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鬥草:一種失傳已久的端午遊戲

鬥草:一種失傳已久的端午遊戲

又到一年端午節。要說端午的習俗,可謂是五花八門,什麼艾蒲簪門、虎符系臂、雄黃點額、佩長命縷、曝百葯、鬥百草、浴蘭湯等等,讓人目不暇接。可巧的是,今年的端午節和兒童節湊到了一起,所以,索性就寫一篇古代兒童們熱衷的端午遊戲:鬥草。

鬥草,又叫「鬥百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時興的競技民俗,在端午節最為盛行。和鬥蟋蟀、鬥雞、鬥牛、斗雀一樣,鬥草也是一種「斗戲」。不過,與大人們有意識地引誘獸、禽、蟲、鳥們相鬥不同,鬥草是以植物花草相鬥為遊戲,頗有一絲小清新的氣質。

鬥草的起源

先秦時期就有鬥草遊戲了。《詩經》中就有記載: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古人所採的芣苢,就是車前草。那麼,古人采車前草做什麼呢?有四種可能:

1. 煉丹。車前草在古書中被成為「雷精」,秉天氣而生,古人用之煉製仙丹。

2. 製藥。既然是「天雷之精」,雷又在八卦中屬震卦,主長男,所以服用車前子能誕男嬰,古時婦女多采之服食。

3. 做菜。葯食同源,古人於每年五月采車前嫩葉焯水拌食,荒年解飢,豐年解膩。

4. 鬥草。車前硬而韌,難扯難分,可謂是鬥草的上佳之選。

所以,車前草,又叫「打官司草」,在高下難分,是非難斷的時候,扯兩根車前草,生拉硬扯,高下立見,是非即明。

車前草

鬥草的鼻祖:隋煬帝

《荊楚歲時記》曰:「按大戴禮曰:『五月五日蓄蘭沐浴』;楚辭曰:『浴蘭湯兮沐芳華』,今謂之曰『浴蘭節』,今有四民並踏百草之戲,又謂之『端午踏百草』也。」

這是南朝時期的記載,那時只有「踏百草」的說法,並未提及「鬥草」。

最早提到「鬥草」這個詞兒的人,當屬隋煬帝。隋煬帝好逸樂,喜悠遊,曾命人在東、西、南、北、中各方位開鑿了五個方約四十里的大湖。他最愛泛舟於東邊的「翠光湖」,曾因制八闋《湖上曲·望江南》,其中第六闋就提到了「鬥草」:

湖上女,精選正宜身。輕恨昨離金殿侶,相將今是採蓮人。清唱滿頻頻。

軒內好,嬉戲下龍津。玉琯朱弦聞晝夜,踏青鬥草事青春。玉輦是群真。

隋宮後苑草木繁茂,桃蹊李徑,翠蔭交合,這樣的佳境,焉能不鬥草?隋煬帝無事便和宮娥們一起嬉戲於百草叢中,以鬥草消磨韶華青春。作為文人,隋煬帝還令人將「鬥百草」的場面記錄下來,製成曲子,一時傳唱於民間。可憾的是,這組《鬥百草》宮曲早已失傳。

幸運的是,筆者反覆查證,發現了在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中,尚存四首《鬥百草》歌:

(一)建寺祈長生。花林摘浮郎。有情離合花。無風獨搖草。喜去喜去覓草。色數莫令少。

(二)佳麗重名城。簪花競鬥新。不怕西山白。惟須東海平。喜去喜去覓草。覺走斗花先。

(三)望春希長樂。南樓對北華。但看結李草。何時憐頡花。喜去喜去覓草。斗罷且歸家。

(四)庭前一株花。芬芳獨自好。欲摘問旁人。兩兩相捻笑。喜去喜去覓草。灼灼其花報。

揣其深意,和當時隋宮鬥草場面頗為吻合,或為失傳已久的隋氏《鬥百草》歌。在敦煌中唐第112窟西壁南側,便繪製了一個生動活潑的「鬥百草」情景:

七名兒童手握花枝,攀援而上。一個爬上了樹梢,一個正在摘花,一個往樹下扔花,一個與同伴逗趣,一個正試圖往樹上爬,一個正在拾取落地的花枝,一個正在接同伴扔來的花枝。

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作了一首《觀兒戲》,描摹了這種兒童鬥草的場面:

齠齔七八歲,綺紈三四兒。

弄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

堂上長年客,鬢間新有絲。

一看竹馬戲,每憶童騃時。

童騃饒戲樂,老大多憂悲。

靜念彼與此,不知誰是痴?

