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在天安門拍照的你如今在哪?數千張老照片急尋主人

當年在天安門拍照的你如今在哪?數千張老照片急尋主人

「現在照片不值錢了」,雖然嘴上這麼說,但講起每張照片背後故事時眉飛色舞的狀態還是「出賣」了高師傅對這些照片的熱愛。

今年55歲的高源在天安門廣場拍了38年的紀念照,從最開始的國營照相館到現在的股份制公司,同一期的「戰友」有的辭職有的轉行,還堅持在廣場上拍照的只剩下他一個人。臨近退休,高源心裡一直存著一塊心病,那就是為1000多張舊照片找到主人。

千張照片無人領取

最近幾天,高師傅很忙。去年9月,他在網上發布了一篇微博,文中寫道:「我是天安門廣場的攝影師,從1979年開始就在天安門廣場給各地來北京的遊客照相。早些年照相併不像現在能立等就取,而是通過郵寄的方式寄給遊客,這樣就有由於各種原因被退回的照片。希望有在那時候照相的遊客與我聯繫,或到攤位找我認領。」

近日,沉寂數月的消息突然再次被網友挖掘出來,引起了諸多關注。

事實上,高源保留的照片已達幾千張,僅今年未被遊客領走的照片就有幾百張。上世紀80年代,由於在北京洗印彩色照片成本較高,高源所在的國營照相館只能選擇把膠捲送到長春進行洗印。一來一往,遊客要拿到照片至少是在一個月以後了。因此,當時都是在拍照的同時請顧客留下地址,等照片洗出來後再寄到家裡。但由於部分遊客地址書寫錯誤等原因,幾年裡竟有數百張照片被退回了照相館。

不過,現在高師傅手裡保存的照片主要都拍攝於2000年之後。不同於此前照片因為地址錯誤不能寄到的原因,2000年後,照片洗印已經很方便,一開始是等2小時可取,到現在8秒就可以列印一張照片。但再快的速度,也趕不上人多。升旗、降旗或者節假日的時候,來拍紀念照的遊人成千上萬,洗印時間自然會有所延長。一些跟隨旅行團來天安門遊玩的遊客由於時間限制,常常會等不到照片出來就得走。

就這樣,高源手裡的照片越來越多。但那些他認為最有價值的、上個世紀的舊照片都在照相館搬家的時候銷毀了。回憶起當年撕照片的經歷,高源的第一反應是「撕得手都疼」,而在手疼背後,是他這些年一直念念不忘的心病,「就覺得是個事兒,覺得挺對不起人家的,沒把照片送到人手裡。」

高源和他收藏的無人認領的照片

每張照片都有一個獨特故事

正是因為這個念頭,高源決定,要為這些被自己保留下來的照片找到主人。遺憾的是,從去年9月發布消息至今,僅有一張照片被領走。照片的主人公是河南一名姓李的農民。1985年,李先生帶著自己的父親來北京看病,在天安門前請高源為二人拍了一張照片,可惜遲遲沒有收到。如今,李先生自己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去年高源一行人為他送去照片時,老人正在住院。看到從前的照片,老人顯得很高興。

但更多的人已經找不到了。高源自己說:「現在照片不值錢了,很少有人會為一張照片找回來。」不過話雖這麼說,高源卻依然在想方設法地彌補遺憾。他說,只要有當年沒有拿到照片的遊客找到自己,自己就會免費給對方拍一次照片。

之所以如此執著,是因為高源清楚地知道,天安門的這張紀念照對許多人都意義頗大。

五六歲的時候,高源第一次去了天安門,到了就不肯走,「以為太陽是從天安門升起來的。」長大後雖然已經明白童年的想法幼稚又可笑,但對天安門卻始終懷著一份特別的感情。也因此,高源格外重視給客人拍好天安門前的這張紀念照,「有的同志一輩子就來一趟,尤其像以前,能出一趟門真是不容易。」

1979年剛剛參加工作時,要在天安門拍照還需要開具介紹信,所以人一直不多,後來雖然拍照不要介紹信了,但還是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來不了北京。在高源收藏的諸多照片中,有一張顯得格外特別。照片中,一位中年男子手裡高舉著一張人像,在天安門前完成了這次特殊的合影。據高源介紹,這是一張兒子帶著已故父親照片來天安門圓夢的照片。父親去世前一直想來天安門看看,卻始終沒有機會,這一次做兒子的終於有了機會,就帶了老人的照片一起合影。在漫長的攝影生涯中,高源遇到類似的情況有10次左右,「還照過拿著骨灰盒的,拿著照片的,甚至老人拿著孩子骨灰盒的。歲數越大,感觸越深,年輕的時候無所謂,現在歲數大了感觸不一樣。」

80年代的照片袋

照片里的歲月流轉

高源記得,1979年自己剛剛上班的時候,拍一張照片需要0.75元,10天可取。用的是海鷗120型號的相機,一天只能拍二三十卷膠捲。如今那款最古老的相機仍被他保存在家裡,不時地可以回憶一下當年拍照的動作:兩手端著相機,儘力向下伸好把背帶綳直,才能保證畫面不晃。

