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本文作者黃強

唐代是一個開放的朝代,盛行胡服、胡妝,可是地處江南的南京卻沒有受到影響,依然是漢民族傳統裝束。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服飾學史學家、金陵老年大學文史系副教授黃強,5月25日在南京「書香玄武 悅享機關——服飾文化進機關」活動中,做了《衣冠簡樸存古風——隋唐宋代的南京服飾文化》講座,對此進行了解答,讓玄武區機關幹部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1,衣冠簡樸古風存——隋唐宋代南京的服飾講座】

隋開皇九年(589)春,六朝繁華的南京迎來滅頂之災。隋軍大將韓擒虎率領軍隊,從胭脂井中擒獲陳後主與張麗華,六朝最後一個政權陳朝滅亡。為了從根本上消除建康的都城地位及建康在南方人民心目中的「江南佳絕地,金陵帝王洲」的印象,隋文帝楊堅下詔「建康城邑、宮室平盪耕墾」,於是,六朝時期建康境內的宮殿府第、亭台樓閣全部被夷為平地,闢作農田,一掃六朝帝王都城的繁華。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2,講座PPT】

唐代改江寧縣為歸化縣,又改歸化縣為金陵縣,再改金陵縣為白下縣,復改白下縣為江寧縣,最後改江寧縣為上元縣。「歸化」是個屈辱的名稱,盧海鳴《南京歷代名號》指出:「表露出唐朝統治者對遙遠的江南割據政權居高臨下的一種姿態,以及中原王朝唯我獨尊的傳統思想觀念」。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3,講座易拉寶】

隋朝、唐朝都城都在北方的長安,屬於北方政權。鑒於南京即有前朝舊都的政治影響,又有東南經濟文化中心的實力,不容忽視,因此,李唐政權同樣沿襲了隋朝的做法,採取一系列行政控制措施,進行打壓,使得六朝古都備受冷落。隋唐時期的南京,不是一個受到當成重視的城市,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為。不過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有六朝文化遺脈的南京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文化范兒的地方,很多文人騷客都來到南京,遊覽、觀賞、考察、品味。李太白留下了「風吹柳花滿店香,舞姬壓酒喚客嘗」的詩句;劉禹錫走在石頭城、朱雀橋、烏衣巷,歌詠出「烏衣巷口夕陽斜」,「朱雀橋邊野草花」;杜牧描繪了「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風景;韋莊發出「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的感嘆。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4,唐三彩胡風】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變革時期,民族的大融合,為文化的融合創造了外部的條件。隋唐時期服飾的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來源於外來民族的影響。唐代國力強盛,對周邊國家影響巨大。唐代首都長安地處陝西,經過絲綢之路,萬邦朝賀。許多國家的使臣、留學生和藝人紛紛湧向唐朝,進貢、溝通、留學、交流、謀生等。唐代流寓在長安的胡人、西域人有數千之多,胡服、胡妝,為一時之盛,時人趨之若騖。唐人元稹感慨:「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咸洛。女為胡婦學胡裝,伎進胡音務胡樂」。唐代盛行的新裝、時裝不少是西北少數民族或中亞各國乃至波斯的式樣,唐代通稱「胡服」,以貼服、緊身、風格開放著稱。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5,唐代翻領對襟胡服】

寬鬆、開放的氛圍對於封建社會的婦女來說尤為難得,唐代前所未有的開放意識、包容性,為封建社會後期女性所不及。唐人信仰比較自由,唐代婦女地位較高,婦女所受的封建禮教束縛比較少,婦女生活在寬鬆的環境中,思想言行活動都比較自由,經常在社會上拋頭露面。換言之,唐代婦女社會交際廣泛,社交活動開放,她們需要講究穿衣打扮,也更加註意著裝藝術。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6,隋唐袒領半臂襦裙穿戴展示圖】

地處江南的南京,雖然已經劃歸大唐王朝的版圖,但是社會風俗並沒有像大唐首都長安那麼「胡化」,開元天寶以前,武則天時代,女性服飾中流行「胡服」,《新唐書·五行志》稱:「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南京與大唐都會長安相隔千里,受江南文化熏陶,流行的是江南風尚。因此,在南京地區鮮有胡服,仍然保持中原漢民族的服飾風格。這樣南京曾經是帝王之都,又是江南重鎮的歷史地位有關,外來文化,包括服飾,進入南京,就被南京文化融合,分解,重新組合,進而演變成南京服飾,並且對周邊輻射、影響。