三四個正值換齒年紀的兒童,穿著錦衣華服在草地上樂嘻嘻的斗著草。頭上已生白髮的大人欣然觀看著兒童遊戲,不經意間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並且感慨道:傻乎乎戲樂的頑童們,是否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長大、衰老呢?

讀到這裡,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摔方寶,跳山羊、翻花繩、拍洋畫、撥彈球、摸瞎子、撞拐子、捉小雞、跳皮筋……是兒時常玩的遊戲,可惜現在啊,早已放不下成人的架子像孩子那樣地逛逛世界。

當然,鬥草不只是兒童的遊戲,婦女們也鬥草,范仲淹有「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斗歸」,就描述了宋代的女子們鬥草贏家的活趣。有的童心未泯的老孩子們,也時常會和婦女兒童打成一片,參與到鬥草遊戲中來。

陸遊就是一例。他有多首詩作都提到了鬥草,什麼愛花狂、鬥草忙、新罰酒、又輸詩,只能說放翁老頭太會玩兒了。在《遣興》一詩中,陸遊「閑投鄰父祈神社,戲入群兒鬥草朋」,活現出一個忘卻年齡的老頑童形象。

敦煌鬥百草圖

鬥草的類型

既然是「四民並踏百草」,那必然四等公民:士農工商,都會去參與百草遊戲。社會等級有別,故鬥草亦有「文斗」和「武鬥」之分。

何為「武鬥」?

兩人各持草,將草莖相互勾連,成「X」形,用力拉扯,最終哪一方的草莖先斷,則定哪一方為輸家,反之則為贏家。這種比試法,更多比的是所斗之草的韌性。所以,在鬥草之前,找草成了一個決定勝負的籌碼。

平車前、大車前、三棱草、豬殃殃、棒頭草、看麥娘、益母草、燈芯草、泥胡菜、老薺菜、風車草、澤珍珠菜、附地菜、一年蓬、斑種草、香附子、酸模、甚至香蒲,都能成為鬥草的工具。這些在農曆五月份常見的野草們,都是鬥草遊戲的不錯選擇。

在所有的野草中,大車前最有韌性。車前的花序很難扯斷,在「武鬥」過程中,倘若用手使勁撕拉,手指上會留下發紅的拽痕,微微發疼。然而,兒童們顯然是不怕疼的,在這樣的季節里,揪下一把車前草長長的花序,兩手各執一端,也算是一種別樣的玩法。正是因為車前草這副硬骨頭和牛脾氣,它成了兒童鬥草的首選野草。為了比拼雙方實力,兒童們生拉硬扯,就算雙臉憋得通紅也要堅持到最後,旗開得勝的一瞬間則拍手大笑。

如果和同伴有解不開的矛盾了,兒童會選擇用車前草打官司,所以,車前草又被稱為「打官司草」。甚至,在許多地方,車前草與「卜算」和「巫術」扯上了關係。

這種玩法只須一根草莖,雙方各執一端,將草莖徑直劈成兩半,至中心點時,雙手轉向交換一股,再行撕拉,如果草莖呈現「H」形,意味著將來生「男孩」,成「」,生「女孩」;若不成形,則預示男孩女孩都沒有。據說這種「草卜法」自古有之,現在在山東等地的民間還甚為流行。

這些鬥草場面,參與的多為婦女兒童,卻被士人看作「小兒科」。不崇尚武鬥的文人於是漸漸想出了很多的法子,把純粹用力氣分勝負的「武鬥法」改編成了以知識論英雄的「文鬥法」。

武鬥百草

那麼,何為「文斗」?

「文斗」就像是一場關乎植物名稱、由來、歷史、典故、詩文的盛會,對參與者的博物學知識和文學素養設立了門檻,沒文化的人也只能靠邊站。

雙方在踏草時事先採集多種門類的花草,在比試時,一人報出自己的草名,另一人根據對仗法在腦子比對,然後出示與之匹配的花草,如果對仗和植物名詞都正確,則勝出,但若無從

筆者現列出一些成對的花草:

觀音柳對羅漢松、君子竹對美人蕉、星星翠對月月紅、牡丹花對枇杷果、姐妹花對夫妻穗、鈴兒草對鼓子花、長春對半夏、金盞草對玉簪花、青萍對絳樹、月桂對風蘭、青松對紅梅、三葉草對一枝花、金毛狗對白頭翁、秋海棠對夏蠟梅、太子參對大王花、金絲柳對銀葉菊……

