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的真傳統是什麼?;耍小聰明的新文人畫

書畫的真傳統是什麼?;耍小聰明的新文人畫

【觀點】

書畫的真傳統是什麼?

王進玉

當今書畫界,幾乎人人都在談傳統、標榜傳統,甚至肆意、過度地消費傳統,那麼書畫的真傳統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更好地學習、繼承和發揚它呢?

首先務必要清楚,傳統不是死的,它是有生命的,是我們在書畫用筆用墨過程中自覺體現的,是在整個研習、創作時自然流露出的那股真正契合古人的精神,而非僅僅只是最後所呈現的那個簡單圖像,更非做作出來的虛假樣式。

當今有很多所謂的傳統派書畫家,在創作時總是喜歡對著古帖古畫一點點臨、一點點摹、一點點蹭,整幅作品的完成,需要幾天或更長時間,工筆畫如此,寫意畫也不例外,更多的只是在意與古帖古畫表面的相像,卻忽略掉了一件作品裡內在的氣息、氣韻、格調、內涵等更為重要的東西。當然也沒有創作中所本該具有的那份輕鬆、自然,以及個人感悟。他們畫起來費勁,觀者看起來也會感覺很不輕鬆。

同時還有一種更為不可思議卻也十分普遍的現象,即把古帖古畫拿開,讓其進行自由創作,他們往往會表現出無從下筆的驚慌和茫然,完成的作品與平常所臨摹的,或者自我標榜的那個「傳統」大相徑庭,反差極其明顯。所以,只求外在臨摹得像不行,還要看臨摹的過程,究竟怎樣去臨,怎樣去摹,以及怎樣將真正古法的用筆用墨演繹並轉化為自我的嫻熟運用。否則那樣的傳統只能說是偽傳統,而與實際的真傳統不可相提並論,所以真正的傳統應該是對古人筆墨語言的內在消化和對古人人文精神的內在繼承。僅僅反映在筆墨形式和書寫繪畫的技法技巧上,顯然是不夠的,更為核心與關鍵的是要繼承和發揚古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份自覺自信的文化品質,以及流淌在他們血液中清晰可見的人格精神。

另外,我們也一定要整體地、深入地理解傳統,要把握古人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以及作品裡所彰顯出的真實精神氣象等,而非只是斤斤計較於某一點、某一畫、某一個局部或某一個細節。我注意到,現實中處處太過在意和追求小細節、小清新、小品味、小格調的人,往往胸懷都不怎麼寬廣,也總欠缺點真性情。生活上如此,體現在書畫創作上亦然。他們作品的格局與面貌總顯得小家子相,筆墨不夠率意自然,章法也過於設計做作,而且這些人特別容易自我陶醉和滿足,總以為自己領悟到了傳統的真諦,卻不知離真正傳統的堂奧還相距甚遠。何況傳統本身又是豐富多元的,任何以蠡測海、一孔之見的做法都不可取!

最後還須強調一點,傳統並非丈量藝術的唯一標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基本準則。在歷史長河裡,傳統也在不斷變化,當隨時代。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以當下人的身份和視角來解讀傳統、理解傳統,那麼傳統也理應具有它的當下意義。正如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所說的「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其實一切真傳統也都有它的當代性,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分析和挖掘。而且我們學習傳統的目的,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學以致用,為了當下更好地發展與創新。因此任何固守傳統、滿足於傳統的行為,都是不明智的,也都是極不應該的。

