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戳藍字關注,學艾灸養生知識!

導讀

胃主納,脾主運;胃宜降,脾宜升;胃喜潤,脾喜燥。脾胃之疾不宜呆補、漫補、壅補,應補中有通,靜中有動,使補而不滯,潤而不膩,能升能運,以順其脾胃升降或通降之性。

你吃了嗎?這是國人口中較為常用的一句問候語,最初,反映的是人們在歷經艱難歲月時相互之間一種實實在在的關切,而進一步講,則可以看作是人們對身體健康的相互提醒,為什麼這麼說呢?

全球共有5億胃病患者,中國就佔了1.2億,是名副其實的「胃病大國」。在中醫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說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強,就會引發很多疾病。我覺得養生必須先養脾胃,胃強身體才強壯,胃弱身體就虛弱。如果把長壽比喻成蓋房子,護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營養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不好,那麼,身體的氣血就會出現生成不足,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就會百病叢生。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1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從外表上就能看出來。我在門診中常碰到這樣的病人:有的面色蒼白,口唇沒有一點光澤;有的過於消瘦,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體格龐大,但一點都不結實;還有的說話有氣無力,精神不振,年紀輕輕卻未老先衰……多是由於他們的脾胃功能受損所造成的。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幾個部位:

口唇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齦腫痛等癥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表現。

鼻子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鼻腔乾燥、嗅覺失靈、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鼻翼發紅的人,多有胃熱;鼻頭髮青伴有腹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到肝,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另外,脾和人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如果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等現象,也可能是脾的問題。

耳朵脾胃虛弱會導致人的腎氣不足,常常表現為耳鳴甚至耳聾。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過度勞累或情緒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調的人,春天常常覺得身上沒勁兒、手腳冰涼、有時還會拉肚子。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

2

脾胃與五髒的關係

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中醫里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心與脾就像一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治。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葯也不管用。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反過來,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於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里,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虛最先影響肺。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肺通過管理體內的氣,協助心臟治理全身。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脾虛往往腎也虛。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3

脾胃生病的起因

脾胃四怕,生、冷、撐、生氣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四怕生氣。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撐,飢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過勞憂思)。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肝不郁,則脾不虛

肝不郁,則脾不虛,大家都知道「茶飯不思」「氣飽了」,其實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葯也不管用。

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生氣動怒憂思鬱結,都會導致肝氣不疏,橫逆克脾胃,導致腹脹氣滯,胃脘不適諸多病症。要讓脾健康,就要養肝柔肝,順暢肝的氣機,讓肝氣可以正常疏泄,這樣肝木與脾土處於和諧關係。因此說,養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要發怒,盡量減少發脾氣,這是舒肝養脾的一個重要因素。

4

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

現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運動少,工作壓力大,心情抑鬱多見,容易導致痰濕內滯,直接的結果是體重易超標。因此說,對於痰濁偏重的人,用補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陽明,泄去濁毒,最利於健康。

不少人有體會,平時喝蘿蔔湯或者吃點炒香的萊菔子粉,即覺周身舒服。總之,痰濕偏盛的人以消食通腑為主,千萬別濫吃補藥或各種營養品、保健品,以免壅滯氣機。

《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靈樞-決氣》說,「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可見飲食充足同時機體氣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將其轉化為精氣,化生為血而濡養於神,於是人的神氣充沛,生氣勃勃。

5

如 何 健 脾

前面我們說過霜降屬土,通脾,而霜降之後氣候陰冷傷脾。那麼我們一定不能吃寒涼之物,多吃溫熱的食物;保護好小腹部,不受風寒。

記住:秋末保護腹部溫暖就是養脾的好方法。

飲 食 養 脾:

脾最忌諱的是「脹和冷」,喜甜;我們吃飯時絕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鎮啤酒。喜甜,並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適可而止,甜過了,反過來又傷脾。

平時多喝山藥薏米粥、吃紅棗等食療方法很好。粳米、鍋巴、番薯等其它五穀雜糧都是養脾的好東西。

GIF/369K

運 動 健 脾:

秋末了,大家中午多去散散步,年輕人去爬爬山,老年人去跳跳廣場舞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

我們看這面脾經的位置,知道脾經穿腹而過,那麼我們要做到早晚2次推腹,每次10分鐘;這樣不僅能加速腸胃蠕動通便,更是健脾養脾的好方法。

盤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內側的脾經,如果在按摩過程中,發現有硬結或者疼痛點,就多敲多按,直到無結無痛位置,這也是健脾養脾的好辦法。

艾 灸:

脾運濕但惡濕,如果脾被濕所困,脾就不得不虛了;這時通過艾灸的陽熱之氣,驅寒逐濕對健脾養脾非常有用。

艾灸取穴,脾俞、血海、三陰交應該是首選穴位;因為脾與胃相表裡,那麼中脘穴、足三里也應該灸灸;又因為命門之陽,為脾胃之母,脾之所以能健運,要得到腎陽之溫養。

脾俞、三陰交、中脘穴、足三里、命門穴,這些是艾灸主穴,你說我時間多,那你可以順著脾經灸透更好。

艾灸時間:每天1次,每次每穴20分鐘。

艾灸大學堂:專為艾灸愛好者和從業者打造的精品閱讀和學習平台,在這裡,一個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長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從此小病不上愁!趕緊掃描關注下面二維碼,進入艾的懷抱吧!

小兒健康大課堂:專為新媽媽打造的嬰幼兒健康知識學習平台!新媽媽們趕緊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吧,做一個好媽媽,就從學習兒童健康知識開始!

女子生理健康大課堂:國內唯一的女性生理健康知識學習平台!女性的各種生理煩惱,婦科疾患,在這裡都能找到康復的答案!(如:陰道炎,月經不調、痛經、宮寒、白帶、流產、不孕、上環、人流、宮頸糜爛、子宮肌瘤、卵巢、卵巢囊腫、盆腔積液等)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對毛主席不滿,被懟的沒脾氣!
脾氣火爆,卻讓男人上癮一輩子的三大生肖女!
誰若發脾氣,那就永遠不會與道相感應
暴脾氣才是岳飛的死穴?那名被他殺掉的親將冤不冤?
陳慧琳全家近照,出身高貴一身平民裝,有教養沒有千金小姐脾氣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才是治療一切疾病的關鍵!
中醫 |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養好百病莫侵 值得一看!
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補脾是一切疾病治療的關鍵!
補脾,解決一切疾病的根源!
針灸才是真正的自然療法,可治療一切疾病?
關節炎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又該如何治療?
什麼是輕度腸化?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需對症治療
前列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男性泌尿科疾病,那吃什麼對其治療有幫助呢?
這是疾病最好的治療劑
如此惡臭的它,為何卻是治療眼類疾病的良藥?
前列腺疾病真的無葯可治么?你的治療對了嗎?
疾病要斷根,關鍵是養心!
這不僅是水果,還是治療各種疾病的好果子,尤其治療咳嗽他有效
治療前列腺疾病,一個水果就能搞定!
心理疾病也是一種病嗎?
這種疾病會讓女性不孕,該如何治療呢?中西醫治療非常好!
瘀毒有三種,是一切疾病的根源,教您灸出健康來!
原來這些疾病是脾臟不好引發的,不少人還當胃病治療的!
患有急性胃炎該如何治療?會引起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