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画像背后的情感纠葛
据记载,乾隆帝曾有一个来自新疆的女人—容妃。由于容妃的民族和入宫时间上的巧合,民间传其为「香妃」。目前,流传于世的「香妃」个人单幅像主要有四幅:第一幅为戎装像;第二幅是洋装像;第三幅是旗装像;第四幅是吉服像。
香妃戎装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源于《紫禁城》
香妃洋装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源于《紫禁城》
现如今,《香妃旗装半身像》被收录到《郎世宁画集》。该书记载,此画收藏于宋美龄手中。这幅像画的是一位穿红色旗袍,梳满洲大翅头的少妇,人物面目清秀安详,戴有耳环,身穿清式旗装,雍容华贵。有人说,此幅画像是东陵大盗匪首孙殿英贿赂宋美龄礼物之一,笔者对此保留看法。孙殿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极为低下,对慈禧陵和乾隆陵最为珍贵的书画都不重视,更何况是一个妃子园寝中一幅极为普通的、没有标明是哪个妃子的画像了。因此说,如果拿这样的一幅画像去给宋美龄送礼,在常理上也说不通。
香妃旗装半身像 收藏于宋美龄处| 源于《紫禁城》
关于「香妃」穿旗装,《清宫十三朝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第二天皇帝坐朝,那刑部满尚书出班来,正要奏请把那回囚犯妻发还,乾隆皇帝知道他的意思,不待他开口,便说道:「霍集占大逆不道,屡抗皇师,朕原意将他夫妻正法,只因他罪大恶极,朕昨夜已先拿他的女人糟蹋了!」言毕,便哈哈大笑。一时文武官员听了,都十分诧异,大家面面相觑。殿角钟鼓声响,皇帝已退朝了。谁知那霍集占的妻子,却是十分妖冶的,乾隆皇帝上了手,便夜夜舍她不得,把她留在景仁宫,朝朝取乐,封她为回妃。第二年,便生下一个皇子。皇帝越发宠爱她。回妃说生长回部,不惯清室的起居,乾隆皇帝便下旨意给内务府,叫他在皇城海内造一座宝月楼,楼上造一化妆台,高矗在半天里。楼大九间,四壁都嵌着大镜,屋子里床帐帷幕,都从回部办来,壁上满画着回部的风景。这宝月楼紧靠皇城,城外周围二里地方,造着回回营。回妃每天依在楼头盼望。有时回妃起了家乡之念,不觉淌下眼泪,皇帝极意劝慰,拿了许多珍宝来博她的欢心,回妃回嗔作喜。那密室建造得十分精巧,壁上用金银珠宝嵌成精细的花纹,满地铺着厚软的地毯,室中除一衣架外,一无所有。北向壁上嵌着一面大铜镜,高一丈五尺,宽六尺,人走在室中,一举一动都可映像出来。皇帝和回妃天天在室中调笑取乐。如何取乐法,外人却不得而知。第三年上,回妃又生了一个皇子。皇帝便把回妃改作旗女装束,去拜见太后……
这幅《香妃旗装半身像》和《香妃洋装像》一样,其来源地不明,无法辨别,而且在清代诸多的后妃像中,从没有见过有这种服饰和发式的,所以不能确定这幅画像就是香妃像,只能说它最接近人们心目中的香妃形象。此画像曾在香港被印刷成邮票,定名为「十九世纪香港画像」,并且其服装颜色为蓝色,但邮票上只说是「清人旗装像」。
这幅画像在当今社会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