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億萬富豪、Facebook COO、母親、寡婦,各個身份她樣樣精彩!桑德伯格在弗吉尼亞理工的演講

億萬富豪、Facebook COO、母親、寡婦,各個身份她樣樣精彩!桑德伯格在弗吉尼亞理工的演講

文 | 春春

演講翻譯 | 妮可露

她結過兩次婚,

兒女雙全生活甜蜜。

她是高校畢業生,

從哈佛畢業後做過白宮幕僚。

她是「矽谷最有勢力的女人」,

一年薪水4000萬美元,

最有名的女大佬。

她是暢銷書作者,

她的書《向前一步》連續六周

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

在書中她告誡女性不斷超越自己,

並在世界範圍內創建了女性的「Lean in Circle」社區,

鼓勵女性在事業上互幫互助。

她是Facebook的COO,

全球最年輕的十億女富豪。

她,就是 Sheryl Sandberg 桑德伯格。

今天,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天空中飄著雨,

桑德伯格在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做了一番激動人心的演講。

她講的不是成功學,也不是人生哲理,

她談論的是——死亡。

「2年前,我失去了我的摯愛,我的丈夫。

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

我們不是先天就有面對苦難的意志力和彈性,

而這意志力像塊肌肉一樣,

需要不斷練習。」

桑德伯格成長於猶太人家族,

他們重視教育和家庭。

她的外婆遇到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

別人頂不住經濟壓力輟學嫁人,

她堅持讀書從加州伯克利畢業,

靠自己養活全家人。

桑德伯格很推崇她的外婆,

並堅信外婆的這種精神,

跨時代也屹立不倒。

(桑德伯格母親)

桑德伯格的母親是大學法語老師,

父親是眼科醫生,

他們從小希望桑德伯格可以成長為

一名獨立的女性,

可以自信地選擇職業和人生。

(右一是桑德伯格)

少年的桑德伯格是別人家的孩子,

成績名列前茅,

運動好到能當兼職體育教練,

大學去了哈佛讀經濟,

成績仍然級部第一。

哈佛校長薩默斯慧眼識珠招她當助理。

之後校長給柯林頓當財政部長,

他帶著桑德伯格在白宮當首席幕僚。

(桑德伯格在白宮)

走出白宮,

她在響噹噹的麥肯錫、谷歌輪番當高管,

還兼職給迪士尼、星巴克當董事。

桑德伯格24歲結婚,

25歲離婚。

那之後,她意識到

「要讓另一半成為我的人生搭檔」。

過了十年,桑德伯格二婚,

Mr Right是哈佛校友戈德伯格,

他曾創辦過音樂公司,

做過雅虎高管,

為了妻子,他追隨她來到矽谷二次創業。

2001年桑德伯格加入谷歌,

擔任谷歌的全球銷售副總裁。

在谷歌擔任高管時,

桑德伯格晉陞母親。

她一邊開電話會議,

一邊用吸奶器吸奶為兒子儲糧。

2007年,桑德伯格和Facebook的小扎

在一個聖誕派對上相識。

扎克伯格當時並沒有在尋找COO,

但他覺得桑德伯格是一個「perfect fit」。

那之後,小扎連續6周邀請她加入Facebook。

桑德伯格2008年初加入Facebook。

那之前,Facebook的目標是

「建立一個酷炫的網站」,

桑德伯格出任COO以後,

Facebook才踏上了盈利的正軌。

2008年,Facebook推出了廣告功能,

2010年,公司正式開始盈利,

2012年,她成為了董事會一員,

同年,Facebook上市,

桑德伯格身價狂飆到12.7億美元,

成為全球最年輕十億級女富豪。

在Facebook,她堅持傍晚5點半下班,

晚上6點到8點陪伴老公孩子一起吃飯,

吃完飯後再安排工作會議。

她坦言也曾因沒法陪伴孩子而不安,

也會對陪孩子時接電話而產生罪惡感,

也經歷過放手讓爸爸帶娃餵奶時的焦慮,

但生活必須有所取捨,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別人眼中,他是徹頭徹尾的人贏。

然而兩年前,她的丈夫突發去世,

婚後11年完美的人生,

忽然晴天霹靂,

一切美好戛然而止。

她無法相信眼前的遭遇是真實的,

每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安慰自己,

但是她的生活永久性地改變了。

那之後,她對小扎說:

「我所有的關係網都破滅了,

沒有人再願意和我交談,

所有人都視我為行走的鬼魂一般。」

她在Facebook上公開發了一個post,

post里詳細描述了她失去丈夫的心痛。

本以為這會讓她看起來更狼狽,

但這條post至今底下吸引到了全球 74,000條留言,

人們對他的理解、慰問,

讓她重新打起精神。

她鼓勵孩子說出失去父親的感受,

一起釋放自己。

當她聽到女兒說有點想不起父親的樣子,

她就走訪丈夫生前的親朋好友,

錄下他們對他的想念和評價,

與孩子一起觀看視頻,

重溫父親的魅力與優秀。

她發現分享苦難、釋放痛苦可以迎接自愈,

這些經歷最終濃縮為她的新書《OptionB》。

她從自身的經歷中,

探索如何克服逆境。

書中說道:

