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慢就業,這對個人和社會都不是什麼好事兒
導讀
又到一年畢業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動向再度引發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近一成畢業生選擇「慢就業」,即指不著急就業,而是選擇旅遊、在家陪父母以及繼續等待機會自主創業等,慢慢考慮人生路。怎麼看這事兒,我們有請本台特約評論員王攀對此做點評:
慢,是慢不出來能力的
慢就業,可以理解。第一,家裡不差錢,自己也沒掙錢的壓力。相比著70後80後,90後的家庭經濟條件,已經是大大改善。很多90後的父母屬於那種只要好好學習,錢只管花的狀態。
第二,找工作,雖然也有季節性,比如大學畢業季,也是找工作季,但現在更多是個動態性過程,平常也同樣可以隨時找工作。而且找工作的途徑也非常方便,各種網路招聘平台,不需要那麼著急。
第三,工作機會也是越來越多,畢竟互聯網提供很多新業態。甚至就是不找工作單位,自己隨便做一點小生意,淘寶店主什麼的,都可以足夠養活自己。
可以說正是家庭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讓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會更加從容的面對工作,也就是慢就業。
不過,也要看到這種慢就業,對個人還有社會未必好事。日本有本書叫下流社會,下流不是形容詞,而是動詞,向下流動。
日本年青一代,對工作不積極,對物質沒興趣,自甘往下流動。那麼,我們現在的孩子也是不想工作,會不會未來也是往下流呢?打個問號。
要知道,當年輕人對打拚,對掙錢,對物質要求不那麼高的時候,還真不是什麼好事兒。因為這個社會會失去向上的動力。這一點是必須要注意的。
而對於個人來講呢,旅遊啊、在家陪父母啊等等,這些積累,畢竟不是對工作經驗的積累。不會因為工作之前,這段慢下來的時間,就會提高。
一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最終還是需要在職場打拚中來實現的。尤其是在提倡大學生創業的當下,我覺得這不是好事。
畢竟,創業,其實也包括擇業,都是需要實打實的去煉。而慢,是慢不出來能力的。
出品攀談天下頻道統籌杜勇編輯胡芮傑
聲明
文章配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


TAG:攀談天下頻道 |
※這個社會對於胖的人 是不太友善
※誰還不是個社會人兒咋的?
※在這個社會裡什麼樣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酒桌、工作、生活、朋友中的你,現實的社會,好好善待自己你是不是就是這樣的人呢?
※爆笑:大哥就是社會人,怎麼樣,有誰不服啊!
※你可以把社會比如成很多樣子,但現在人的世界觀都怎麼了?
※會擺這個姿勢的貓咪,都不好惹,一看就是社會大佬喵
※盤點那些和動物生活的孩子,熊孩,狗孩,都不會像人一樣說話,他們逃離了社會
※只要做好這件事,你就不會被社會「淘汰」
※這個專業要是打不好遊戲的話,以後進了社會還能幹啥
※狒狒社會,做男人哪裡都不容易
※什麼樣的窮人,在這個社會上能有所成就?
※關於養老這件事情,這個社會可以做的更多
※社會撫養費用去哪兒了?生,還是不生,都是一個問題……
※「衡中模式」每年培養大量尖子生,卻不被社會看好,竟是因為這個
※NBA的球星都不敢輕易挑釁的人,人狠話不多,一看就是「社會人」
※離婚後的女人,大多數都嫁給了這三種男人,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扎心了!這個社會不是沒的拼,是你對自己不夠狠
※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性!句句心聲
※社會有多殘酷,生個娃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