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車險現場檢查劍指高費用

車險現場檢查劍指高費用

前不久,中國保監會下發了《2017年車險市場現場檢查工作方案》,並制定了全國車險市場檢查對象評分辦法。監管層將根據該評分辦法確定2017年現場檢查對象,定期公開現場檢查對象評分結果及檢查處罰情況。

據悉,檢查的時間範圍以2016年以來的車險業務為主,必要時還可向前追溯。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旨在整治車險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部分保險公司拼規模、搶份額導致的綜合費用率居高不下,以及忽略風險隱患等違規行為。

全國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後,綜合賠付率下降,但綜合費用率卻居高不下。從2016年車險保費排名前60家的財險公司來看,平均綜合費用率為41%。其中,僅有6家財險公司的綜合費用率低於這一平均值,近30家財險公司的綜合費用率超過50%。

究其原因,商車險改革引入了NCD係數(無賠款優待係數),保險費率與出險次數直接掛鉤,使得小額賠付案件減少,車險綜合賠付率下降。「但一些保險公司為佔據市場份額,把賠付率下降的紅利作為資源投放市場開展費用競爭,短期內導致手續費上漲和綜合費用率上升。」某大型財產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國泰君安分析師也認為,部分險企將賠付節省的費用轉投至銷售環節,包括給予銷售人員和中介機構的獎勵、客戶補貼等,是導致綜合費用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保險系副教授何林表示,原則上來說,綜合賠付率逐漸下降,會增加車險的盈利空間,但是手續費被抬高,也會造成綜合費用率上升,車險成本隨之高企,不利於市場良性發展。

「一方面多數中小險企的品牌、數據、人才、產品以及經營理念、公司治理等各方面實力都不足以與大公司競爭。另一方面,眼下為了搶佔市場份額,中小險企還要面對水漲船高的中介手續費,成本增加,承保利潤自然受到影響。」何林說。

毫無疑問,車險市場惡性競爭正在加劇。一些財產險分支機構通過打價格戰、拼搶份額,有的甚至虛構數據,無視風險,激化行業惡性競爭。

對此,保監會在開啟2017年車險市場現場檢查工作時就表示,在檢查對象上,各地保監局需要重點針對部分保險公司拼規模、搶份額、忽視內控合規的風險隱患,查處評分結果排名靠前和市場反映問題較多的保險公司;在市場行為上,需要重點整治車險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違法違規問題。

也有分析稱,在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可通過不斷深化商車險改革,賦予保險公司更大條款開發權和定價自主權,將競爭方式轉變為包括品牌、價格、服務等在內的多維度多元化競爭,以有助於車險市場良性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曬一曬」不合格政府網站
貴州首個超算中心在貴安新區成立
我國首個110米桁架式自升式海工平台出口阿聯酋
全國扶貧宣傳工作會議召開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分行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債權轉讓暨催收聯合公告

TAG:經濟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明不扎推!顏值高費用低!上這裡來一場美麗的邂逅吧!
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被允許對加密貨幣礦工收更高費用
爐石傳說:古神版本回憶,這1年高費用白卡真的「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