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刺客系列:兩次刺殺留下三個未解之謎

刺客系列:兩次刺殺留下三個未解之謎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二十年,景王愛子朝,欲立之,會崩,子丐之黨與爭立,國人立長子猛為王,子朝攻殺猛。猛為悼王。晉人攻子朝而立丐,是為敬王。——《史記·周本紀》

譯文:

二十年,周景公喜愛王子朝,想立他為太子,正好駕崩(沒來得及廢立),王子匄的勢力與王子朝爭鬥繼承權,國人擁立周景公的長子王子猛為王。王子朝攻進王宮,殺死了王子猛。王子猛就是周悼王。晉國軍隊攻擊王子朝,擁立王子匄為王,就是周敬王。

1

第一次刺殺的對象是遺囑執行人,結果君主的遺囑沒有得到落實,王位旁落。

第二次刺殺的對象是遺囑受益人,結果原本的真命天子一命嗚呼,啥都沒了。

這就是與東周王室相關的兩起刺殺案,刺殺案發生在春秋中後期,直接改變了周王室的王位歸屬,改變了歷史進程,更是留下了三個可能。

2

話說,周王朝傳到周景王手裡,已經過去了500年,越來越像一個擺設。各路諸侯更多地把這個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當成一個吉祥物。

但是,王室內部不思進取,各種內耗愈演愈烈,綿延十多年的「王子朝之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周景王的王位繼承人有三個兒子可以選擇。

一個兒子是小老婆生的兒子姬朝,又叫王子朝,稱為庶長子。雖然是庶出,但是能力最強。

另兩個兒子是正牌王后生的,分別叫姬猛和姬匄(這是「丐」的古字,讀音同「丐」),稱為嫡長子和嫡次子。

其實,周景王本來還有一個兒子,被封為太子,可惜早死。按規矩,太子的招牌就掛到了姬猛身上。

新太子的名字里雖然有個「猛」字,卻是個軟蛋,根本不像個國王的樣子。周景王很不放心把周王室的未來交到這樣一個太子手裡,又動了換太子的心思。

3

換太子不是換炮友,歷朝歷代,換太子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周景公的想法遭到了大夫單旗、劉卷等人的極力反對,理由很簡單:老祖宗說了「王位傳嫡不傳賢」,要不就亂套了。

手下把老祖宗搬出來了,周景公只好作罷。

又過了幾年,周景公的身體每況愈下,下定決心要換太子,沒想到正式的公告還沒有下發,周景公就一病不起。

臨終前,周景公立下了把王位傳給王子朝的遺囑,並且指定大夫賓孟作為遺囑執行人。

按理說,有遺囑,有專人執行,王子朝的王位應該是妥妥的,但還是出岔子了。

4

出岔子的源頭在大夫單旗、劉卷這裡,就是這兩個當初極力反對換太子的傢伙,他們認為如果王子朝坐上周王的位置,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遺囑只是一張紙,事情的關鍵還是在遺囑執行人身上。

單旗、劉卷找到了事情的關鍵,製造了一起刺殺事件。他們派出刺客,一擊致命,幹掉了賓孟,毀掉了遺囑,

另一邊,姬匄也不甘寂寞,出來挑戰王位。

一番亂斗之後,準備更充分的單旗、劉卷佔了上風,成功擁立姬猛繼位,是為周悼王。

第一起刺殺事件,得益人是姬猛。

5

只有短短几天時間,王子朝從得意到失落,心情糟糕透了。

反正已經這樣了,不如放開手腳,戰吧!

擁護王子朝的勢力起兵了,周悼王命令劉卷帶兵平叛,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周悼王這個王位是違背老爸遺囑得來的,打起仗來也沒有底氣。

保皇派被造反派迅速擊潰。周悼王逃亡,王子朝搶回本來就該屬於自己的王位。

第一回合,王子朝勝出。

但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周悼王逃到了晉國,晉國出兵幫忙了。晉國的想法很實惠,與其承認一個可能大有作為的君主,不如扶持一個軟蛋。

王子朝手裡沒啥軍事實力,只好逃出首都,周悼王成功復辟。

第二回合,周悼王勝出。

可惜,軟蛋就是軟蛋,經歷了逃亡的大悲和復辟的大喜,再加上擔憂有朝一日王子朝捲土重來,周悼王居然「憂懼而死」,實在是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單旗、劉卷退而求其次,擁立姬匄登上王位,是為周敬王。

