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任見:端午節謎案,端午節謎案

任見:端午節謎案,端午節謎案

任見:端午節謎案

任 見

關於這個「端午」,吵吵嚷嚷,說法多了。三代夏至佳節,惡月惡日驅避,吳越民族圖騰祭,紀念伍子胥,或者紀念曹娥,或者懸掛菖蒲、燃艾草、佩香囊、塗雄黃,防疫治病……

端午節這麼多意思,可是千百年來,有個名叫屈原的,他老占著坑,影響又深又遠。「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這是老留級那個童鞋的話。

民俗文化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屈原拉扯附會在一起,你抄我,我學你,編造得可有勁了,可神乎了。

屈原是個才華橫溢的人。你聽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我要超越這平凡的生活,註定現在暫時漂泊」,「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要一往無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屈原的人格是多麼閃亮啊,真的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一個典型標本,把命運栓在明主的褲腰帶上,而且恨不得國君日夜穿著褲子,別解開褲腰帶。

但,怎麼可能!皇帝三宮六院,無數美女,不解褲子,放著大福不享,精神障礙啊,抑鬱症啊!所以屈原愛,愛,愛,倒霉的是,任憑他如何諂媚、賣弄自己的小聰明,楚王就是不把他當人看。

後世還有個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跟屈原有一拼。這號人才,都得讓毛澤東教育,把他們釘在工農兵的皮上,看他們三根毛,胡毬翹!

屈原童鞋是個知識分子愛國模範,革命的怨婦,總是覓死覓活的。人家楚王日理萬機,不搭理你,不重用你,你就別熱臉貼在冷屁股上了,可文人就是這樣,走不出這個情結。

有人研究得比較神,說屈原是放不下他的偶像楚王妃鄭袖。鄭袖生相嬌好,能歌善舞,你偶像就偶像吧,不能日夜迷在她身上啊。屈原不行,文人嘛,愛皇帝,愛主子,愛皇宮,愛偶像,不讓愛,毋寧死!

五月初五,屈童鞋買了二斤粽子,一嘗太好吃了,於是決定把粽子獻進宮去。

楚王得報,知是屈原又來騷擾,「區區粽兮,何足進之。離騷,離騷。」楚王的話意是:小小的粽子,有什麼值得進獻的。離我遠點,騷擾我的東西,離我遠點,騷擾我的東西!再不滾開,抓起來大刑伺候!

屈原被羞辱後逃離王宮,來到汨羅江前,望著滾滾的汨羅江,仰天長嘆:「小鄭啊,無緣了啊!楚王啊,我一片丹心,連汗青都照紅了,怎麼就照不到你呢?」

屈原接著又痛哭流涕唱了一板,抑揚頓挫,老長老長,曲名就叫《離騷》 。嘆完,唱完,轉身翻騰三周半,最後一個猛子紮下去了。

打魚人路過,在河灣里發現漂起來的屈原屍體,趕緊到公安局報案。

警方在岸上發現了一兜粽子,細看袋子上還有大楚皇宮門衛蓋的戳子,調查清楚後,喜歡舞文弄墨的宣傳科長寫了篇通訊《粽子迷案》 ,發在公安局的網站上和公眾號上。

過了好多年頭,有個叫李白的人路過,聽當地人講說屈原童鞋的故事,寫下了一首革命浪漫主義大絕句:「李白乘舟將欲還,忽聞水中亂叫喚。撲通一聲跳下去,撈上一看是屈原。」 口氣浩大,意高神遠。

但這首詩後來被李白的一個粉絲汪倫篡改了,變成了現實生活小情調《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麼一改,成李白贈給他小汪的詩了,攀上了作詩的名人,言外之意好像倆人還在一起喝了酒,小汪喝得比李白還多,人家都上船了,才唱著歌來送,真會「做」。

任見,曾求學于海淀,久勤勞於民間,出版過許多書籍,在美媒開過專欄,早年有院線電影,近期撰史文多卷。

任見:史上最為烏黑的大幽默

任見:藏在絲綢里的華夏文化情采

任見:藏在桑園裡的古老文化綠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任見 的精彩文章:

任見:叢林世界三大期望一個夢
「巴黎夥伴任由」趣解河與城

TAG:任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