴治肝腎陰虛之眩暈、翳障眼病;

配支溝穴、陽陵泉穴治心腹疼痛、乳房脹痛、疝痛;

配歸來穴、三陰交穴治肝鬱氣滯之痛經、月經不調。

日常保健

中醫認為,腹瀉多為濕熱蘊阻腸道、肝鬱克犯脾土所致。膝蓋內側的「曲泉」穴是足厥陰肝經穴位,具有清利濕熱、和肝理脾和收澀止瀉的作用。按摩時,屈膝,在膝關節內側,大腿與小腿連接褶皺盡頭的凹陷處便是曲泉穴。以大拇指垂直按壓同側曲泉穴,兩手同時進行,每次5~8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按摩期間注意不要進食油膩、辛辣食物,並注意避免著涼。

雲少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大倫頻道 的精彩文章:

痔瘡如何治?兩個中醫簡便方供您參考
足厥陰肝經之中都

TAG:羅大倫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丑時:足厥陰肝經
足闕陰肝經:子午流注之丑時經絡
拍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疏通肝通道,排毒平肝火
將烏梅丸擴而用之於「厥陰肝經雜病」,屢屢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