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緣何處死名士孔融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

曹操緣何處死名士孔融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

公元195年,劉備舉薦42歲的孔融為青州刺史。次年,袁紹之子袁譚攻打青州,孔融逃出青州。後來,孔融輾轉到曹操手下。

曹操這人比較複雜,既愛才又妒才,既君子又小人,是個矛盾綜合體。他知道孔融有才,於是讓孔融到許昌做了將作大臣(相當於現在的部長級,主管工程、建設)。

孔部長上任以來,幹得不錯,常常在朝廷的御前會議中,表達自己的真知灼見。曹操一直都很重視他。可是,公元197年發生的一件事,讓孔融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這一年天下不太平,袁術大言不慚地在壽春稱帝,曹操很生氣,想滅袁術,一時又滅不了,一腔怒火無處發泄,便遷怒於太尉楊彪——楊彪曾經和袁術聯姻。曹操誣陷楊彪,說他企圖廢黜天子,上奏疏請求將其收捕下獄,判楊彪大逆不道之罪。

孔融聽說這事,就跑到曹操跟前講道理,他說:「楊公有四代的清明大德,全國人民都欽佩。《周書》上說,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連及,怎麼能把袁術的罪歸於楊公呢?」

孔融的話合情合理,可曹操還是不肯放過楊彪,便讓許昌令滿寵去審理楊彪的案子。後來,在孔融和滿寵的暗中幫助下,楊彪逃出了曹操的魔掌。孔融阻止了曹操加害楊彪,反而有點得意忘形,常常以諷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調。

譬如,曹操頒布了一條禁酒令,說酒會亡國,必須嚴禁。其實,曹操的本意是為了節約糧食。要說這也是利國利民之策。可孔融不幹了,跳出來高談闊論,說自古以來,亡國的還有女人,怎麼不把女人一起禁了?曹操無言以對,但從此對孔融記恨在心。

兩項罪證計除孔融

公元208年,秋7月,曹操要發兵南攻荊州劉備。他知道孔融和劉備的關係一向親密。這傢伙平時就一貫唱反調,關鍵時難保不會背叛自己。於是,曹操決定幹掉孔融。

但孔融是一個名士,不能說殺就殺,最妥當的方式是謀殺。謀殺的要領在於周密、嚴謹的部署和策劃。於是,曹操精細盤算,認為必須給孔融羅織多項罪名。

曹操的謀殺行動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這年8月24日,曹操派山陽人郗慮出任御史大夫。為什麼要讓郗慮做御史大夫呢?因為曹操清楚此人素與孔融不合。

第二步:郗慮一上任,曹操就馬上指使他搜羅孔融的過錯。很快,郗慮就搜羅到給孔融定罪的證據——孔融曾經揚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體的「劉」字。這就是謀反的論調。而且,從前孔融在北海的時候,曾毀謗朝廷。

要說這罪名夠大了。可曹操認為,僅此一項罪名還不夠猛,便命郗慮繼續秘密調查搜羅。於是,郗慮又收集到了孔融兩大不孝的言論。

一個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東漢另一位名士禰衡互相吹噓,禰衡贊孔融,說你是「仲尼不死」(仲尼即孔子);孔融則回贊禰衡,說你是「顏回復生」(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另一個是不尊孝道。鬧饑荒的時候,孔融曾對別人說,「如果父親不好,寧肯把東西讓給別人吃,讓父親餓死」;對於母親,孔融認為,母親和兒子沒有什麼愛,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里,倒出來後雙方就毫無關係了。

曹操的高明之處

實際上,一條謀反言論就足以幹掉孔融了。為什麼曹操偏偏要羅織兩項罪名呢?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漢朝是主張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姦詐就在於,以不孝為罪名強加於孔融,不僅殺了心頭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維護漢室。可謂一箭雙鵰。

另外,將「不孝罪」放在「謀反罪」前面,作為「主罪」,也可以顯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敵劉備,可以不殺你,但你不孝,就必須處死。