總之,在「文斗」遊戲中,雙方以對仗形式報出平仄調葉,裁對新穎的花草名字,既能助興,亦能怡情,真是生動可愛。

文學作品中的鬥草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

寶玉生日那天,眾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突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這下把大家難住了,香菱說,我有夫妻穗。豆官見香菱答上了不服氣地說:「從來沒有什麼夫妻穗!」香菱爭辯道:「一枝一個花叫『蘭』,一枝幾個花叫『穗』。上下結花為『兄弟穗』,並頭結花叫『夫妻穗』,我這個是並頭結花,怎麼不叫『夫妻穗』呢?」豆官一時被問住,便笑著說:「依你說,一大一小叫:『老子兒子穗』,若兩朵花背著開可叫『仇人穗』了。薛蟠剛外出半年,你心裡想他,把花兒草兒拉扯成夫妻穗了,真不害臊!」說得香菱滿面通紅,笑著跑過來擰豆官的嘴,於是兩個人扭滾在地上。眾丫鬟嬉戲打鬧,非常開心。這時,寶玉也采了些草來湊熱鬧。

紅樓夢中的這回鬥草,顯然是「文斗」。諸丫頭們和香菱雖身份卑下,卻並非腹無詩書。這些丫頭們平日在主子們的調教和熏陶下,必然是耳濡目染,輪到自己對草,肯定也能信手拈來。所以,當一個說觀音柳,一個不假思索地說出羅漢松。而香菱,作為《紅樓夢》里的一個「詩魔」式的人物,早已在林黛玉那裡諳熟過平仄虛實的道理,作出了一首首好詩。和小丫頭們鬥草對她來講,必定也是得心應手,毫無難處。

《紅樓夢》文鬥百草

《鏡花緣》第七十六回:

紫芝一面思忖,已進了百葯圃。只見陳淑媛、竇耕煙等八人都在那採花折草,倒像鬥草光景,連忙上前止住道:「諸位姐姐且慢折草,都請台上坐了,有話奉告。」眾人都停了手,齊到平台歸坐。陳淑媛道:「妹子剛才鬥草,屢次大負,正要另出奇兵,不想姐姐走來忽然止住,有何見教?」紫芝道:「這鬥草之戲,雖是我們閨閣的一件韻事,但今日姐妹如許之多,必須脫了舊套,另出新奇鬥法,才覺有趣。」竇耕煙道:「能脫舊套,那敢情妙了。何不就請?」紫芝道:「若依妹子鬥法,不在草之多寡,並且也不折草。況此地葯圃都是數千里外移來的,甚至還有外國之種,若一齊亂折,亦甚可惜。莫若大家隨便說一花草名或果木名,依著字面對去倒覺生動。」畢金貞道:「不知怎樣時法?請姐姐說個樣子。」紫芝道:「古人有一對名對對得最好:『風吹不響鈴兒草,雨打無聲鼓子花。』假如耕煙姐說了『鈴兒草』,有人對了『鼓子花』,字面合式,並無牽強。接著再說一個,或寫出亦可。如此對去,比舊日鬥草豈不好玩?」

除此之外,她們還通熟花草的別名,比如當歸叫「文無」,「芍藥」叫「將離」,在對仗需要的時候誠然可用這些別名來配當。這樣的「文斗」法,非腹中無植物詩詞知識,安能混玩?

時至今日,雖說鬥草的遊戲早就被人們擱淺已久,但回味起來,猶然不足。城市的小區里基本上都種植的是常見的園林植物,越高檔的小區,越罕見野草。然而,每一個城市人,都不失有一顆詩性的童心,不妨邁開了步子,往草木繁盛處走去,也姑且拾起這古老的端午遊戲。

麻枲、葛藟、蕭艾、蘭芷、合歡枝與相思子、拔心生與斷腸死……男男女女、枝枝葉葉,花草齊聚,分行對壘,嘗盡鬥草之意興,也再次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接近詩歌、美、浪漫和愛,找到生活真正的精髓。

文/玄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玄譚 的精彩文章:

文以載道:文學創作的最高境界
枇杷熟了,南宋的「吃貨詩人」坐不住了!
初夏: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
大自然,才是人生最好的修鍊場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TAG:國學玄譚 |

您可能感興趣

唐朝「鬥草公主」,憑權勢耍賴,最終死於權力鬥爭
明,陳洪綬《鬥草圖》遼寧省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