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好文,古陶瓷收藏必讀—上

深度好文,古陶瓷收藏必讀—上

這是來自一位古陶瓷收藏家的講述,它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色彩艷麗的圖片,但是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值得大家細細品味,斟酌。

小陶: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明發展史上,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出許多足以成為後世典範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產品,其中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以四大發明而享譽世界。

小明:是的沒錯,而陶瓷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歷來為國際科技和文化史家所稱頌,從對於世界文明的影響來說,我們可以自豪地認為:中國古代的陶瓷藝術品堪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中國人民對於世界文明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作為一名中國古陶瓷收藏家,我在漫長的三十餘年收藏生涯中,通過各種渠道,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總共收藏了一萬餘件自先秦至民國所生產的各類陶瓷產品。其中一件明代洪武年間的釉里紅龍紋大罐經權威專家多方鑒定,證明是中國內地目前所見的孤品,為明代宮廷御用之物,是屬於國寶級明代早期極罕見的珍貴瓷器。許多古陶瓷不但器形完整釉色明麗,而且具有獨特的裝飾紋樣,諸多專家學者給予高度評價。我對於自己以人生的最重要階段投入古陶瓷收藏和研究,不但不因此後悔,反而感到通過這樣的收藏,其過程本身就非常值得予以總結,成果是顯著的,對人生的意義也十分重大。

在收藏古陶瓷的歷程中,我深深感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到對於古陶瓷收藏家來說,如果僅僅停留於一般的收藏和研究,那麼不可能真正體會到古陶瓷的豐富內涵和文化意義。我認為,珍貴的中國古陶瓷是中國文化背景下產生的物質與文化相結合的藝術結晶,它的胎、釉、型、紋飾與工藝無不打上中國文化的烙印,所以要真正了解和研究中國古陶瓷,必須認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把古陶瓷研究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結合起來。離開了中國固有的獨具風華的傳統文化,那麼我們對古陶瓷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進行下去。此外,從傳承和創新的視角來看,同樣不能離開中國傳統文化,否則我們對古陶瓷的傳承和創新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既然不能很好地傳承,那麼基於傳承的創新也不可能獲得成功。以下我就傳統文化與古陶瓷收藏談兩點看法。

【傳統文化對於古陶瓷發展脈絡的認知價值】

中國的古陶瓷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大約有7000餘年的歷史。現在我們從中原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江南的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崧澤文化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掘出土的大量史前遺物分析,當時的陶器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生產的數量不僅很多,而且在器型和紋飾上都有特色,體現出工藝上的不斷進步。一部分產品並非屬於日用品,而是禮器或高級工藝品,這表明史前時代人們不僅把產品用於滿足日常的應用,而且已經能夠把產品用於滿足部落首領進行祭祀或文化娛樂的需求。這是國家尚未形成的時期,但從這一時期古代陶器的器型裝飾紋樣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正在流淌,它終將匯合於文明的長河而奔流不息。

紅陶盂以及支座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器中保留了一部分新石器時代的器型和紋飾,但隨著國家的誕生、奴隸制度的確立鞏固,古陶瓷在器型和紋飾上體現了當時的鮮明時代特點,那就是對於青銅器型和相關紋飾的大量複製。這一時期,在古人大量的實踐基礎上成功燒造了白陶產品,而原始的瓷器也產生於這一階段。從文化的觀念來說,這三個時期的人們的生產力水平還不高,所以神權意識相當嚴重,事事都要向神請示,商代的甲骨文是商王占卜的記錄,顯示出商王對於上帝和祖先神靈的敬畏。陶瓷器雖然不是提供占卜的器物,但重要陶瓷器上的紋飾則幾乎完全複製於當時青銅器,打上了深刻的時代印記。

秦漢以降,直至隋唐,這一時期是青瓷特立獨行階段。青瓷的品種空前繁多,胎釉工藝也在實踐中日趨精緻。分析為何這一時期青瓷佔據絕對優勢的地位,我認為一是由於當時受到條件的限制,相比而言,燒造顏色釉瓷器的工藝更複雜,成本也成倍增加;二是因為兩漢至魏晉時期人們崇尚道教,道教尚青淡,這也證明了傳統文化對於古陶瓷產業帶來的重大影響。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一個高峰,來自西域、日本以及東亞、西亞、南亞甚至羅馬帝國的文化都對唐代文化產生了影響。在陶瓷器的演進史上,唐代佔有重要位置,其中唐三彩的燒製成功把我國陶瓷的工藝水平提高到了新階段,唐三彩雕塑題材中的駱駝、駿馬和胡人再現了繁忙的絲綢之路的商旅情景,為我們了解唐代的社會文化風貌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特別是唐人崇佛的風氣相當濃厚,除了晚期的武宗外,其他皇帝幾乎都是佛教信徒,而供奉佛教需要珍貴的瓷器,於是精緻淡雅的越窯器就成了當時皇室貴族的當然選擇。我們從著名的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佛教供器中,可以看到幾件越窯瓷器,這些瓷器在出土的清賬中寫明是秘色瓷器,使我們不但弄清楚了千古之謎秘色瓷的真實釉色,而且也可以知道這一種瓷器在唐人的心目中高貴聖潔,是其他瓷器所無法企及的。

兩宋的瓷器產生了劃時代的發展,其五大名窯的工藝水平達到了我國古代瓷器燒造史上的一個高峰。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展現了宋代制瓷工藝的傑出成就,也反映了宋代主流文化的崇尚。宋代的皇帝中,宋徽宗雖然昏庸無能,導致北宋滅亡,但他在文化上則是一個傑出的人物,特別是書畫藝術開創了我國書畫史上的重要歷史發展階段。

