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鹽》——高爾銘回憶錄
沙地﹒鹽
2017初夏,岩門高氏宗親代表茶話會在海寧鹽官舉行,大家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古城鹽官。有宗親途經老鹽倉到達鹽官,閑聊時問及為什麼這地名都帶有鹽字,筆者自然而然聯想到「鹽」。
下圖左邊者,即為作者高爾銘宗親
老底子錢塘江入海口在海寧老鹽倉至河庄山與瓜瀝塘頭一帶,苦鹹的海水隨著滾滾錢江潮不斷地沖刷著江邊的沙地,造成此坍彼漲。沙地農民生活非常艱難,居無定所,有「十年三坍江」之說。同時,海水中大量的鹽份隨著循環的漲潮退潮不斷地滲透在沙灘里,夏天經烈日炙烤,形成了白花花的鹽泥。
岩門高氏自五王祠分支之後,紮根繁衍南沙大地。族人從事各行各業,其中大部分族人在沙地上從事開荒農耕。漲成數年內的沙灘土地貧脊,鹽鹼很重,寸草不長。更談不上種糧種菜,只有少數耐鹽鹼植物稀稀拉拉生長在茫茫沙灘上,給沙地農民生計造成極大的困難。每年五六月間有「大麥黃黃,眼淚汪汪」的民言,迫於生計,勤勞智慧的沙地人就想出了就地取滷製鹽的辦法。這樣既有鹽的收入,又淡化改良了土地,便於以後耕種,可謂一舉兩得。於是沙地鹽民應運而生。
俗話說:干行有三苦,打鐵搖船磨豆腐。其實沙地鹽民的辛勤勞作一點也不亞於前者。每當盛夏酷暑是曬鹽黃金季節,當然也是沙地鹽民最忙碌的時侯。一個盛夏忙過來,鹽民個個曬得像是從醬油缸里撈出來一樣,手上老繭脫了一層又一層,肩膀磨得像老牛皮。制鹵曬鹽最講究天氣,越是天氣晴好烈日當空,時間越是寶貴,有時連吃飯息腳的功夫也捨不得。
每天,天蒙蒙亮就要把大量的前日刮好的鹽泥攤曬開來,還要把每塊鹽板加足鹽滷。烈日當空的午後是刮鹽泥的最好時侯,因為此時是土壤中鹽份析出最多的時侯,當然刮出的鹽泥質量也最好,而且颳得越多,當年的產鹽就多。干到晌午一過,收鹽及挑鹽泥的活又開始了。這也是最勞累的時候,要把大量晒乾的鹽泥用板耙成堆耙攏,再用大土筐裝滿挑到制鹵場地屯放,干到黃昏八更也捨不得停息,因為次日又是一天重複的開始。更要命的是碰到雷陣雨,如果來不及把刮曬好的鹽泥及攤曬的鹽板收攏蓋好,那麼前幾天的勞作將被一場大雨沖得一乾二淨,因此搶收的時侯鹽民們是幹得喉嚨直冒血腥味。當然,收鹽的時侯也是鹽民們最高興的,把鹽板上結得厚厚的晶瑩剔透的鹽粒,收刮成堆裝入鹽筐瀝干滷水,潔白的鹽粒在陽光的照耀下反著五光十色,這是鹽民們勞動的結晶。
當鹽民們收穫滿滿的時候,也是最擔憂的時侯。舊時政府對鹽資源是作為一種重要物資嚴格控制的,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提及的鹽官、鹽兵及鹽倉。當時在廣袤的南沙大地上,曬鹽場所星羅棋布,從業者眾多,產鹽量極其可觀。於是舊政府就專門設立鹽務局,組建鹽兵隊伍,對沙地鹽民課以重稅,以鹽代稅,強行收鹽。專門設立鹽倉用於存放收繳的成品鹽,在南沙大地的各個交通要道,都有鹽兵設卡把守。這樣一來,對於本就生計艱難的沙地農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於是,為了生計,鹽民們想出了各種應對辦法。有的把成品鹽埋藏干泥土中,有的乘夜抄小路趟河流或挑或背把鹽運出去,有的把鹽放入鏤空的毛竹中,背著毛竹過關卡。更有甚者,把鹽用桐油布包紮好,放入大糞擔中,挑著大糞擔混過鹽兵關卡。但是,儘管鹽民們用盡各種招數,還是經常有人被鹽兵抓住。輕則鹽擔沒收,受一頓皮肉之苦,重則還要受牢獄之災。鹽民們不光要付出繁重的體力,更要為應付鹽官鹽兵的盤剝掠奪而擔驚受怕。所以,我們現代人是無法體會先輩們的艱辛苦難的。
