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宋代團扇畫,精思巧構,美到極致

宋代團扇畫,精思巧構,美到極致

說起宋畫,特別是小品,

即使在今天,

我們見到這些傑作,

仍會對那個時代心懷激動、

胸懷敬意、屏息驚嘆。

宋·馬麟《秉燭夜遊圖》

宋代繪畫深深地透露著一種靜謐,

彷彿詩人做了匠人,

手中握著筆,筆尖輕輕地

在絹絲上一層層的渲染,

染出平靜,染出優雅,染出極致。

所謂「一花一世界」大概就是這種感悟。

宋·佚名《蕉蔭擊球圖》

在宋、元時代,團扇畫廣為流行,

作為繪畫的一種形式被繼承、發揚、光大,

被歷代皇室顯要、達官貴人、文人雅士

作為精品珍藏。

宋·佚名《猿猴摘果圖》

尤其是在宋代,

隨著繪畫藝術的蓬勃發展,

文人與繪畫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形成了文人畫創作高潮。

加上皇帝對扇面藝術的重視,

書畫扇面得到飛速發展,臻於頂峰。

大到山水風景,小至野草閑花,昆蟲禽魚,

都運以精心,出以妙筆。

宋·佚名《青楓巨蝶圖》

畫家在命筆之時,

須考慮在特定空間範圍中安排畫面,

精思巧構,展示技法。

匠心獨具,筆隨意轉,化有限為無限,

創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兩宋盛極一時的扇面畫流傳至今,

使我們飽覽了兩宋繪畫的高尚藝術。

宋·吳炳《出水芙蓉圖》

設色既有富麗堂皇的,也有清幽雅緻的,

在工整細膩中充滿了一股濃濃的詩意,

演繹出一種別樣的雅緻意蘊!

花鳥扇面

宋·佚名《秋樹鸜鵒圖》

宋·佚名《膽瓶秋卉圖》

宋·佚名《碧桃圖》

宋·林椿 《霽雪》

宋·佚名《從菊圖》

宋·林椿《海棠圖》

宋·李安忠《竹鳩圖》

宋·林椿《梅竹寒禽圖》

宋·李安忠《晴春蝶戲圖》

宋· 佚名 《紅蓼水禽圖》

宋·趙佶《枇杷山鳥圖》

宋·黃筌《蘋婆山鳥圖》

山水風景扇面

宋·李嵩《月夜看潮圖》

宋·佚名《長橋卧波圖》

宋·張訓禮《春山魚艇圖》

宋·佚名《澄江碧岫圖》

宋·佚名《層樓遠眺圖》

宋·趙伯驌《風擔展捲圖》

宋·佚名《江亭閑眺圖》

宋·夏珪《臨流撫琴圖》

宋·燕肅《山居圖》

宋·李唐《松湖釣隱圖》

宋·閻次平《松磴精廬圖》

宋·趙伯駒《仙山樓閣圖》

人物扇面

宋·李嵩《市擔嬰戲圖》

南宋·馬遠 《竹澗焚香圖》

宋·王詵《綉櫳曉鏡圖》

宋·蘇漢臣《妝靚仕女圖》

宋·蘇漢臣《雜技戲孩圖》

宋·佚名《楊貴妃上馬圖》

歡迎在文末發表留言評論,

也請別忘了動手點贊支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梁漱溟:冷靜與勇氣
趙法生:大眾儒學的鳳凰涅盤
笛詩笛曲,古韻悠揚
聽:笛詩笛曲,古韻悠揚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沈英森:學好中醫需要「熟讀、勤練、博覽、精思」
杠精思維:自己的觀點永遠都要比其他人要高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