詩人李白一生來南京四次,在南京期間寫詩70餘首,寫下了「二水中分白鷺洲」「兩小無猜嫌」等著名詩句。開元十四年(726),李白壯遊南京,登臨西樓,在金陵酒肆暢飲金陵春酒。酒肆的吳姬身著襦裙,下束石榴紅裙子,滿面春風,殷勤招待。三五杯酒下肚,李白詩情勃發,在他朦朧的眼裡,吳姬的紅裙艷麗,彷彿石榴花盛開。大唐女子的裙子色彩艷麗,有黃色、綠色、紫色、紅色,其中以石榴花染色的紅裙最為流行。舞姬的紅裙,把詩人撩撥得意亂眼迷,並非店外的柳樹花絮感染。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7,吳姬勸酒喚客嘗詩意畫】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吳姬壓酒各盡觴,李白斗酒詩百篇,自以為好酒量的李太白也禁不住吳姬的頻繁斟酒,幾杯金陵酒下肚,臉色泛紅舌頭變直,眼前晃動的是紅艷吳姬,還是石榴紅裙?詩仙也朦朧了陶醉啦。吳姬的穿戴是唐代女性典型的服飾,低胸裝的襦裙圍裹披帛,露出一抹酥胸。這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並不是大唐流行的胡服、回鶻裝。

穿越時空,跨越地理,我們帶來大唐王朝,走在長安大街上,會看到滿眼異域風情,因為唐代的長安,儼然是國際大都市,穿胡服的女子隨處可見,走近一看,還是黑頭髮、黃皮膚、黑眼睛的漢族女性。而那些穿著純粹中原服飾的,或許卻是一位金髮碧眼卷頭髮的異族女性。中原與西域的服飾,以及胡服,在大唐的長安已經混搭。但是,南京大街小巷上流淌的仍然是中原服飾的流行色、流行款,尚未被「胡風、胡俗、胡人」包圍,江南的秀色,女子嫵媚,男子直率,仍然沒有改變顏色。南京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包容性,使得它有自己的定性,不僅不被外來文化、服飾干擾、主導,卻吸納了其他文化、服飾的精華,為我所用,並且輻射、影響到其他地區。

唐代盛行胡服為什麼南京卻沒有胡風

【圖8,黃強著《南京歷代服飾》書影】

服飾史學家黃強的新書《南京歷代服飾》(南京出版社出版)梳理了南京從上古至民國的服飾流變,是中國第一本南京區域服飾史專著,填補了南京文化歷史研究中沒有服飾專著的空白。

說明:本文系頭條號簽約作者黃強的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轉載。作者微信njjinxiushuf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服飾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另一隻眼看金瓶梅》等著作14本,其著作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黃不息 的精彩文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杜甫對房屋又愛又恨
經濟拮据的杜甫怎麼建造了一座草堂
為什麼偉大的杜甫系出名門卻沒有顯達?
李白之死多種說法 那種靠譜那種浪漫

TAG:黃強黃不息 |

您可能感興趣

弘光帝朱由崧為什麼不死守南京
南京:為什麼李志又胖了
燕王朱棣兵臨城下時,為什麼沒有軍隊去南京保護建文帝?
大明中山王徐達後裔,憑什麼永鎮南京
李宗仁都說南京守不住,唐生智為什麼要主動請纓守南京?
為什麼朱棣要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北京有哪些地方打動朱棣
張靈甫被圍孟良崮,蔣介石卻說甚喜,南京喜氣洋洋!為什麼喜?
南京|秦淮八艷李香君、柳如是為什麼比名士錢謙益、侯方域有氣節
定都南京的王朝為什麼會短命?蔣介石又為什麼非要定都南京?
中國古代有北京、南京、東京,為什麼沒有西京呢?原來是這麼回事
南京城裡那些「旺」
說到南京淪陷,蔣介石為什麼不帶走孫中山的遺體
朱哲琴南京名城會演繹白局致敬非遺
南京是公認的千古帝王都,卻又為何皆是短命王朝?
為何秦始皇隋文帝忌南京 孫權朱元璋看好?
朱棣為什麼要放棄南京而選擇遷都北京呢?
為什麼有北京、南京和東京,卻沒有西京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賞櫻花何必都擠在武大 南京古雞鳴寺的櫻花盛會更浩瀚
南京是明朝都城嗎?朱元璋為什麼會定都於南京?
風水玄學揭秘:為什麼說南京是唯一能見諸正史的風水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