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毛姆小說《刀鋒》有感

讀毛姆小說《刀鋒》有感

[你點或不點,那藍色的老邪都在上面,不離不棄]

讀毛姆小說《刀鋒》有感

文/ 黃老邪

正文

1/

你看完這個讀後感,就不必去讀這本500多頁的書了。

你若認真看完,還記得幾個主要人物的名字和他們的大概事情,比如拉里、伊莎貝爾、艾略特、蘇菲等,那麼當你跟別人談起關於「人生」的話題的時候,你就可以慢慢靠一下身後的躺椅,悠悠的說,有個英國人毛姆寫過一本名叫《刀鋒》的書,那個男主人公拉里放棄一切,去探尋人生的真意,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然後你看一眼你對面的朋友,那麼我相信,不會有人懷疑你其實並沒有看過這本書。

我不打算推薦我的朋友去看這本不像小說,又不像傳記,也不知道該分類的書,毛姆這一次直接把自己寫進書里,寫他斷斷續續,看到和聽到的身邊的這位叫拉里的年輕人是如何讀書、遠行、做苦力,如何放棄一切,不斷探索,最後終於頓悟人生意義的故事。

2/

書名《刀鋒》,翻開書頁,引言這樣寫道,「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拉里探索人生意義的修行之路,就像越過刀鋒。

小說的主人公拉里是一個青年飛行員,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次戰鬥中,他的戰友為掩護他而犧牲。這事讓拉里遭受到死亡的震撼與衝擊,導致他的人生信仰發生了幻滅。

當拉里看到為營救自己而犧牲的戰友時,一個活潑生命的突然逝去,讓他忽然看見了世間的醜惡和苦難,從此他開始懷疑自己活著的意義,並叩問內心為什麼人世間會同時存在善與惡,為什麼上帝創造了人類,給予了人類幸福生活的同時,卻對人類施放無盡的磨難與痛苦。

拉里是一個天生的思考者,他具有敏感、善良的性格,他本來擁有美好的事業前景和一個美麗的未婚妻,但是空軍戰場上的遭遇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複員後,他放棄自己原本擁有一切,隻身踏上未知的疆土,嘗試尋找理想中真正的自己。

3/

書中幾個重要的人物,下面分別介紹一下。

伊莎貝兒——拉里的未婚妻,一個充滿了青春活力,不失機智和幽默的,美麗、靚麗隨著時光流逝卻從頭至尾都光鮮絕倫的美人兒,可惜與拉里追求精神富足的理想不同,只願享受富足快活的生活,終於放棄了心愛的拉里,投入到富二代追求者也是拉里的好朋友格雷的懷抱。

艾略特——一個極其聰明人,削尖腦袋鑽入上流社會,靠權謀、手腕討得上流社會體面人士歡心而站穩腳跟,他從不放過任何商業機會,他不動聲色地向上流社會附庸風雅的達官顯貴推銷形跡可疑的古董名畫,並因此而暴發起來。他靠體面排場、精美宴會、熱情好客撐持了檯面,又用樂善好施與教會搞好關係,借用梵蒂岡的智慧成功躲過了三十年代美國股市崩盤,而且大賺了一筆。他靠移花接木手法將自己與貴族名門攀上關係,狠狠地過了一把貴族癮。在名利雙收、得意非凡之時,他卻被兩件小事攪得坐卧不安。一是他被受他提攜,更圓滑、更勢利的美國青年保羅·巴頓排擠,二是貴婦人愛德娜痛恨艾略特散布流言蜚語,故意不邀請他出席豪華家宴,使艾略特痛苦不堪,直到臨終之前都耿耿於懷。艾略特是當今商業社會一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則,而這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劇說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來證明人生價值的想法是極其愚蠢的。

但同時,艾略特又是一個心地善良,愛護家族榮譽的人,臨死給破產的伊莎貝爾和格雷一家留下了大筆遺產,致使毛姆欣賞喜愛的伊莎貝爾始終保持了優雅美麗。

格雷——拉里的好朋友,伊莎貝爾的追求者,後來的老公,大富豪馬圖林的兒子,繼承萬貫家財,卻在金融危機中破產,從此患上頭痛的頑疾,直到後來修行小有所成的拉里用瑜伽術才治好了他,坦誠好爽的嗜酒者,沒心沒肺的好朋友,專情體貼的好丈夫。

毛姆——艾略特的朋友、拉里的朋友、伊莎貝爾的朋友、格雷的朋友,蘇菲的朋友,一個冷眼旁觀的作家,狡猾多情,不失可愛。

索菲?麥唐娜——拉里兒時的鄰居,一個愛好寫詩的少女,曾經有過美好理想和追求,與拉里可能有著共同的精神追求的、最後墮落到毀滅的女人。她曾是一個靦腆文靜的少女,結婚後過著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突然有一天,她的丈夫和兒子在一場車禍中喪命,她從此失去了生活的希望,開始放浪形骸,她被夫家放逐到巴黎,過著頹廢墮落的生活。拉里在巴黎遇到索菲,為了拯救她沉淪在苦海中的靈魂,決定娶她為妻。可是,索菲沒能克服自我的毀損與放逐,沒能越過刀鋒,在伊莎貝爾的美酒的誘惑下,拒絕了拯救,選擇了逃離,最終慘死異鄉。