耍小聰明的新文人畫

黑 子

「新文人畫」這個概念近些年被炒得沸沸揚揚,很是熱鬧。

新文人畫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畫,能否真正被寫進當代美術史,這是個非常值得商榷,也是史論家們需要慎重考慮和認真對待的問題。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便被寫入美術史,新文人畫也一定是以現象的形式被提及和論述,新文人畫家們也一定是以群體的形象出現,並非他們每個人的作品有多麼好、多麼出色,而是他們依附和受惠於現象存在。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特殊的一個歷史時期,出現了比較特殊的一群人,又自覺或不自覺地製造出了比較特殊的一種繪畫現象,且與當時的當代藝術、實驗水墨等陣營共同組成了新時期下的美術運動,也稱美術新潮。而從事新文人畫創作的這撥人,也大都是對傳統文人畫有些小情懷,但傳統功底又不太深,且愛耍些小聰明、愛玩弄筆墨的一群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從這些人的年齡、成長背景以及生活經歷等就能看出來。他們早年對傳統書畫的接觸和學習主要依靠家庭,或受留存在生活中的一些星星點點的傳統元素影響,或由斷斷續續的師徒傳承來完成。總之,他們大都沒有接受過相對完整的美術系統教育和相對正規的書畫訓練,這便限制了他們對傳統繪畫理解的寬度和深度。但他們骨子裡對傳統的情結情懷還在,再加上改革開放初期,緊張的政治氛圍有所緩解,思想也開始了空前解放,畫家們突然得到了自由創作的空間,於是有意無意地開始了對傳統繪畫的大膽回歸、嘗試,甚至挑戰和對抗,但鑒於自身修養的欠缺、再加上對傳統的一知半解,以及十分有限的手底功夫,導致他們不可能達到真正傳統文人畫的水平和高度,只能在筆墨形式上、小的技法技巧上來尋求自我性情的張揚、發泄與釋放,並希望以此來探求和找尋到傳統中國畫於當下發展的若干機會與可能。

新文人畫其實是當下一群附庸風雅的偽文人對傳統文人畫迷戀、回望、學習的一次相對輕佻、不甚深入的舉動,是對真正傳統文人及文人畫的粗淺模仿、暗戀、幻想。在他們的作品裡,沒看到文人畫有什麼真正「新」的發展、「新」的突破,倒感受到文人畫在他們手上被褻瀆,甚至被支解、被戲弄。雖然他們的作品裡有著傳統文人畫的某些影子、相似的味道和情趣,但畢竟不代表、也不完全是真正意義和層面上的傳統,味道不夠純正,情趣不夠高雅,頂多是有點小情趣,但絕無大格局、大格調。他們喜歡在小的技法、筆墨上耍小聰明,並以此為能事,津津樂道,自認為是繪畫在當下的發展和創新,其實根本就沒有深入到傳統文人畫的內核中去,只做些表面文章,遠沒有達到和呈現出真正傳統文人畫所具有的技法高度與精神氣象,所以也便無異於東施效顰、照貓畫虎的藝術行為。

也許有人會說從事新文人畫的畫家們在詩書畫印上均有所涉及或造詣,單憑這一點在當下就很難得,足以確立他們在當代美術史的位置。其實這種說法實在站不住腳。他們雖然有所涉及,但並未達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與古人相差甚遠,就更不用說完整的承傳和超越了。甚至很多時候根本就是在誤讀和扭曲傳統,比如經常聽到他們中有人提出「畫家字」「畫家書法」的概念,簡直可笑,寫不好書法就拿「畫家字」「畫家書法」來作為說辭,來遮羞,言外之意我不是專業的書法家,只是個畫家,字寫得不好也可以理解,情有可原嘛。瞧,這其實也正是耍小聰明的體現。

真正的傳統文人畫,一定要講究詩書畫印,至少是注重詩書畫的統一。其代表人物也一定是在詩書畫印等方面,至少是精通其中兩方面的高手,比如蘇軾、米芾、趙孟頫、倪瓚等,皆精書法、繪畫,且能詩善文;再比如朱耷、石濤、董其昌、吳昌碩等,也均精繪畫,擅書法,能詩文。而再來對比一下從事新文人畫的這群人,實在不能與前輩大師們同日而語、相提並論。這並非厚古薄今,而是事實如此。

時至今日,我們不能再盲目、片面、任性、武斷地看待問題。當一時的激進、激情退卻,我們必須要客觀清楚地認識真實的傳統,並清醒地審視新文人畫出現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以及它作為一種現象在其中所起到的階段性的作用和意義。而任何漫無邊際吹噓新文人畫,並給以其名不副實的價值評判與歷史定位的行為,不是自不量力的浮誇賣弄,就是人云亦云或另有用心的追捧,而這些也終究會被歷史所不屑和恥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當代名家】——許鴻基
關於中國當代書法創作的思考
馬東驊書法作品選刊
【當代名家】——李國勝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

您可能感興趣

烏恩琪絕版木刻女真傳統畫《使鹿部落》完成
紐約迴流,好萊塢影星最愛壽司店的真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