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慶一個百萬人口大縣,因諸葛亮、劉備而得名

重慶一個百萬人口大縣,因諸葛亮、劉備而得名

奉節縣,隸屬於重慶市,東鄰巫山縣,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連雲陽縣,北接巫溪縣,位於長江三峽庫區腹心,是重慶市的東大門。

奉節古稱魚復,春秋時為庸國地,後屬巴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國於巴國之地置巴郡,同時置魚復縣。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公孫述據蜀稱帝,在瞿塘峽側山頭築白帝城;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夷陵之戰後敗退白帝城,改魚復縣為永安縣。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伐吳,敗於夷陵,退守白帝城,最後病死於永安宮,宮址在今奉節師範學校內,即劉備託孤於丞相諸葛亮處。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複名魚復縣。

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魚復縣為人復縣。

唐朝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人復為奉節,是為奉節縣。

明末清初,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多次轉戰夔州,張獻忠死後,起義軍余部組成「夔東十三家」,與清軍大戰於川東。戰亂延續多年,人民迭遭兵焚、饑饉、病疫,出現「村不見一舍,路不見一人」的荒涼景象。

清康熙年間,採取輕徭薄賦、免其編審、永不加賦等措施招民墾荒,外省貧民紛紛遷移入川,奉節人口得到較快的恢復和發展。至嘉慶元年(1796年),奉節增添男女共118854丁口。這就是奉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而現今大多數奉節人溯祖尋源都是外省移民的後代。

康熙六年(1667年),裁大寧縣(今巫溪縣)併入奉節縣;雍正七年(1729年),復設置大寧縣。

建國後,奉節縣先後隸屬於四川省萬縣專區、萬縣地區、萬縣市;1997年3月,隨萬縣市隸重慶市,後直屬重慶市至今。

奉節縣幅員面積4087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1個管委會,總人口106.4萬人。

歷史上,奉節被稱為「控帶二川,限隔五溪,據荊楚之上游,為巴蜀之喉吭」、「西南四道之咽喉,吳楚萬里之襟帶」。

奉節縣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白帝山頂,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一面傍山,四面環水,背倚高峽,雄踞水陸要津,扼三峽之門戶,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奉節縣歷史名人:徐世譜(南北朝名將)、徐世休、鮑超(晚清湘軍名將)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沒文化,千萬別和重慶人吵架
重慶市民耗時三個月在六米烏木上雕刻萬里長城
重慶一女子持刀在幼兒園門口行兇致14名幼兒受傷
巨型「大衛」雕像亮相重慶
巨型龍燈亮相重慶銅梁首屆中華龍燈藝術節
重慶,不説再見
多件點翠藝術品亮相重慶 展現藝術家的高超工藝
重慶女子被丈夫鎖家中強迫詐騙一案宣判
重慶大轟炸繪畫圖片展在東京舉行
山雞,Gosh中低調的Battle King,重慶說唱圈真正的大滿貫
探訪重慶記憶博物館 串聯展示巴渝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