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做夢了!中俄共同研發四代機絕無可能

別做夢了!中俄共同研發四代機絕無可能

中俄在研發四代機都遇到了各種困難,儘管J-20已經量產,但是肯定無法徹底解決心臟病的問題,中俄關係那麼好,可以共同研發重型直升機為什麼不共同研發四代機呢?

中俄在四代機的研發過程中確實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沒錯,但是中國的困難在於發動機進度沒趕上,主體設計和其他子系統沒問題。

俄羅斯的困難除了萬年被吐槽的隱形彈倉以外,發動機同樣沒趕上進度,此外T-50今年年初才進行量產測試的N-036前視雷達採用功率10~12W的砷化鎵單元,約1526個T/R模塊( F-22戰鬥機的AN/APG-77雷達,擁有1956個砷化鎵T/R模塊數,美方推測中國J-10B的模塊數量為1200個,J-16為1760個,J-20為1856個,重點是J-20T/R模塊有可能是GaN材料製作的,也就是氮化鎵,比傳統砷化鎵體積更小,功率更大)。

在外形設計上,T-50上除非有傳說中的等離子隱身技術,否則 RCS (雷達反射截面)也應該是最大的,下面是2013年的時候對J-20和T-50雷達隱形性能的分析對比,要注意,那時的J-20到現在的量產型號已經對外形進行過優化調整了,而T-50基本沒動。

殲-20與T-50雷達隱形性能對比:殲-20優於T-50

雷達波段上,L波段主要用於遠程警戒雷達,S波段用於中程警戒與跟蹤,X波段由於體積小,所以用於空中或其他移動場合,多普勒導航雷達也是X波段雷達。四代戰鬥機雖然針對全波段進行隱身,但重點針對的是X波段隱身, 這裡貼的是8.0 G (X 波段) 兩者雷達反射強度對比,顏色越冷越淺意味著雷達信號越弱。

另外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無論F-22還是J-20戰鬥機進場的時候都掛有龍勃透鏡(說白了就是一個角反射器,不掛這玩意,隱身戰鬥機很難被機場雷達偵測到),而T-50從來沒掛過,包括飛行表演時,也許是俄羅斯的雷達技術太先進了吧,呵呵。

最後J-20採用了類似F-35(F-22設計的時候沒有此類技術)的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實現了360度環視視場, 擁有更強悍的紅外探測和預警範圍(那個……說個題外話,強大而靈敏的紅外探測是可以穿透衣服的……所以你懂得),在格鬥中的信息獲知能力上高於T-50和F-22。

大概總結來說,T-50隱身不如J-20,雷達探測能力不如J-20,戰場感知不如J-20,萬年神坑隱身彈倉至今沒打開過,30項目發動機進展上吹的厲害,實際進度存疑,姑且算作有限度的領先WS-15。這還是公開的,沒法公開推測的,比如飛-火-推綜合控制系統(反正局座奶過,航電我們家的J-20比T-50強),沒法說。

對比F-35的合作模式來看,F-35核心技術都牢牢掌控在美帝手裡,英國作為唯一的「一級」合伙人,在關鍵技術轉讓上和美帝磨了不少嘴皮子,為了儘可能多的得到一些技術轉讓,又是威脅退出合作又是威脅減少訂單,也所得甚少。其實俄羅斯在04-06年左右是邀請過中國與其合作研發四代機的,但是中國斷然拒絕了,而後印度接盤……現在來看,俄羅斯很多關鍵技術研發進度都遜於中國,而當時中國如果參與聯合,必然是類似於英國與美國的關係,能提性能需求,但要不到核心技術。

所以,中俄聯合,俄羅斯求之不得,但中國會因為聯合研發丟掉J-20項目帶來的航電、雷達、發動機、隱身技術的進步,中斷頂尖技術國產化的進程(毛子必然會卡關鍵技術的脖子的,就算全盤轉移給你,不是從基礎開始研發,光是吃透轉移的技術都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甚至會和現在的印度一樣,被俄羅斯拖累,最終不得不採購一款完全不達標的准四代戰鬥機。更別說俄羅斯一貫的尿性,從骨子裡面看不起中國軍工技術(自己有興趣可以看看俄羅斯排出的各類軍事排行榜,中國軍工甚至不如阿三),在合作中必然會產生猜疑和矛盾,拖慢進度。

而中俄重型直升機的研發基礎在於中國重直基本一片空白,而俄羅斯重直技術不僅已經成熟且世界領先,說難聽點,這一「合作」就是中國出錢,請俄羅斯在米-26直升機技術的基礎上,改進一款輕量一些的重直,並轉移相關技術幫助中國國產化,唯一的亮點是重直發動機技術的突破(重直談判久拖不決就是因為中國作為這款重直的主要市場想要技術,俄羅斯不給,最可笑的是,俄羅斯最早意向是讓中方參與,注意是參與,米-46項目的研發)。故而重直可以合作,四代絕無可能。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行二次元 的精彩文章:

TAG:飛行二次元 |

您可能感興趣

別看中國五代發動機還沒有研發成功,但六代發動機有可能提前問世
無人機會是六代機主流嗎?這一款發動機由我國研發,或成為關鍵
中國能研發五代機,為何卻造不出這款二戰時的飛機
印度空軍火力全開,同時研發五代機六代機,再買一款四代機
戰鬥機也能跨代研發?此國五代機都沒服役,聲稱直接研製六代!
或先於美研發出六代戰機?不是不可能!
兩款戰機誰更可能上航母?六代機誰先研發出來?
中國天才設計師,成就美軍不敢相信的研發成果,六代機積極研發中
這些國家不服中國能研發出五代機,紛紛效仿,下場如何?
中國六代戰機開始研發,這是一款新技術,六代機就靠它
這款發動機的出現,讓我國也成為世界上能自主研發發動機的一員
哪個國家可能優先研發出六代機?由技術和經濟來看,中美最有可能
美研發六代機的意圖?專家表示,六代機對敵對友都不過是一個幌子
這些國家不服中國能研發出五代機, 紛紛效仿, 下場如何?
中美俄研發五代機時歐洲要研發六代機 現在中國六代機也佔了先機
五代機研發相似一幕,中俄同時宣布研發核動力航母誰能再拔頭籌?
六代機的江湖開始血腥,中美幾乎同時確認六代機開始研發
為何第五代機已經研發成功,許多國家仍在發展第四代戰機呢?
中國的六代機研發處於什麼水平?有可能會採用人工智慧,潛力無限
俄五代機發動機開始量產,技術涉及國家機密,比核武研發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