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動心內科」72小時上演6場「極速救心」

「移動心內科」72小時上演6場「極速救心」

從2013年全省首台「胸痛急救專車」正式投入使用,到今年「胸痛中心」獲得國家級認證,武漢市第五醫院心血管內科用4年時間,為急性心梗患者建立起真正院前、院內一體化綠色通道,為心梗患者贏得「鉑金」救援時間。

72小時上演6場「極速救心」

武漢市第五醫院胸痛中心於今年4月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

「喂,120嗎,我爸爸突發心臟病、持續胸痛、大汗淋漓、全身濕冷,請速來!我們現在正在……」

10點42分胸痛急救專車出車,接受過專業培訓的120醫生隨車前往。

11點整,救護車開到醫院導管室門口,病人被直接送入接受手術。

15分鐘後,患者堵塞血管成功開通。

從患者首次接觸醫療救治到完成介入治療,全程用時僅35分鐘。

截至昨天晚上8點,該院胸痛中心在72小時內相繼完成6例急性心梗急診手術,最短用時僅26分鐘,平均用時50分鐘,比國際標準快了40分鐘。

「遠遠低於國際標準的搶救時間,且成功率在95%以上,是醫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和水平的充分體現。」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洪李鋒博士說,這樣的成績,也是多年來該院心內科、急診科、檢驗科、影像科等科室通力合作、規範化流程、默契配合的結果。

5月28日,該院「胸痛中心」將正式獲得中國胸痛中心授牌。而這一天,其實始於6年前。

2011年,該院心內科就提出「移動心內科」理念。2013年,武漢市急救中心與武漢市第五醫院聯合啟用「胸痛全流程急救」,全省首台「胸痛急救專車」正式投入使用,該車覆蓋範圍內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時間可縮短1/3。武漢市衛計委主任陳紅輝曾對此表示,該模式為胸痛特別是急性心梗患者建立起真正院前、院內一體化的綠色通道,試點成功後有望在全市範圍內推廣。

昨天,記者看到這台「胸痛急救專車」。從外表上看,和普通的救護車沒有什麼區別,但車裡的設備配置和人員配置完全是心臟專科水準:12導聯同步心電圖機、雙向除顫儀、監護儀、經皮臨時起搏系統、即時實驗室化驗系統、急救藥品箱等。

「所有隨車的120醫護人員都受過胸痛和心梗急救的專業培訓。」洪李鋒說,隨車醫護人員在車上就能做心電圖和心肌酶檢查,能在第一時間就判斷病人是否發生心梗。

6年前提出「移動心內科」理念

隨著胸痛專車的投入使用,該院胸痛中心的建設也同步啟動。

洪李鋒介紹,對於心肌梗死這一類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診斷和治療,我國傳統的急救模式是急救車接到病人後先送到醫院急診科,明確初步診斷後通知心臟專科醫生來處理,專科醫生根據病情收住院,再做治療。目前,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國際公認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取的治療方式,被喻為心梗救治的「金標準」。

「傳統模式涉及環節多、流程設計不夠緊湊,無形中浪費了時間,這過程中的每一環節的延誤都會影響患者的救治療效。出於優化流程、縮短救治時間的考慮,我們提出建設胸痛中心。」洪李鋒解釋道。

按照國際共識,若從病人發病到血管開通控制在2.5小時內,可挽救病人心肌80%以上,被喻為急性心梗救治的鉑金時間;2.5小時-4小時為黃金時間,病人可挽救心肌降至50%;4小時以後,病人可挽救心肌只有20%;12小時以後不足10%。

50分鐘、40分鐘、36分鐘、26分鐘……記者在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數據管理雲平台上看到,該院從患者發病到血管開通的搶救時間不斷刷新。根據衛生部網路直報系統,2016年,該院胸痛中心完成漢陽地區70%以上心血管介入手術、80%以上急診手術。

「全流程急救」贏得90分鐘「鉑金」救援

武漢市第五醫院心內科成功施行國內首例主動脈弓部血管覆膜支架開窗術

我國每10秒

即有一人被「心」病奪命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我國個人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導致的疾病負擔逐步增加,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膳食不合理(如高鹽、脂肪攝入量增加和蔬菜減少等)、吸煙、飲酒和缺乏運動等,由此導致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流行趨勢明顯,結果是心腦血管病患病人數呈快速增長態勢,每5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腦血管病。

我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病去世的患者達到350萬人,相當於一天9590人、一小時400人,也就是說,10秒即有一人因「心」病去世。

「預防和自救特別重要。」洪李鋒提醒,臨床上來看,心腦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專利」,對於中青年人來說,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再加上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將心梗扼殺在搖籃中。

另外,一旦發生急性心梗,院前自救非常關鍵。洪李鋒說,由於胸痛到心梗發作還有一段時間,很多人選擇自己開車前往,其實這種作法非常不可取,一個來不及就會猝死在院外。「只要感覺胸痛得難以呼吸,什麼都不要想,直接撥打120。」

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魏笑琛 韓悅

/ 對話 /

回歸做醫生的本質

記者:你們是如何做到質控的?

洪李鋒: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數據管理雲平台上,大到成功搶救時間,小到每個病人的時間節點都有詳細記錄。比如平均給葯、心電圖、肌酐蛋白、知情同意等分別用了多長時間。一旦發現哪個環節超時,我們就會相應進行改進。

記者:為什麼這樣執著地建設胸痛中心呢?

洪李鋒:每個人都儘可能想方設法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就越接近胸痛中心的設置意義。制度是約束和改進的根本保證,執行力就是生命力。

記者:努力了這麼多年,終於拿到胸痛中心國家級認證的感覺是什麼?

洪李鋒:不是為了這個認證而去建設胸痛中心,通過胸痛中心評審也不是形式,而是在這個建設過程中,通過規範流程,讓每個人都回歸醫生的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 的精彩文章:

《龍符》漫畫火爆全網 3個月點擊破4億坐實超級IP
離婚中丈夫賣房 妻子獲百萬折價
成都開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三年來――林活 山綠 民富
方正互聯網金融服務鄉村
香菜與香茅:愛與恨的兩極

TAG:中國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