1981年,照相館開始使用彩色照相機,畫面好看了很多,照片價格也漲到了每張1.9元,只是等待時間從10天增加到了一個月。照片拍好後,「把幾百卷膠捲擱到旅行袋裡,給長春到北京來的列車員,列車員帶過去,洗完照片再拿回來,這樣持續了半年左右」。

進入21世紀後,拍照越來越普遍,照片列印也越來越方便。很多時候,高源只用手機就能完成紀念照的拍攝。在他看來,「拍照好壞和相機關係不大。」

除了記憶,那些被保存下來的照片,可能更加直觀地記錄了時光流轉。

照片的主人公是河南一名姓李的農民。1985年,李先生帶著自己的父親來北京看病,在天安門前請高源為二人拍了一張照片,可惜遲遲沒有收到。如今,李先生自己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去年高源一行人為他送去照片時,老人正在住院。看到從前的照片,老人顯得很高興。

在高源保留的照片中,夫妻合影是其中常見的一個主題。其中一張兩位老人拿著證書在天安門前的合影,是高源印象最深的照片之一,「兩位老人是五十年金婚,拿著當年的結婚證到天安門照相,很有意義。我還拍過倆人剛登記完,拿著結婚照拍的。」

另一張令人動容的夫妻合影拍攝於今年,雖然畫面有些模糊,但兩人牽著手的笑容卻異常生動。高源回憶說,這張照片拍攝於升旗典禮後,由於天氣太早光線有些不足,所以導致畫面有些模糊。在他的印象里,中年夫妻拍照總是很拘謹,像這樣敢於在鏡頭前「秀恩愛」的並不多。

在天安門拍照的38年里,高源清楚地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遊客的變化。剛參加工作時,高源和同行通過口音判斷遊客的家鄉,「一聽說話就能猜出來是哪個省、甚至是哪個縣的,等他寫的時候一看,八九不離十!」而現在,高源通過衣服的花色判斷客人的年紀,「從前就是四種顏色,黑、白、灰、綠,後來慢慢是喇叭褲、牛仔褲,現在花花綠綠的衣服很多了,年紀越大越敢穿。你到廣場上看到像50多歲的,只要穿得花,肯定就是了。」

在高源看來,比起其他類型的照片,紀念照顯得更有意思。「通過一張照片,你能看出當時的歷史、環境,人們穿的衣著、服飾」,也因此值得自己好好保存。

更多照片等人人領 背後故事令人動容

更多的有故事的照片還在等人認領:

兩位攜手走過50年風雨的金婚老人,帶著當年的結婚證在天安門前合影。

這張夫妻合照拍攝於升旗典禮後,由於天氣太早光線有些不足,所以導致畫面有些模糊,但兩人牽著手的笑容卻異常生動。高源說,在他的印象里,中年夫妻拍照總是很拘謹,像這樣敢於在鏡頭前「秀恩愛」的並不多。

一位中年男子手裡高舉著一張人像,這是一張兒子帶著已故父親照片來天安門圓夢的照片。父親去世前一直想來天安門看看,卻始終沒有機會,這一次做兒子的終於有了機會,就帶了老人的照片一起合影。

這樣的回憶,還有很多很多……

時光流轉,這些承載著記憶的照片在尋找主人,如果你願意,轉發擴散出去,幫他們團聚吧!

大家都在看

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孔令晗 實習記者:張聰

攝影:袁藝 線索提供:朱女士

編輯:孟靈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 的精彩文章:

隨「蛟龍」探海的時光里
新型人體動能充電設備:充電保密一舉兩得
新疆阿勒泰:鄉村田野美景如版畫
綜述:中國可燃冰試采成功是漫長旅程第一步

TAG:新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罕見老照片:百年前被稱為美女的她們到底啥樣?幾張老照片帶你一探究竟!
當年的和田老照片,你看過幾張?
老照片:一組三十年前的老照片,在回首我已是人父,看著看著哭了
老照片:百年前外國人奇葩照,第一張就忍不住笑了!
天安門留念老照片:曾經多少人的夢想?你家有這樣的老照片嗎?
當年拍攝大話西遊時的老照片,星爺背後的女人至今仍然是個謎!
尋找老照片里的風景 真慶幸百年後你們還在
若不是那張老照片,你怎會想起十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麼
罕見老照片:一波美女照,還有他的童年照!
老照片,回味我們回不去的童年!
老照片帶您回看二三十年前的女青年,有的放今天仍是潮女
25張隨機拍攝的老照片,今天來看依然很酷!
老照片:你從沒見過這二十張珍貴的名人照片!
百年前日本人的生活如何?這些老照片述說了一切
百年前天津的老照片
百年前人們喝酒的老照片
這些日本人拍攝的九華山老照片,你都見過嗎?
【館藏老照片】雷峰夕照這個景點,你現在還能找到嗎?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戶人家娶媳婦,最後一張是天安門舊照!
90年代中國老照片:人們這樣過冬天,最後一張的人如今身家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