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坐著飛機看雲海,景邁·人間·天上

坐著飛機看雲海,景邁·人間·天上

5月26日上午11點02分,由昆明長水機場起飛,載有124名旅客的波音737型飛機首航瀾滄成功,標誌著瀾滄景邁機場正式通航。自此,雲南投入運營的機場增加至15個,普洱市成為繼麗江、保山、臨滄之後第四個「一市兩場」的地級市。

首航成功後,瀾滄景邁機場在停機坪舉行了通航儀式,「邊三縣」(瀾滄縣、孟連縣、西盟縣)各族人民,身著盛裝、載歌載舞,歡慶瀾滄景邁機場正式通航。

瀾滄景邁機場正式通航,標誌著「邊三縣」少數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終於成真,「綠三角」寶地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天空之門,拉近了與全世界的距離。

瀾滄景邁機場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東回鎮,距昆明機場415公里,距普洱市203公里,服務覆蓋當地瀾滄、孟連、西盟三縣80萬人口。

瀾滄景邁機場按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0噸的目標設計,項目佔地3563畝,飛行區等級為4C,工程總概算為15.1398億元。

開航初期,瀾滄機場的航程由東航雲南公司執飛,開通航班為昆明長水-瀾滄景邁,前期每周四班(一、三、五、日各一班),飛行時間為50分鐘。

瀾滄景邁機場的通航運營,對推動普洱市瀾滄、孟連、西盟「邊三縣」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促進民族團結、扶貧攻堅、完善當地綜合交通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此普洱市「邊三縣」(瀾滄、西盟、孟連)不再遙遠。以往昆明到瀾滄11個小時的車程如今只需在雲間穿梭約50分鐘,少數民族的千年飛天夢終於成真。

當地群眾難掩興奮,「太高興,真的太高興了」,「我還沒坐過飛機,要叫小娃娃帶我去坐」,「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

除了出行的便捷,最讓當地人開心的是,將會有更多的人乘著這隻「神鳥「到「綠三角「來,「綠三角「的旅遊業將迎來跨時代的發展。

這是一個自然風景秀美、民族風情濃郁的地方,但多數人談起她都繞不開兩個字—— 太遠。

而今天再出發,真真是一覺醒來就到了。而這一覺還不是久睡,是小憩。

這裡有一片樹葉,一座茶山,一條古道,承載千年陣香;這裡春吃百花,夏吃百菌,秋吃百根,冬吃百蟲,讓人大快朵頤;這裡「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中、老、越、緬四國文化薈萃交融,大放異彩;這裡多個民族和諧相處,交相輝映;而在今天,這裡的一切美好,都離你不再遙遠。

才飲春城水

又品普洱茶

萬畝古茶林

雲霧如仙境

這裡是景邁山古茶林。景邁山地處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靠近中緬邊境線,山上有2.8萬畝栽培型古茶林,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茶在林中,莽莽蒼蒼,蔚為大觀。初春時節,正是採茶季,山上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茶農還會舉辦祭祀節慶活動——茶林里魅影綽綽、歌聲悠揚,何妨登臨踏訪?

五世同堂

千年萬畝古茶林

在普洱茶界,景邁山的名氣響噹噹,其獨特的蘭花蜜香掛杯持久,讓愛喝茶的人迷戀。加之號稱「千年萬畝古茶林」,生態條件優越,更讓景邁山平添幾分魅力。即使不怎麼喝茶,到這「寨在茶林中,人在畫中游」的地方走走,也無比愜意。

中國是茶的故鄉,普洱市彙集了茶樹發展史五個階段的重要物證:景谷寬葉木蘭化石、中華木蘭化石、鎮沅千家寨野生大茶樹、瀾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和景邁山栽培型萬畝古茶林,可謂「五世同堂」。景邁山古茶林據考證已有1300多年歷史,以傣族、布朗族先民為主,記錄著先民們認識、利用茶的歷史演變,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亞熱帶的季風吹拂著景邁山,這裡平均海拔約1400米,被南門河、南郎河兩河環繞,雨季降水豐沛,弱酸性土壤正適合茶樹生長。景邁山的古茶樹都長在森林裡,遠看不見茶,上有高大的榕樹、樟樹、高山栲等喬木遮擋,下有豐富的蕨類等植物,還有石斛、松蘿、苔蘚和葉狀地衣等附生、寄生植物。其實,判斷茶園是否「生態」,看看其中的蜘蛛網就略知一二——如果用農藥殺蟲打破了生態系統,蜘蛛網就很難找到。

古茶樹樹榦高大,採茶需要爬到樹上,有的還得搭架子,產量也不高。村民世代採茶,許多老人都能輕鬆爬上樹榦。森林裡的立體生態系統,讓古茶樹無須化肥農藥,不施農家肥,完全原生態。採下的鮮葉經過攤晾失水、鐵鍋殺青、手工揉捻、解塊晾曬,就製成干毛茶,用來壓茶餅或繼續渥堆發酵普洱熟茶。這一系列的制茶工藝,在景邁山上都能參觀嘗試。