沙地制鹵曬鹽,因其工藝相對簡單用具簡陋,只要有足夠的勞動力及小有積蓄即可上馬,規模大小以東家實力而定。大戶人家多則幾十人,鹽板數百塊,小戶人家則幾人至十幾人。當然,窮苦人家還是以做長年或打短工為主。東家須在盛夏來臨之前準備好足夠的鹽板、鹵桶、雨布以及土板筐、翹梢扁擔、板耙、刮子、鹽耙、鹽鏟鹽筐等用具。在臨近取鹽泥處搭好簡陋草棚,用粘土壘好數個用來過濾鹽泥的溇池,這樣準備工作就基本完成了。進入盛夏,經歷了大半年苦咸潮水浸入滲透的沙地,鹽鹼含量相當高。經數天烈日炙烤,沙地表面慢慢地呈現出白白的鹽花。此時選擇烈日當空的下午(因為沙地有個特性,每到晚上地下的水份會返回到地面,地面析出的鹽份也又滲透到沙地里去了,沙地人稱夜潮地),用刮子(刀)連鹽帶泥薄薄的削取一層,連片大量地削泥。曬至傍晚用板耙耙攏堆好,次日早上攤勻曬開,曬至晌午鹽泥變得乾燥了,再成堆耙攏。然後裝入板筐挑至溇池(鹽泥過濾成鹽滷的土槽,圓形丈余直徑,半人多深,平底中間有一導流槽,池底攤鋪少量稻草起引流作用,槽端用打通的小竹管通向池外,池外挖一小坑,用於放置接鹵的容器),或成堆屯放,待挑泥鹽工將溇池挑至七八分滿時,將鹽泥攤平踩實,再慢慢加入清水至九分多滿。這樣稍待片刻,引流的小竹管內就有鹽滷流出來了。
為了測定鹽滷的濃度,聰明的沙地人想出了用雞蛋代替比重計的土辦法。就是將雞蛋放入剛剛流出的鹽滷中,比重大鹽滷濃時雞蛋是橫向上浮的,如果雞蛋是豎向上浮的,則鹽滷濃度已開始淡化,如雞蛋沉入鹵中一節手指,則表示鹽滷已淡化無價值,必須停止接鹵。同時要將池內的泥土清理出去,裝入新的鹽泥,這樣下一溇池過濾又開始了。
清理泥土也是一項辛苦活,大量又濕又重的泥土須挑到百米開外堆放,日積月累就堆成了一個個小山丘,沙地人叫「佗台」。鹽滷制好之後就是曬鹽了,曬鹽的主要用具是鹽板,一種用杉木板製作的類似門板的用具,四周用木條圍至兩寸左右高,形成一個淺形器皿,逢隙處用修木船用的桐油灰和細麻絲嵌實。曬鹽時將鹽板分隔排放在曬場上,上面倒上鹽滷,在烈日的炙烤下,水份逐漸蒸發,鹽粒慢慢結晶變大,方方正正的鹽粒在陽光照耀下細細觀察,呈現出彩虹色很是好看。到了傍晚時分,收穫就開始了。首先用鹽耙將鹽板上密密麻麻的鹽粒成堆耙攏,再用鹽鏟裝入鹽筐瀝去鹽滷,潔白方正的成品鹽就呈現在鹽工面前,這樣制鹵曬鹽過程就全部完成了。鹽工們分頭勞作,年少或體弱者削鹽泥加鹽滷或耙鹽收鹽,青壯年則從事挑鹽泥翻溇池等重活。當然每天工錢也不一樣,鹽工們起早貪黑,冒著酷暑,頭頂烈日,腳踩滾燙的鹽地,為多產鹽滷多出鹽而拚命勞作,只為養家糊口改善生活。
數百年來沙地盛產的優質白鹽享譽杭嘉湖紹地區,是人們生活的必須品。人們如果數天沒有攝入鹽份,就會渾身無力而病倒。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除了用鹽調味外,還用來腌魚腌肉腌菜。各個地方特產有許多都離不開鹽,像紹興梅乾菜、霉豆腐、蕭山蘿蔔乾、醬菜、山區的鹽筍乾、餘姚慈溪海寧斜橋的榨菜、釀造廠的醬油等等,無不顯示出濃郁的地方特色。還有每年冬至前後家家戶戶都會腌制魚乾、鹹肉香腸、醬雞、醬鴨等等,到了過年時餐桌就又多了幾道香濃的特色菜。在舊時,鹽還用來治療皮膚病、濃瘡等等,這都是鹽的功勞。
筆者生長在六七十年代,那時還處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物品都得憑票供應。農家每戶都有少量的自留地,種植一些蔬菜,除自己食用外略有多餘的,就可以用來腌菜,但憑票供應的食鹽是杯水車薪,於是就想到了前輩的手藝。筆者兄弟倆找到江邊富含鹽份的沙地,憶著前輩口口相傳的方法,削鹽泥晒乾並運回家,然後在自家草舍的邊上壘了一個微型溇池,通過辛勤勞作,還真曬出了潔白的鹽品,這下可把母親高興壞了。因為既省了鹽錢,又有了做腌菜的原料,更高興的是孩子們能為家裡出力做事了。
筆者寫沙地﹒鹽,一是受宗親提問的啟發,更是對前輩沙地人辛勤勞作、艱苦生活的懷念,也是讓後輩能大致了解土法製鹽的基本過程,了解自己祖輩的生活,憶苦思甜。寫作中定有許多不妥之處,特別是製鹽工藝方面有不完善之方法,請讀者理解並指正。
岩門高氏河東房廿七世後裔爾銘
2017.5.25於杭州下沙
-------------------------------------------------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南陽街道龍虎村高氏宗祠辦公樓二樓
浙江岩門高氏宗親會
高氏南渡浙江歷史文化研究會
文案指導:高嶺峰,高漢良
責任編輯:高俊峰
TAG:浙江岩門高氏宗親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