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百曉生——當醫生怎能欺軟怕硬

百曉生——當醫生怎能欺軟怕硬

【打造首個醫療原創新媒體,報道中國最頂尖醫療團隊,提供服務性最強就醫指南】

尋訪中國頂尖醫療團隊——

本期人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 姚紅新(系列報道10)

「我那個二哥(一位年長的同行),不到六十歲就去世了,長年累月白天在天壇醫院高強度的做顱腦大手術,晚上有時還要趕飛機去其他地方會診,第二天回天壇醫院接著做手術。你想想!他原來身體非常壯!」現任北京大學婦兒醫院小兒外科主任的姚紅新說起這位同行,很難平靜。

「政府對百姓負擔的醫療費用這塊投入偏少,很多人依然看不起病,被迫放棄治療。我們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很多治療效果非常好,但費用高,卻不在大病醫保範圍內。市場經濟物質利益導向下的醫療環境,已經讓那些恪盡職守、不為名利、忠誠於職業操守的好大夫們心力憔悴了。一方面,病人多、精力體力需要巨大的付出,另一方面,休息、健康得不到充分保障,面臨的就是過度勞累和過早的離世。」

更讓姚紅新擔心的,是現在願意當醫生的優秀人才越來越少了!自2011年從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調任北京大學婦兒醫院小兒外科,姚紅新這兩三年招聘碩士、博士都不順利。「這樣下去,可能等我們老了以後,就沒有好大夫了!」傳承無從談起,「一個國家最優秀的人應該去當醫生和老師。」

醫療市場化的導向下,姚紅新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找工作只問工資多少,不愛學習,責任心差,更讓他動氣的,還有偶然親眼見到的年輕大夫們對性格秉性老實的病人吆三喝四、反而對有些蠻橫的病人唯唯諾諾。

「當醫生能給病人的溫暖也就那麼一點點了,怎麼能沾染上欺軟怕硬的習氣?」這個手術死亡率幾乎為零、為人低調、交往習慣於有禮有節的60後傳統醫生,看不下去社會亂象逐漸侵犯到醫療領地,本來言辭不多的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養成了對年輕大夫們「嘮叨」的習慣——

要做大夫,就做個好大夫!做不了好大夫,就早早離開!小兒神經外科大夫,既要心靈手巧,又要吃苦耐勞。

世界上,還有兩樣東西不是金錢能換來的,也不是金錢能衡量的,生命、感情。人們求長生,求無病,古代是求神拜佛,尋仙訪道。現代社會能解除病痛的是醫生,醫生在做神仙做的工作,所以好的醫生成就感和責任感是很強的,但醫生畢竟是人,人就不可能完美,也不應該用神仙的標準去要求他們。

你在手術台上寧可多花點時間,也不要下台以後再後悔。下了台以後,你的心應該是放鬆和坦蕩的,因為這個手術你已經盡了全力。即使病人不好了,你也無怨無悔,因為你已經做不到更好了!

喜歡和姚紅新聊天,因為每次聊完,我總能收穫滿滿一腦袋這些充滿營養的語言、意猶未盡地離開。

醫生檔案

姚紅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

專業擅長:治療各種小兒顱內和椎管內腫瘤如髓母細胞瘤、顱咽管瘤、星形細胞瘤、室管膜瘤、畸胎瘤、脈絡叢乳頭狀瘤以及各種先天畸形,如腦膜膨出,脊膜膨出、狹顱症、脊髓栓系。尤其擅長各種入路,如經胼胝體穹隆間入路、經前縱裂入路、後縱裂入路,額底和翼點入路等,切除第三腦室、丘腦、側腦室等深部腫瘤手術。

出診時間:周一、三上午

個人簡介

姚紅新,男,主任醫師,早年師從張茂植主任治療各種成人神經系統腫瘤,1998年起跟隨馬振宇主任從事小兒神經外科工作,是國內臨床經驗最豐富的小兒神經外科醫生之一,總手術量在4000台以上。1999年攻讀趙繼宗院士臨床研究生。專長是治療各種成人神經系統腫瘤和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對腦積水、蛛網膜囊腫、硬膜下積液有深入研究,擁有國內最大數量的腦積水、蛛網膜囊腫、硬膜下積液治療經驗。擅長治療各種小兒顱內和椎管內腫瘤如髓母細胞瘤、顱咽管瘤、星形細胞瘤、室管膜瘤、畸胎瘤、脈絡叢乳頭狀瘤以及各種先天畸形,如腦膜膨出,脊膜膨出、狹顱症、脊髓栓系,以及血管病、癲癇等。尤其擅長各種入路,如經胼胝體穹隆間入路、經前縱裂入路、後縱裂入路,額底和翼點入路等,切除第三腦室、丘腦、側腦室等深部腫瘤手術。擁有國內最大數量的經胼胝體穹隆間入路治療顱咽管瘤、視神經膠質瘤、下丘腦錯構瘤臨床經驗。參加了天壇醫院大多數經胼胝體穹隆間入路治療下丘腦錯構瘤所致的痴笑癲癇的手術,在世界上總例數位於第二,100%癲癇發作治癒率第一。微創切除第四腦室腫瘤,如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星形細胞瘤等處於國內領先地位,術後合并症最少。在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綜合手術和放化療上有豐富經驗。在孕期胎兒神經系統先天畸形診斷上國內領先,降低了大量缺陷嬰兒誕生,挽救了許多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生兵器譜 的精彩文章:

姚紅新:小兒神外的獨立精神
頸動脈斑塊危險性,不能簡單看軟硬
「一鳴驚人」的驗光冠軍
小兒神經內科的「女漢子」和「活菩薩」
塗娟:醫者自有柔軟心

TAG:大醫生兵器譜 |

您可能感興趣

好醫生這麼當
醫生:現擠生奶必須嚴格消毒才能給孩子喝
不生孩子,可能需要看風濕免疫科醫生
靜醫生備孕:這些遺傳優生誤區你可能不知道
資深醫生告訴你,如何讓孩子生了病能少遭罪
連生倆女兒都是智障,醫生勸她別再生,她堅持生下第3胎腸子都悔青了
醫生不過是生命的裱糊匠!
生孩子的時候發現接生的醫生是男性
兒科醫生:想要孩子生病少,這些食物不能少
產房遇到這樣的醫生,你可能會笑到沒力氣生孩子
二胎媽媽堅持順產,孩子生下來醫生嚇癱
【李醫生談備孕】聽說生孩子能治痛經,生完就不疼了?
生薑用得好,醫生不用找!一片姜有四大養生好處
醫生不會告訴你的養生秘訣,這4種大補食物不能亂吃,吃錯最傷身
產婦生三胞胎驚動醫生,生產後還要動手術!
醫生集團里哪些醫生不能持股?
兒科醫生都走了,生病的孩子還能求助誰?
動脈硬化吃什麼好,醫生說了,這些食物能預防動脈硬化
生孩子醫生最頭疼的三種孕婦,男醫生最怕接生時突然的嫌棄
女性缺乏維生素會怎麼樣?醫生:這些病可能會「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