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眾能解毒,但也要防中毒
貫眾
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的帶葉柄基部的乾燥根莖。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山區,習稱「東北貫眾」或「綿馬貫眾」。秋季採挖,洗凈,除去葉柄及鬚根,晒乾。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藥性】苦,微寒。有小毒。歸肝、脾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
【應用】
1、 風熱感冒,溫毒發斑
本品苦寒,既能清氣分之實熱,又能解血分之熱毒,凡溫熱毒邪所致之證皆可用之,常與黃連、甘草等同用,如貫眾散(《普濟方》)。單用本品或配桑葉、金銀花等可防治風熱感冒;若與板藍根、大青葉、紫草等葯配伍,又可用於痄腮、溫毒發斑、發疹等病證。
2、 血熱出血
本品味苦微寒,主入肝經,有涼血止血之功,主治血熱所致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證,尤善治崩漏下血。如《本草圖經》治衄血,可單味葯研未調服;若與黃連為伍,研末糯米飲調服,可治吐血,如貫眾散(《聖濟總錄》);治便血可配伍側柏葉;治崩漏下血可與五靈脂同用。
3、 蟲疾
本品有殺蟲之功。用於驅殺緣蟲、鉤蟲、蟯蟲、蛔蟲等多種腸道寄生蟲。可與驅蟲葯配伍使用。此外,本品還可用於治療燒燙傷及婦人帶下等病證。
【用法用量】煎服,4.5-9g。殺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服用本品時忌油膩。脾胃虛寒者及孕婦慎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
2、《本草綱目》:「"治下血崩中,帶下,產後血氣脹痛,斑疹毒,漆毒,骨鯁。」
【現代研究】
1、 化學成分
本品主要含綿馬素、三叉蕨酚、黃三叉蕨酸、綿馬次酸、揮髮油、綿馬鞣質等。
2、 藥理作用
1) 本品所含綿馬酸、黃綿馬酸有較強的驅蟲作用,對絛蟲有強烈毒性,可使絛蟲麻痹而排出,也有驅除鉤蟲、蛔蟲等寄生蟲的作用。
2) 實驗證明本品可強烈抑制流感病毒,對腺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乙腦病毒等亦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外用有止血、鎮痛、消炎作用。
3、 不良反應
1) 粗莖鱗毛蕨根莖所含多種間苯三酚衍生物有一定毒性。綿馬酸主要作用於消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大劑量時可損害視神經,引起失明,大腦白質也可受損。
2) 中毒的主要表現為:輕者頭痛,頭暈,腹瀉,腹痛,呼吸困難,黃視或短暫失明,重者有譫妄,昏迷,黃疸,腎功能損傷;最後四肢強直,陣發性驚厥,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中毒後恢復緩慢,可造成永久性失明。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葯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將給大家介紹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家介紹清熱解毒藥類食材——薄公英。


※每天按按這裡,30天後眼睛會變得更加明亮
※足太陽膀胱經的保養和相關疾病,你了解嗎?
※耳聾耳鳴,按按聽宮
※青黛除了點眉外,原來還有這麼多的中醫藥療效
TAG:美伶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