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揭秘明代科舉考試:才子唐伯虎竟曾經「作弊」

揭秘明代科舉考試:才子唐伯虎竟曾經「作弊」

每年的高考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嚴格,現代高考更是為了防止層出不窮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進行了極其嚴格的把控。其實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臨大敵。

網路配圖

貢院考生「裝備」大全

根據南京地方志資料顯示,古代高考的考生們有「標準裝備」:手提燈籠、書箱、食品等,胸前掛著一個卷袋,用來放置試卷筆墨。卷袋一般是用藍布製成。 檔案顯示,古代考生「裝備」也大有講究。秦淮區文化局局長趙久明告訴記者,即將建成的科舉博物館內的展品除了有科舉書籍、試卷等等以外,還有大量考生的裝備.

考生考試一共有四場,開考前一天下午,考生必須靜卧休息,等到夜晚三更的時候,考場放頭炮,店主或者家人就叫考生起床,然後梳洗吃飯,到了四更考場放二炮,考生就出發,到考場外面等候。等到考場放三炮,主考就坐,開始點名,這時候考生就魚貫入內,領取卷子各自進各自的號舍,考場清場封門。

網路配圖

五更開始出題,考生看題後開始答卷,一直要答到黃昏時候才放頭牌,就是第一次放出考生,然後考場又關閉。到了吃晚飯時,放二牌,半夜時放三牌。三牌之後考場的門就不再關了,這時候沒有答完卷子的考生已經寥寥無幾。

清朝考場出現了「准考證」

為了防止考生作弊,古代考場會實行糊名制和謄錄製,把考生姓名封住,考卷也派八百多個人用紅筆重新謄抄,這就叫「朱卷」,原先考生自己寫的叫「墨卷」。這是為了防止考生買通考官,這樣考官就不能認出考生的筆跡了。明清的科舉「安檢」十分嚴格,要求片紙隻字皆不得帶入考場,除了在進場前由衛兵仔細搜查外,清代乾隆時更曾下詔詳細限定考生帶入場各式物品的規格。例如硯台、木炭、糕點的大小厚度;水壺、燭台的用料;以至毛筆、籃子的款式都有明確限制。考生作弊一旦被發現,後果相當嚴重。

網路配圖

輕則取消讀書的資格,發配邊疆,重則有牢獄之災,以致腦袋掉地。但是古代考場作弊仍然屢禁不止,有賄買主考官的,有夾帶考試經文的,甚至還有請人代考的。尤其是夾帶,簡直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常見的方法有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里,或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等都曾被用作夾帶。根據嘉定科舉博物館的藏品,展示了古人科考作弊的各種工具,有一件普通的棉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地用蠅頭小楷抄寫了64篇文章。乍一看,會以為是圖案。

清朝就已經出現了考場須知,明令禁止「槍手」入內。為了驗明正身,古代考場也有「准考證」,上面寫清楚名字,描述一下體貌特徵,另外,考生得找人證明你是考生本人,考生在考場中的座位號寫在「浮票」上,當時貢院按照千字文的順序給每個小考場命了名,「天地玄皇宇宙洪荒……秋收冬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官方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殘暴父子朱元璋朱棣 將殺人方法玩出花
清朝最美的格格:完顏·立童記
北魏孝文帝頒布命令禁止說鮮卑話
文人筆下平庸屬歪曲:魯肅忍辱負重促孫劉團結
「風韻猶存」的徐娘告訴你:女追男隔層紗都是騙人的!

TAG:趣歷史官方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詩仙李白為何沒有參加唐朝的科舉考試?
明朝最幽默的大才子:科舉考試時,因文章太奇葩被取消資格!
明朝最幽默的大才子:科舉考試時,因文章太奇葩被取消資格
古代的科舉考試都考了些啥?
古人考試也作弊?清代「小抄」曝光
隋朝科舉考試真是你想的那樣嗎?揭開隋文帝創辦科舉隱藏的目的!
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兄弟奇才:北宋大文豪蘇軾與蘇轍在科舉考試中也會作弊
古人在科舉考試時如何作弊?
古代考試如何嚴懲作弊者?
清代石門縣的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中最難的是八股文,明朝與清朝的學校如何教授八股文?
英國王子考試才能進的伊頓公學,普通人如何進?前招生官來揭秘!
唐伯虎才華出眾,結果被認為考試作弊,調查結論讓人啼笑皆非
宋朝趣聞:皇子偷偷參加科舉考試竟得了狀元
歷史揭秘:中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題
秀才不能當官,為什麼古代人還是熱衷於科舉考試?
荒唐 當朝宰相致使科舉考試零錄取
因考試祈福而火的廟宇:與孔廟齊名,古代學子也來此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