「如果我必須摔倒,那就摔倒吧。

全新的自己會將自己接住。」

以下內容精選自

桑德伯格在弗吉尼亞理工的演講

不久之前,我在北京有幸參加了Lean In組織的活動,並且認識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女性。同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一樣,在中國作一名女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過了27歲還沒有結婚,就會被社會稱為「剩女」—被挑剩下的女人。而我曾經還以為「寡婦」這個詞已經非常糟糕了。來自「剩女」這一稱號所帶來的壓力和困擾是巨大的。有一名36歲的女性經濟學教授,被15名男性拒絕,僅僅因為一個不可思議的原因:她受到的教育太多了。之後,她的父親甚至禁止她的妹妹去攻讀碩士學位。

但是8萬多名女性一起聚集在Lean In為「剩女」這一概念賦予了不同的解讀和意義。她們創作了一個舞台劇叫做「單身獨白」,重新審視和欣賞她們的「剩女」身份,並且探討了很多常常被忽視的女性議題。例如性騷擾,約會強暴以及恐同。這個世界本想告訴她們:你們的生活應當如此如此,但是她們拒絕:不,實際上我們為自己譜寫了另外一種人生。我們非常堅韌,在一起,我們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你們有人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有些焦慮么?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會通向何方?有時候我也有同樣的焦慮感。你知道對付這種恐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嘛?就是一個包含了巨大意義的小辭彙:希望。希望有很多種。比如,有一種希望是她不會在社交網路上把我的照片左滑,對不起,這是虛妄;有一種希望是我只要靜靜地坐在這裡,我要收拾的東西就會自動打包好,對不起,這是空想;還有一種希望是期盼雨可以為了你趕快停下來,再次對不起,那是幻想。我最喜歡的一種希望是理智的希望:深刻地理解,只要你採取行動,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成為一名領袖的重要一點是:幫助這個世界建立強大的堅韌性。我們有責任幫助家庭和社區培養更強的韌性和適應性-----因為我們沒有人可以只依靠自己渡過所有難關。在一起,我們才可以克服一切困難。

建立一個具有韌性的組織。當見到不公正的時候,大膽地站出來。將你的時間與激情貢獻給有意義的社會議題。我在Facebook最喜歡的一個海報上寫著:在Facebook,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是別人的問題。當你看到了什麼不對勁的苗頭,其實圍繞著它已經產生了諸多其他問題,去大膽地解決這些問題吧。你的人生格言會要求你如此做。

畢業生們,你們面前的路還很長,你們將經歷很多美好的時光,以及糟糕的時刻。讓我們一起面對這一切。與各種不同的人建立共同的經歷與體驗。分享共同的美好願景並且創造你所喜歡的世界,在你所在的社區創建共同的希望。最重要的是,對生活本身,以及生活所贈予你的機會、意義,快樂和愛永感恩之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申請 的精彩文章:

別笑了,不就是來美國讀書嗎?
美國50州的最美大學,你覺得哪所學校最美?
T恤大褲衩VS風衣皮鞋,留學美國和英國到底有多不同?
川普川大爺,可能是我見過最喪的總統了
他還是小孩時就知道自己要改變世界,後來他做到了,這樣的大神是怎樣煉成的?

TAG:美國留學申請 |

您可能感興趣

Facebook「帝國」的扎克伯格「大帝」:給互聯網世界發「身份證」的男人
Bulgari | 納尼?!寶格麗的另外一個身份竟是…
《七龍珠Fighter Z》宣布弗利沙的哥哥克拉維,將以DLC角色身份參戰
竹雲戴立偉:身份管理與訪問控制——Open Banking 和PSD2的基石
Model 3首次亮相亞洲,特斯拉卻更強調能源公司的身份
《放開我北鼻》的豪豪身份和Angelababy有關係
苟芸慧以首位香港藝人身份紐約欣賞Tiffany Paper Flower 系列
球鞋是身份的象徵?Air Jordan每年撈金20億,庫裡帶領安德瑪崛起
UNDERCOVER 身份!GYAKUSOU x Zoom Fly SP 將於下周發售!
Angelababy參加《新舞林大會》身份成謎,迪麗熱巴將被她替代?
Serena Williams 和身份政治
網友製作Chrome插件,為馬斯克樹立男友身份
與好萊塢相比 Netflix真正的優勢是其科技公司身份
Pharrell x adidas 全新聯名 SOLARHU 發布,Space X 首位繞月旅客身份曝光| HB Daily
Identity Server 4-Hybrid Flow-MVC客戶端身份驗證
Frank專欄 | 身份的多個面向:太陽相位與你的獨特旅程
Google人工智慧Duplex AI在打電話時會主動表明身份
泰國版Angelababy泰國版謝娜驚艷四座她們的真實身份誰知道呢?
Spelunky 2宣布,將探索父母身份 Guacamelee!2宣布
在新時代的Queer Play里,加入身份政治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