除了蘇菲,其他幾個人物都是現實生活中努力過活的人,與尋求人生真意的拉里志向不同,他們都希望幫助拉里找到人生方向,但又不可能真正理解拉里,註定要與拉里的人生分道揚鑣。

深愛拉里的伊莎貝爾,不願意放棄眼前貴婦的生活,何況格雷是如此的愛她,在巴黎幫助拉里打點好一切的艾略特也忍不住覺得,這孩子是瘋了,毛姆用冷靜的眼光注視著這位與眾不同的年輕人,充滿好奇,似乎理解,又並不認同,關注他的一切,和他相關的朋友,了解他的行蹤,記錄下他的故事。

拉里和索菲都具有對人生的洞察之力和思考之心,他們同樣遭遇了人生的重大變故,都是流落異鄉的被放逐者,「凜冽的刀鋒是橫亘在世俗生活中的一道屏障,它銳不可當、堅不可摧,逾越這道刀鋒,有如穿越荊棘密布的狹長山谷,最終迎接人們的,或許是黎明到來前的黑暗,又或許是暗夜降臨前的黃昏。」蘇菲走進了永遠的黑暗,拉里卻最終迎來了黎明。

4/

作者始終也沒說,誰的選擇是對的,是追求現實的物質生活,還是追求精神的富足。

縱觀全書的人物,拉里在戰場上的磨練使他獲得性格上的堅毅,所以當他遭遇戰友之死的時候,他選擇了通過艱苦的知識積累、異鄉的經年流浪和宗教的靈覺體驗,去追問人生的真諦,尋找靈魂的救贖,最後他頓悟了,無牽無掛,身心愉悅。

伊莎貝兒在很多年後看到拉里,依然會盯著那張帥氣的臉孔或者一個側影、一個胳膊都會激動得渾身發抖,她是如此喜愛拉里,甚而在巴黎因為不願看到拉里被無可救藥的蘇菲拖累,不惜誘惑在自我救贖邊緣苦苦掙扎的蘇菲,使她直接放棄了自我救贖,走向滅亡。但,口口聲聲說一直深愛著拉里的伊莎貝爾,還是被不願去追尋看不見的精神滿足,選擇了離開拉里,並最終失去拉里。

艾略特會因為沒收到一張請柬而覺得自己死不瞑目,格雷會因為破產而意志消沉、頭痛欲裂,索菲則被生活的災難擊倒,走向毀滅。伊莎貝兒、艾略特、索菲這些人習慣了享受虛榮,習慣了對享樂生活的追求,人類性格上的軟弱性使他們最終不能去體驗精神世界的富足,當面對現實人生的變故,破產,或者其他挫折時,他們就會愁苦不堪,精神崩潰,甚至失去人性。

男主人公拉里和其他人有著全然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會去追求精神上的豐滿和超脫,但是庸俗的世人未必不能在物質的滿足中獲得幸福快樂。

毛姆用了很多筆墨寫自己的好朋友,社交界的達人艾略特先生,說自己實在不討厭這位先生,事實上他實在是個善良的好人,最後為了讓艾略特死得瞑目,不惜當起了小偷和賄賂者,就為了幫臨死的艾略特偷一張請柬卡。

毛姆又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伊莎貝爾的美麗,幾乎讓讀者可以暗地裡猜想,這個風流好色的作家,為了這位大美人,可以放棄原則和底線,我在閱讀中始終猜想,毛姆跟這個伊莎貝爾會不會發生點什麼,到最後真的得到了伊莎貝爾的一吻,但也只有這一吻,看上去毛姆非常享受這一吻。

為此,毛姆先生真的費了不少心事!我幾乎就要把他描寫伊莎貝爾那一段詳盡細緻的描寫摘錄下來,也讓你們看看,他是如何喜愛她那雕刻家反覆雕琢過一般的下巴,修長美麗的腿,以證明我沒有在這裡胡說八道。

拉里所獲得的救贖令人心生寬慰,但艾略特在社交場獲得的認同以及他因為社交而得到的榮譽和大量的財富都帶給他無比的滿足。

伊莎貝爾終其一生都是無比美麗的,她過上了自己想要的優雅而富足的物質生活,她坐在寶馬香車裡優雅的笑著,她得到了格雷體貼而專一的寵愛。

毛姆以旁觀冷靜的姿態敘事,雖然使用第一人稱,卻始終不參與推動故事的實質性進展,也並未給讀者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所有人物沒有褒貶,既然大家都各得其所了,你能說誰對誰錯嗎?