曹操以言論治罪殺孔融,也給恃才傲物或者沽名釣譽者們一個警示,屬於殺雞嚇猴。因此,曹操在布告上寫道:「融違反天道,敗倫亂禮,雖肆市朝,猶恨其晚。」就這樣,此時已是太中大夫的孔融被處以死刑,其妻兒一道被誅殺。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雖然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最終卻導致荊州失守,自身也為孫權所殺。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個襄樊之戰。首尾長達半年之久,從開始的吳魏使者往來不絕,到後來的曹操不斷調遣于禁、龐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蜀漢方面竟沒有採取任何對策。最後當關羽敗走麥城,全軍覆沒之際,蜀軍援兵也還是遲遲不至,這引起了後人的紛紛猜疑。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專業期刊《史學集刊》上撰文指出,關羽之敗,敗在吳魏聯盟絞殺,但真正把關羽送上斷頭台的卻可能是自家人諸葛亮。

朱子彥在文中指出,當時諸葛亮雖不能執掌軍政大權,但他明知關羽攻取襄樊條件並不成熟,且完全違背了《隆中對》提出的待「天下有變」,兩路北伐曹魏的戰略決策。然《三國志》正文及裴注中均未見諸葛勸諫的記載。

退一步而言,即使劉備寵信、縱容關羽,不把《隆中對》放在心上,但襄樊戰役打響後,劉備、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關注戰役進展的一舉一動。儘管川、鄂之間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傳播不甚暢通,但整個襄樊戰役從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開始,至十二月結束,首尾長達半年之久,蜀漢作為一個完整的新興政權,不可能沒有任何信息傳播渠道。關羽攻襄樊,守荊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時孫劉聯盟已呈破裂之勢,孫吳隨時可用奇兵偷襲荊州,諸葛亮深諳兵法,難道他會掉以輕心?眾所周知,諸葛一生惟謹慎,從不弄險,他為何不提醒「疏慢」的劉備?

朱子彥認為,只要諸葛亮負起自己作為「軍師」的職責,隨時將荊州的「險情」提醒劉備,與關羽「自小結契」、情同手足的劉備絕不會「疏慢」到只作壁上觀,對兵敗臨沮(關羽被擒殺之地)的關羽不以一卒相救。所以真正把關羽送上斷頭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家人諸葛亮。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除掉關羽呢?這還要從諸葛亮的抱負,以及關羽的為人中尋找答案。

諸葛亮胸懷天下,關羽無疑是他攫取權力的最大障礙。

朱子彥指出,諸葛亮高卧隆中,聲稱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實則「藏器在身」,是胸懷大志的。他曾對好友石韜、徐庶、孟建雲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當三人反問他可仕至何官時,「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為何?蓋因刺史、郡守一類官職皆不在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則難以啟齒告人也。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出使東吳,東吳重臣張昭想推薦他侍奉吳主,諸葛亮說:「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賢」、「盡」兩字的寓意深長,必須參而悟之。所謂「賢」,即把諸葛亮看成是「賢士」,對待「賢士」的最高規格無非是以「國士」待之,而「盡亮」就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表達個中之意。

然而,諸葛亮進入劉備集團以後,其地位和權力也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其實,劉備對諸葛亮亦並非一開始就推心置腹,君臣猶如魚水。在劉備稱帝前後,關羽、張飛的地位均高於諸葛亮,其他如趙雲、龐統、法正、黃忠、馬超等人的地位亦不低於諸葛亮,正如大多數史家所指出的: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係比之於諸葛亮顯然要更進一層。這對於一心欲謀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來說,這個排他性極強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嚴重障礙。

關羽一直瞧不上的那批士大夫,赤壁之戰後對諸葛亮很是嫉妒。

朱子彥接著指出,關羽驕橫跋扈是出了名的,對此史書多有記載。建安十九年,劉備攻益州,西涼馬超來投,馬超是當時頗具聲望的虎將,劉備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為平西將軍,位同關羽。遠在荊州的關羽聞之極為不滿,當即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誰可比類」,諸葛亮作書答稱,馬超「雄烈過人,一世之傑」,「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關羽閱信後,洋洋自得,將信「以示賓客」。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關中王,欲重用黃忠為後將軍。恐關羽不悅,派費詩往關羽處,同時拜關羽為前將軍。但關羽聽了此事後,大怒,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關羽如此狂妄,諸葛亮為何不加以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迎,討其歡心呢?這正是諸葛亮工於心計,深藏不露的韜略。