南宋時期,由於景德鎮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的上等瓷土這一條件,加上精緻青白瓷的燒製成功,使景德鎮逐漸知名海內外,為不久以後成為我國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兩宋時期的黑釉茶盞是當時社會上普遍盛行的飲茶、鬥茶風氣的產物,茶道在我國自唐朝陸羽倡導以來至宋代已經成為民風民俗的組成部分,而鬥茶則是茶道的主要內容之一。建窯和吉州窯的黑釉茶具因為其色澤易於判別鬥茶水平高低而成為專用器具,對茶道的推動和傳播域外發揮了重要作用。

元代是蒙古族統治的王朝,由於蒙古打通了東西方的商業通道,所以元朝與西亞及更遠的東歐都有貿易往來,當時阿拉伯商人與元朝的貿易非常頻繁,而阿拉伯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我國也有大量信仰該教的回族人,所以藍色就成為一種新的時尚色彩,這也使青花瓷在元代得以有了較大發展,自此之後,我國青花瓷一直是瓷器製造的主流品種,歷久而彌新,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深遠。

元代制瓷的發展除了內需外,最大的動力在於對外貿易的興盛,在宋代就已經成為瓷器名品的龍泉瓷獲得了巨大發展,規模比宋代擴大數倍,在我國對外貿易的商品中佔有重要地位。瓷器對外銷售的大幅提高,對於中外文化的交流是十分有利的,它使我國固有的以儒學為體系的傳統文化接收了更多的域外文化因素,豐富了內涵,擴大了外延,增進了我國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明代對於中國的陶瓷發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歷史階段,其最主要的標杆就是景德鎮陶都地位的確立和明代御窯廠的設置。明代中國的政治中心雖然仍在北方,但由於南宋以來大批中原世家大族的南遷,和元代江南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至明代江南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地。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鎮市得以湧現,這也使瓷器市場獲得了新的擴大,瓷器交易同步增多,以景德鎮為代表的中國瓷器無論在工藝水平和內外貿易上都取得了空前發展。

但明代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特別是明代後期,大量的富有民間畫風的紋飾使青花瓷成為傳播民俗民風的媒介,吉語款識的應用和各種祥瑞圖案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望,傳統文化在這一時期的陶瓷上影響極為巨大,後世學者通過對這些紋飾的研究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狀況,從而逐漸形成了專門的學問。明代中期以後,江南地區的市民階層日益擴大,手工業工場開始採用新的用工方式,資本主義進入了萌芽狀態。

在中國陶瓷史上,清代承明代陶瓷大發展的餘緒,憑藉御窯廠的雄厚實力,加上皇帝個人對陶瓷的愛好,中國的陶瓷工藝達到了歷史的巔峰。康熙時期的青花瓷濃淡明麗,色階上呈現出極為豐富的特點,被後世稱之為「五彩青花」。這一時期紋飾上的祝願圖案最多,也是人們在大亂之後希望生活穩定美好的企盼。

特別是清代乾隆年間,這是被後世學者稱為盛世的歷史階段,在乾隆皇帝親自過問下,御窯廠不僅以純熟工藝燒造出了各種色釉和青花瓷器,而且還燒製成功集諸多色釉於一體的大瓶,工藝之難嘆為觀止。

當然從陶瓷史的角度來說,清末的陶瓷有著自己的特色,在經歷了嘉慶、道光、咸豐三朝的低潮之後,同治和光緒年間的陶瓷生產又出現了興盛的局面,此階段仕女畫佔據了陶瓷紋飾的主流,這既是一時審美風尚,也是新興的商業化生產的結果。

更多資訊,請點擊關注,小編萬分榮幸!文章內容僅代表小編個人意見,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希望您能看得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鑒行 的精彩文章:

TAG:品鑒行 |

您可能感興趣

文物古玩中古陶瓷收藏何為成功?
中國陶瓷文化博大精深,看瓷器紋飾,讀懂傳統文化寓意,欣賞陶瓷
收藏陶瓷要具備一顆對陶瓷藝術摯愛之心,欣賞朋友收藏的陶瓷作品
古陶瓷收藏的樂趣,你知道嗎?
愛好收藏的你,不可錯過的陶瓷釉面從古到今的變化
帶你欣賞父親多年收藏的陶瓷藏品,讓你感受不一樣的陶瓷文化
中國陶瓷文化豐富多樣,瓷器圖案紋飾有著美好寓意,欣賞陶瓷作品
欣賞朋友收藏的陶瓷藏品,陶瓷種類齊全經典古樸,充滿藝術魅力
朋友喜歡收藏瓷器,多年來收藏的陶瓷數不勝數,欣賞他的藏品
欣賞父親最近收藏的陶瓷作品,造型古韻大方,色彩變幻莫測
北看故宮,南訪古窯,走進世界瓷都,感受古老陶瓷文化的魅力
景德鎮陶瓷展會上,作品古樸有魅力,藝術氣息深厚,你喜歡嗎
欣賞陶瓷愛好者收藏的陶瓷珍品,釉色肥潤,設色清雅高貴華美
古陶瓷收藏的新寵兒:老窯瓷
欣賞同學最近收藏的陶瓷,繪畫題材顯出濃厚的文人意蘊,自成一格
中國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欣賞陶瓷作品,發色濃淡變化渾然天成
欣賞藏友收藏的陶瓷作品,設色工整清麗,艷而不俗,極為美麗高雅
古陶瓷:是收藏品中的一隻「優質股」
欣賞大舅收藏的陶瓷作品,藏品多重燒制工藝,呈現璞拙自然質感
欣賞朋友家中收藏的陶瓷珍品,器形古樸端莊,極具雍容華貴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