5/

我在寫作文的時候,引用這句「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虛榮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對付的是你的時刻想要衝出來想要出風頭的小聰明」的時候,我其實一本毛姆的書也沒有看過。去成都學習,帶著一本《刀鋒》,前前後後二十天,剛剛好讀完了,讀書的時候,我不斷聯繫自己的當下的情境,作者寫的斷斷續續,我就斷斷續續的看,一點也不受影響。

看書中,有一條線就是我跟著拉里的步伐,彷彿看到一位苦行僧,走在川藏線上,通過了四川色達的佛學院,一路向西,一路顛簸,一路昏昏沉沉,耳鳴頭昏,高原反應,艱苦求索。

一次最爽的閱讀,是在動車上,我大概喝了一瓶啤酒,躺在椅子上,越躺越低,屁股擱在椅子的前半部分,背後腰下懸空著,腦袋越來越低的擱在椅背上,我抱著書,漸漸讀出聲音來,分別飾演不屑一顧的外交家艾略特、旁觀者毛姆、悲傷彷徨美人兒伊莎貝爾的角色,變著聲音的小聲朗讀出來,這部分內容是這群人分別跳出來對迷惑了人生方向的拉里決定放棄婚約跑去世界各地混日子的混蛋決定進行控訴,我完全置身於一個舞台,彷彿旁邊有個嚴厲的戲劇編排的導演,正在台下看著我一樣,我一會兒是老成持重的社交家,一會兒是面無表情的旁白,一會兒是柔美婀娜的美人兒,我沉浸在書中的角色里,忘記旁邊有個打瞌睡的哥們兒,有時候發音不到位,我甚至重來一遍。

還有一次越快的閱讀,大概就是毛姆很多年後又見到女主人公,然後致力於描寫真是美艷不可方物那段了,這一段描寫非常精彩,……真的非常精彩,嗯嗯,挺好的,此處省略1000千字。

6/

好吧!端午要來了,回到現實中。

周顯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於楚國丹陽,楚頃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攻楚,楚割讓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數城;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於農歷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羅江自盡了。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屈原當時62歲左右(生於前340,死於前278)。

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前方的道路悠長且遙遠,我也將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走下去,永不止息地探索人生的真理。只不過,在這條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我們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因理想的破滅和現實的殘酷而沉江自殺,汨羅江成為了埋葬其英靈的刀鋒;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履善,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民族英雄,在潮州與元軍作戰被俘,途徑零丁洋時,元軍逼迫他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他寫下了《過零丁洋》,詩人以詩明志,表現出誓死如歸的高風亮節和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迹被後世稱許,詩人寫道,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被俘虜成為詩人的刀鋒,但是詩人越過刀鋒,成就了自我的忠烈。

史可法,明末政治家,軍事家。字憲之,又字道鄰,漢族,祥符人,明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謚之忠靖。清高宗追謚忠正。抗清被俘是他的刀鋒,他越過刀鋒,成就了自己的傳奇。

王國維,末代帝師,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北伐逼近北京之時,王國維留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書,投頤和園昆明湖自盡。那裡的水並不深,王跳進去,便一頭扎到底。事實上並非溺斃,而是被湖底的淤泥朽草,塞滿七竅,窒息而死。嗚呼,一代學者,草草一生,就這樣於污泥濁水中逝去,時年五十一歲。從他身上,翻出一紙遺書,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等字樣。有人說,他這個「辱」,為死殉清廷,效忠遜帝;也有人說,他這個「辱」,與他親家羅振玉有些什麼糾葛。但不管什麼緣由,當時及後來,都認為不值得。陳寅恪先生說他是為文化而死。說得好,所以,王國維的刀鋒就是古文化的沒落,一代大師,哀傷而死。

老舍 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老舍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發表了大量影響後人的文學作品,獲得「人民藝術家」的稱號。1966年夏天,「文革」風暴呼嘯而至,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頃刻間陷入一場空前浩劫。8月23日,老捨去北京文聯「參加運動」,受到了「造反派」和「紅衛兵」的批鬥。他們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老舍頭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臨到頭上,老舍毫不猶豫,平靜而堅定地選擇了死亡。8月24日凌晨,年近古稀遍體鱗傷的老舍先生獨自走出了生活了16年的百花小院,來到德勝門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在太平湖邊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個夜晚,然後步入湖水自盡。

如此看來,刀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越過刀鋒,可能是黎明,也可能是黑暗,但是在刀鋒上的你,想好了嗎?

刀鋒划過朽木,留下一地樹皮!

刀鋒划過湖水,卻不留下一絲痕迹。

刀鋒的兩邊,一邊是死水,一邊是彼岸。

走過刀鋒的你,是去到死水,還是彼岸呢?

【黃老邪的說】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家、戲劇家。生於律師家庭。父母早死,由伯父接回英國撫養,原來學醫,後轉而致力寫作。他的作品常以冷靜、客觀乃至挑剔的態度審視人生,基調超然,帶諷刺和憐憫意味,在國內外擁有大量讀者。著名的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說集《葉的震顫》、《卡蘇里那樹》、《阿金》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老邪的說 的精彩文章:

TAG:黃老邪的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