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替月薪兩千的聘用護士問一句:醫院你讓我如何生活?
誰來維護屬於護士的公平和正義?
今天,小編按照慣例,瀏覽網路上各種與護理有關的消息。一條微博就這樣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
這不僅僅是一條微博,這是一位聘用護士的泣血淚述!在北京這個高消費的城市裡,每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刨去吃用,住地下室都不夠!上著三班倒的工作,承擔著隨時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辛辛苦苦地治病救人,工資卻微薄到無法糊口,這樣的護士怎能不難過?怎能不傷透了心?!
上圖,是2016年4月2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5年深化醫改工作進展和2016年深化醫改重點工作任務時,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梁萬年發言的場景。他說,作為醫改的主力軍和執行者,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關係到我國醫改工作的順利進行,全國公立醫院編製內、外兩種身份的醫務人員,除了養老,在晉陞職稱、薪酬水平、學術地位等其他方面要努力做到同崗同薪同待遇。
就在剛剛過去的護士節前夕,國家衛計委也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了這一觀點。
編內人員和編外人員同工同酬的呼聲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為什麼時至今日,這一老大難問題依然未能徹底解決?衛計委已經發話了,醫院為什麼不執行?
2015年5月19日,北京市公布《關於創新事業單位管理加快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首次提出公立醫院保留其事業單位性質,但將探索不再納入編製管理,對現有編內人員實行實名統計,隨自然減員逐步收回編製。隨後不久,5月28日,深圳衛生計生委出台《深圳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公布未來深圳的公立醫院不再實行編製管理,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
我們曾寄希望於這些醫改政策,幻想「公立醫院取消事業編」這一人事制度改革,能成為撬動「同工同酬同待遇」這顆頑石的槓桿。然而現實卻再一次打疼了護士的臉!
也許,這家醫院不合理的薪酬發放,只是薪酬改革過程中的一次「陣痛」,說好的績效改革方案,總會誕生。但小編也仍然要借著這個事情,給所有的醫院管理者提個醒:轟轟烈烈的醫療改革大潮已經來臨,誰也不能置身事外。請你們好好思考一下,究竟什麼樣的制度才合理,才能讓不管是什麼「身份」的護士都能安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把更多的精力留給患者,而不是忙於討說法,愁生計!
你們可知,在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大陸的時候,半數以上被感染的醫務人員是護士,其中三分之二死亡。但在任何一次面對病毒、面對傳染病暴發、面對天災人禍時,我們從未退卻!
你們可知,早已有多項研究顯示,護士可以提供高質量護理,包括防止醫療和用藥錯誤、減少或消除感染、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從醫院到家裡的過渡更為容易。護士的卓越護理有助於減少患者重新住院和進入急診病房的次數,護士與患者比例更高的醫院死亡率更低……所有這些當然都會降低費用,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或者你們只知道,護士不過是只會打針發葯叫醫生的廉價勞動力,甚至叫囂「愛干不幹,有的是護士等著頂你的崗,我再招就是了!」用微薄的薪水肆意盤剝護士的青春和血汗,並不以為恥反以為是政績?
我知道也許有這樣的醫院管理者,但這絕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成為主流。就連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都在高呼「沒有人敢忽視護理專業人員所能作出的全部貢獻」,一個睿智的院長又怎麼會忽視呢?
國際護士會制定的《國際護士倫理準則》中有這樣一句話:「在資源分配、獲取衛生保健及其它社會和經濟服務方面,護士推動公平和社會正義。」
小編想問一句:「我們護士竭盡所能去推動公平和社會正義,又有誰來維護屬於我們的公平和正義?!」


TAG:中國護理管理 |
※「想跟他生小孩」 120公斤男子屌打單身狗 小護士告白:他又醜又胖但我愛
※護士節:致姐妹們的一封信
※會報恩的「喵護士」自願守護病患4年 有人卻打電話投訴害牠隨時會被趕走
※懷孕女護士遭同小區男子劫殺 兇手一番話讓人震怒
※新生男嬰變女嬰?醫院:是護士鬧了烏龍
※生出天才? 小寶寶才離開子宮 立刻「開始走路」連護士都嚇歪
※老人傷口長蛆… 3名護士幫洗腳照片瘋傳 網友直呼:溫暖了整個台灣
※護士救人卻被罵「跨坐CPR姿勢很不雅」 酸民的批評把她逼到公開道歉
※美國一護士將針筒重復使用 161名病人恐感染艾滋
※為了讓社會重視男性健康,英國護士上街摸了100對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