亮、羽二人的關係如何?史無明文記載。然細加考察,亦可略窺一二。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就不悅」。

赤壁之戰,諸葛亮建立奇功,不僅鞏固了他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而且樹立了一定的威信,使關、張等人再也不敢小瞧他。但關羽卻由過去的輕視變成了嫉妒,王夫子對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說:「昭烈之敗干長坂,羽軍獨全,曹操渡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遺。而諸葛公東使,魯肅西結,遂定二國之交,資孫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於亮。劉琦曰:『朝廷養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於是以忌諸葛者忌肅,因之忌吳,而葛、魯之成謀,遂為之滅裂而不可復收。」

襄樊之戰,不失為諸葛亮除掉關羽的一個好機會。

諸葛亮為何想除掉關羽,這和關羽的性格有極大的關係。關羽和張飛的性格截然不同,史書上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說,張飛雖然不善待士卒,但對有才能的士大夫非常敬佩尊重,而關羽雖然愛撫士卒,但卻對士大夫始終心存芥蒂,盛氣凌人。諸葛亮作為劉備集團中的頭號士大夫,當然也在其中。

諸葛亮對關羽目空一切的情況十分清楚,然顧慮其與劉備「恩若兄弟」的特殊關係,加之自己投奔劉備的時間要比關羽晚得多,官職也比關羽低,故不得不「虛與委蛇」,巧為周旋。諸葛亮考慮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等待時機除掉關羽。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貿然發動襄樊戰役,諸葛亮在這樣的大好機會來臨之時當然不會去提醒對戰局「疏慢」的劉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郝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鬼谷子智商真是曠古絕今嗎?應該如何評價鬼谷子?
李白為什麼被稱為「劍仙」?一生有幾個老婆怎麼死的?
李儒為什麼要輔佐董卓?三國里最被忽略的頂級謀士
如何評價馬謖此人 諸葛亮為什麼揮淚斬馬謖?
荀彧和荀攸是什麼關係 輔佐曹操的忠臣荀彧為何要自殺

TAG:小郝碎碎念 |

您可能感興趣

曹操為何要處死名士孔融?
孔融被曹操以不孝之名處死,曹操給楊修羅織的罪名是什麼?
李斯為何被秦二世處死?
關羽死後,諸葛亮為何建議劉備處死劉封?他發現了啥
蕭何為啥幫呂后殺韓信,韓信真該被處死嗎?
殺李密、平王世充,他是唐朝的功臣,為何被李淵處死?
蜀漢官位排名第二的大臣,被劉禪下令處死,諸葛亮為何同意?
斬李密、射殺王伯當,他是唐朝開國功臣,為何被李淵處死?
殺王伯當、斬李密、平王世充的大唐功臣,為何會被李淵處死?
李善長為何會被朱元璋處死?
李文忠死後朱元璋為何處死所有太醫?真的是他毒死了親外甥嗎?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要下令處死曹植的妻子崔姑娘?
此人智謀比肩郭嘉,輔佐曹操戰勝最強對手,最終卻被曹操處死
諸葛亮接班人,險被劉備處死,諸葛亮去世,他為何這種態度?
曹操為何處死曹植之妻?真相令人難以置信
名將韓信將被處死時,張良為何不伸出援助之手呢?
正史中嶽飛是因為什麼罪名被處死的?他為何被關押兩個月才處死?
同樣是處死,曹操對陳宮直接砍頭,為何對呂布卻先勒死後斬首呢?
朱亮祖無謀反之心,且手握免死金牌,為何還是被朱元璋處死?
玄武門之變後李元吉的兒子悉數被處死,李世民為何對他如此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