第三回合,姬匄撿漏。

6

周敬王的王位還沒坐熱,王子朝又來了。

因為晉國軍隊撤走了,周敬王的部隊不堪一擊,王子朝光復首都,周敬王逃到別處。

周敬王雖然是公認的王,但王子朝身邊有大部分大臣和官員,並且佔領了首都。

周王室出現了兩王並立的情況,王子朝被稱為西王,周敬王被稱為東王。

第四回合,王子朝勝出。

一山不容二虎。

曾經的兄弟為了王位,你攻我殺,打得不亦樂乎,誰也奈何不了誰。

就這樣過了三年,王子朝手下一文一武兩個得力助手相繼去世,周敬王展開攻心戰,散布流言,說是王子朝的所作所為讓老天很生氣,把他的左膀右臂都帶走了。

一時間,王子朝陣營士氣低落,在相持中落了下風。

周敬王趁熱打鐵,又從晉國借來軍隊,一舉攻破首都。王子朝帶著親信逃到了楚國。周敬王得意洋洋佔據了破破爛爛的首都。

第五回合,周敬王勝出。

逃到楚國的王子朝並不甘心失敗,在楚國的庇護之下,慢慢恢復元氣,積攢實力,力求東山再起,堅決要把那邊樂滋滋當吉祥物的周敬王趕下王位。

就這樣又過了十年,作為王子朝臨時棲身地的楚國出大事了。

公元前506年,吳、唐、蔡三國聯軍在名將孫武的統率下,在柏舉之戰中擊敗楚國軍隊主力,繼而直搗黃龍,佔領楚國首都,楚昭王狼狽逃亡。

不得不說,周敬王是一個很會把握時機的人。

看到楚國兵荒馬亂,王子朝失去了遮風擋雨的靠山,周敬王瞅准機會,策划了第二起刺殺事件。

周敬王派出的刺客同樣一擊即中,殺死了王子朝,除掉了威脅周敬王王位的心腹大患。

最終回合,周敬王完勝。

7

又過了兩年,王子朝的餘黨在鄭國的幫助下死灰復燃,再占首都,周敬王踏上逃亡之路。

後來,還是在晉國的幫助下,周敬王才搶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所謂「王子朝之亂」這才徹底平定。

8

王子朝死了,可是他的死卻留下了三個可能永遠無法破解的歷史之謎。

第一個:周室圖書檔案典籍失蹤之謎。

在那時候,天下藏書最豐富的圖書館就是周朝的王室圖書館,王子朝跑到楚國的時候,把這些圖書都打包帶走了。而這些無價之寶就這樣不——見——了!

第二個:老子歸隱之謎。

老子在那個時候,擔任的職務就是王室圖書館的管理員,也在王子朝逃亡的隊伍里。王子朝死後,圖書不見了,而作為經手人的老子不久之後也西出函谷關,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經》,就此失蹤。他掌握了埋藏典籍的秘密嗎?

第三個:《山海經》作者之謎。

按照現在的主流觀點,《山海經》極有可能是很多人一起編纂的,資料來源應該就是周王室圖書館的藏書,作者很可能就在逃亡的人之中,可能也有老子,甚至王子朝也親自參與了。

9

如果沒有這兩起刺殺事件,如果王子朝登上王位,以他的能力,周王室會不會重整旗鼓,歷史又會怎樣發展?王室圖書館的無價之寶會不會保留下來,讓我們對遠古的歷史看得更加清晰?

一個人往往只會看見眼前的東西,為了得到眼前的物事,被拋棄和毀滅的東西可能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宰相系列:史上第一大奸臣
製造白卷狀元的宰相(宰相系列)
宰相系列:絢爛如流星的小宰相
刺客系列:客串的刺客很有效
一個大酒杯引發的撕逼大戰(八卦史記76)

TAG:大嘴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戴笠五次刺殺汪精衛,第一次差一點就成功,後四次手下皆悲壯赴死
刺客,史上最悲壯的五次刺殺
「狐狸命」的總統!兩年遭三次刺殺,杜特爾隔空喊話暗殺者!
看下歷史中的4位刺客要刺殺的人物,刺殺成功幾率是一個關注點
兩起刺殺宋朝大將事件,刺客手段分高低
冒死刺殺列寧,這個女人終遭爆頭焚屍,幕後真相成不解之謎
汪精衛曾抱必死之心刺殺他,三十年後向他行大禮,無奈說出八個字
美軍上將驚魂一刻!一個月兩次遭恐怖分子刺殺,導彈都用上了
三國差點被刺殺的四位大佬,其中一人最幸運,刺客不忍下手離去
此女三次刺殺漢奸丁默邨均失敗,暴露身份被殺,一家三人抗戰犧牲
三十年代蔣介石為何三番五次拉攏刺殺自己的流氓大亨
上海青幫三大亨結局:一個被刺殺,一個客死他鄉,一個顏面掃地
刺殺希特勒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卻被一位將軍的意外之舉解救
秦始皇曾有過三次危險,除了荊軻刺殺那一次,另外兩次更加驚險
列寧53歲早早離世,應歸罪於一次刺殺,槍擊列寧的是個半瞎女人
歷史上排名前三的錘,第一名刺殺過秦始皇第二名最尷尬!
刺殺陷阱
歷史上遭遇刺客最多的兩個皇帝,命不是一般的硬!這皇帝最後一次遭遇刺殺的兇手不是人
三國下場最慘的五對父子兵,第一對立赫赫戰功,卻被無名小輩刺殺
戰國時期的四大刺客,荊軻排第一,不過最弱的也是他,刺殺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