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銅兵器之珍品:獸面紋青銅胄

青銅兵器之珍品:獸面紋青銅胄

背面

正面

側面

胄是我國古代所有兵器中保存數量最少的一種,完整者屈指可數。商周銅胄在不同的地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形制。在中原地區,銅胄主要出現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

胄是一種用來防護頭頸的裝具。在我國古代,人們通常把護衛身體其他部位的裝具稱為甲,而把護衛頭部的單獨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詞便成了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概稱。胄是先秦時期的稱呼,戰國時稱為「兜鍪」,北宋時稱「頭鍪」,宋以後又多稱「盔」。

關於「胄」的解釋,辭書中一般解釋為古代將士作戰時所戴的帽子,即頭盔,是一種防護性裝備。胄的出現應該經歷一個非金屬階段,即皮革鞣製品或藤條編製品的過程,然後進入青銅質地,乃至後來的鐵質鑄造這樣一個發展過程。胄是古代兵器庫中不可或缺的裝備之一。古代文獻中關於胄的記載偶有所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左右免胄而下。」《詩·魯頌·必宮》:「貝胄朱綬。」《國語·晉語》:「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

由於古代戰爭的頻繁性和殘酷性,使人們對防護用具的要求越來越高,著胄披甲對自身的保護作用也逐步得到重視。利用青銅胄對頭部的保護作用,減輕或是避免對身體的傷害,達到保護自己消滅敵人,進而可取的戰爭勝利的目的。

商周之際,青銅鑄造業已經發展到較高水平。歷代的史實可以證明,不論哪個時期總是把當時最新科技成果或先進工藝,運用於兵器的生產和製造上,商周時期也不例外,青銅胄的出現和逐步完善是隨著青銅鑄造工藝的發展而不斷加以改進。到了東周時期,隨著冶鐵業的發展,鐵胄逐步取代銅胄,青銅胄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獸面紋青銅胄(見圖),山東省滕州市前掌大遺址出土,該胄面通高23.8厘米、面闊17.2厘米,厚0.2厘米,護耳直徑11.2厘米。正面為獸面,頂部起脊並與面、頂、頸連鑄成一體,從銅胄上沒有接縫來看,應為內外合范一次鑄造完成。胄面為高浮雕簡化的獸面紋,獸面呈長角、大眼、小耳,正視似牛面。寬大的牛角一直向後彎曲延伸至耳部以上,角的下方為兩隻「臣」字形大眼,大而圓的眼球突出於器表,兩眼的中間為菱形的鼻子,眼的左右兩側各有一隻桃形小耳,在相當於嘴的部位,則露出帶胄者的面孔,在胄體周圍分別留有14個穿。胄的表面光滑,裡面則有較多鑄造時的糙面,此胄應是綴合在皮質一類物品所做的頭罩上。出土時在胄內側發現褐色碳化物。胄的左右兩側有護耳,護耳呈圓形,中間有一穿孔,兩側各有一個半圓形環,應為綴合之用。胄的正面臉的兩側分別有兩個長方形牙片綴合其上,側面各有一片,這樣就構成了一副比較完整的防護用具——銅胄。

此件獸面紋青銅胄設計科學合理,既考慮了防護頭頸部的實際功用,獨特的獸面紋又使其具有了靚麗的外形,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銅藝術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超厚「合面錢」竟是銅餅鑲嵌兩銅元
十大專場正式舉槌
王華祥:我與老師的不解之緣
流落到美國的廣彩瓷器
紐約當代藝術基金會設立羅伊·利希滕斯坦獎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康熙瓷器珍品:青花八仙紋罐
龍紋青花盤瓷器中的一顆明珠藝術珍品
釉色瓷器中的珍品:青釉執壺
乾隆官窯藝術珍品:青花龍紋筆洗
元代制瓷珍品:青花輔獸花卉紋八棱瓶
輝縣白雲寺的磚雕、木雕與古畫,堪稱藝術珍品
珍品推薦/青銅鏡
明·永樂青花瓷器珍品鑒真之探索
青銅器珍品簡介和賞析(二)
捩翠融青瑞色新——青瓷珍品欣賞
「老貴珍品」貴和祥窯珍藏青花百子杯
瓷中珍品之釉里紅松竹梅紋高足杯
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造型奇巧,耀窯瓷器出類拔萃的絕世珍品
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清祭蘭粉彩九桃琮式瓶
影青釉小盤——珍品
青銅器珍品簡介和賞析(一)
傳世珍品霽藍釉松鶴紋將軍罐
兔毫盞是漢瓷珍品 凝聚瑰麗的中華文化風采
俏色珍品!和田白玉精品油皮俄料三色《霸王別姬》
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成化鬥彩十頭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