生態課堂

一杯香茗觀雲海

因為終年雲霧繚繞,觀雲海也是景邁山的一絕。太陽尚未升起,腳下已雲蒸霞蔚,遠處白雲掩蓋了山巒村寨,天際處一線青灰,盡情大口呼吸純凈鮮美的空氣,頓覺神清氣爽。不一會兒,東方的魚肚白處變得紅亮,太陽冉冉欲出,又常常在你不注意時豁然躍出雲層,一時間朝霞萬丈,山林頓染金黃。此時一杯普洱茶在手,唇齒留香,妙不可言。

景邁山包括景邁和芒景兩個建制村,分別以傣族和布朗族聚居為主,兩個村都有2800左右人口,產茶的寨子有11個,其間都有彈石路相連通。「景邁」實為傣語音譯,「景」為人聚居之處,「邁」為新,「景邁」即新的村寨之意。這也證明,傣族人是外遷而來的民族,民間相傳是傣族先民跟著金馬鹿而來。據資料記載,景邁山種茶至少有1300多年的歷史。芒景村黨總支書記南海明告訴記者,布朗族的祖先在遷徙中發現了茶的藥用價值開始種茶,祖先帕哎冷訓誡道:留下金銀財寶子孫後代會花光,留下牛馬牲畜可能會死掉,唯有茶葉,世世代代可受其福澤。

景邁山上最有傳統特色的兩個寨子是糯乾和翁基,居住著傣族和布朗族。干欄式建築,屋頂坡面較陡,適應多雨氣候,屋面用掛瓦,多年風雨剝蝕後,遠觀斑駁的建築古樸沉靜,掩映在青山白雲中,宛如水墨畫。

放慢腳步,別錯過了景邁人家會心的微笑。樹上有各種野果,「地涌金蓮」就長在路邊,山間鳥兒鳴叫、動物閃現——景邁山還是一個生態大課堂。

以茶為貴

普洱文化返樸養心

每年4月中旬的山龕節,是景邁山上的盛大節日,類似於漢族的春節。前後慶祝7天,祭祀茶祖、茶魂是一項重要內容。南海明說,茶就是布朗人的命,茶在布朗族的生產生活、對外交流、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至關重要。他們信奉萬物有靈,每年開採春茶前要祭祀茶魂,婚喪嫁娶也離不開茶——布朗族婚禮上給新人的拴線儀式,須擺好7小堆茶葉,主持者才能念經進行。

普洱茶文化專家黃桂樞介紹,我國最早馴化茶樹的濮人,是佤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等民族的共同祖先。佤族稱布朗族「bo er」,意思是後來的兄弟,唐代稱普洱地方作「步日瞼」,元代稱普洱茶為普茶,到清朝設立普洱府,一直到今天流行的普洱茶,源流可謂其來有自。

景邁山上各民族的服裝、飲食等各有特色,有的住處客棧晚上還有民族歌舞演出和聯歡,他們的歌聲旋律優美動聽,須小心「酒不醉人人自醉」。

如今,景邁古樹茶火了,茶農富了,眼界也打開了。「景邁人家」的老闆仙貢是「80後」,把茶廠和客棧經營得有聲有色。同為「80後」的南共,在北京求學後返回家鄉創業,微信朋友圈裡「圈粉」不少。

今年5月,瀾滄機場預計通航。到那時,從昆明去景邁山,會省去許多鞍馬勞頓之苦。南共說,景邁山的古茶樹交叉分布,雖然價值不菲,但茶農絕不會偷采別人家的一片葉子,這就是淳樸的景邁人家——到景邁山,不僅養眼清肺,還會返樸養心。

點擊超鏈接,閱讀「一視頻」百萬+精選圖文

去雲南|雲南10個奢華酒店

的清真寺|楊麗萍

一視頻可以為您做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視頻 的精彩文章:

怒江普米族不過端午節,五月初五對情歌找情人
從青海西藏雲南出發,流經六個國家,沿江90多個民族,4909公里奔騰入海

TAG:一視頻 |

您可能感興趣

航拍雨後關公像,雲海玉帶,君臨天下!
爽到窒息!乘著雲海看佛光,沐浴星光玩漂流,夏天一定要去這個地方看看!
「天上雲海,地上花海」,這裡比九頂山更仙!小長假也不用人擠人
我想與你穿越人山人海,去看那茫茫雲海
西嶽華山雨後放晴飄渺煙波隱險峰 雲海繚繞景迷人 看到的遊客直呼三生有幸
飛機上看雲海|不只是看,還要拍下來讓更多人看|景文影像
雲海——看看中國的「天空之城」,每一幀都美爆了!
甘龍早晨一景,猶如雲海之上
伸手青天,俯身雲海
樂山這座雲端上的村莊,推窗看雲海,每一幀都美爆了
踏上雲海,挑戰廣東第一天梯,敢否?
觀雲海看日出 在星空下露營 綿陽還有這些浪漫的人間凈土?
雲海似人間仙境!廬山雲海傾瀉下,黃山的「主旋律」是在雲霧中!
江南天池新出爐的雲海美景圖!這些照片還不趕緊收起來做屏保!
黃山有個「天上村落」,推門就是雲海奇觀!美如神仙居所
冬季的恩施,雲海飛瀑雲霧繚繞,不要錯過這幾個景點
江南有一處小眾懸崖邊避暑勝地,滿目雲海竹茶,還在白雲中吃野奢晚宴!
壯美雲海奇觀,貴州織金洞,天下絕景!
秋天的黃山,雲海翻騰,宛如仙境!
花海之間,雲海之上,這一季北海道的盛夏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