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唱誦版,當細細品悟,可獲福無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唱誦版,當細細品悟,可獲福無量!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

>

>

>


視頻時長7分58秒,建議wifi下觀看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個人微信號: qshd104?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仙;中士修之,南宮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作為玄門日誦功課中最重要的一段經典,字數不多,但概括面很廣,既講天地宇宙演化及形成,也講修行人悟道參玄的一些法門與途徑,無論對教門中人,還是對芸芸眾生、善男信女,都有著啟發和度化的作用。




《玄門日誦功課經》中說:「誦持萬遍,妙理自明。」這裡的「持」是身體力行去實踐。



領悟《清靜經》常懷修道心






我們的地球上有一種光明,那就是神光普照虛空法界的澄澈,我們的地球上有一種美麗,那就是慈悲與智慧的法眼觀照一切有情眾生,我們的地球上有一種快樂,那就是道法甘露滋潤三界眾生的心田。




生而為人,來到這世間,帶著第一聲啼哭,帶著一份稚嫩,伴隨著日月星辰,伴隨著花開花落、草木枯榮。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幼,或富或貴,眾生相千差萬別。




無論心境怎樣喧囂,怎樣複雜,任何人都想在生活的縫隙里找到一份安靜。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會沉思,我們怎樣生活才能真正快樂自在呢?我想:應該從學習太上道祖的《清靜經》開始。下面我就個人學習《清靜經》的感悟分作幾點來講:




一、《清靜經》告訴了我們什麼




《清靜經》全稱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全文共390餘字,但據《中華道藏》第六冊,唐代杜光庭道長註解《清靜經》的經文是580餘字,是在經文後面加上了一段,說此經是天人所習誦,不傳於下士的。只因葛仙翁得道前,曾誦此經萬遍,乃感應所致,才得東華帝君傳授。東華帝君又是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以心授、秘授經文,而流通行化教導人天的。但葛仙翁書而錄之,傳於下世,只為拔度後學之徒才流傳世間的,這說明《清靜經》就是一部得道真經,悟道之人若能真心誦持不退,日久必能感而遂通,以明了無上之大道。




因此,經文首句就說大道無形、無情及無名,而確定了「空」與「無」的真義。經文不談有為的修持法門,而強調要從修心下手,人能常清靜,才能「天地悉皆歸」,參悟大道。老君認為「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要去除這些牽擾,獲得清靜,必須「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以致達到「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唯見於空」的境界。




這是說:人能去除慾念(就是種種的分別、計較、妄想),心就能清靜下來,定其念頭,我們的神自會清明,而至道自歸我身,這樣就能達到「心、形、物」三者俱忘的境界,但是執著於空又不是究竟,更要進一步超越「觀空亦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才能「湛然常寂」。然後「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這裡是說人靜到一定程度時,連這個定靜的念頭也沒有了,心空無我,無所牽掛,就是一念不生之時,慾念不生才算是真正的「靜」。)最後直到進入常清靜的境界,如此才會漸入真道,名為得道。其實,整部經文都是在勸化世人清心寡欲,誰做到了才會一念不生,諸塵不染,終歸清靜與道合真了。





二、學習《清靜經》的重要性




身為一名道教徒,我們選擇這樣的人生道路,無非是為了學道、修道、行道而選擇人道或出家的。那麼,學道的基礎就是從平息妄念、靜守身心開始。因為天下之道,莫過於人心。學道之人若能專其心,而心自定、靈性自生,則能達天之道,與道之境界合一,即是我與天地萬物為一的境界。其實,學道真的很不容易。要真能發心清靜,改過從善,修掉自身的污垢,作自己的主人,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生命的全部。所以,靜心學道,明達經理,心悟體行,自能感應清靜的境界。也只有常清常靜的修道,才能擺脫人生的煩惱和痛苦。





歷代以來,修行得道的高道祖師、名人學士們,他們都做到了身心清靜。他們整日也都是「靜心思道、清以修身」地過活。如南華真人提倡的「淡而無為」的思想;諸葛孔明先生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人生理念。這就是古聖先賢「清靜妙法身,湛然應一切。聖人心不住,同凡凡不知」的靜密修行,他們無住無欲,所以才能自然成道。然而,凡是能做到清靜身心的人,也必是嚴以律己的。





以上說明了一個人若心能靜,省身就能細密,見理也會明了,做什麼事也都是很沉穩。人的精神就能安靜,那麼我們的心態也都是坦然的,對事情就能全盤看清,做事也會用盡全力,甚至連自己的身體也保養得很健康。但真正的靜,如果不是由自己親身體驗得來,終究是浮光掠影之談。同時,一個能守清靜的人,也必將是個自強之人。這些人都是在自修處求強,不是追求在他人面前有優越感,而是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樣就不會對他人形成威脅或傷害,也就不會存在征服與反抗的持久矛盾。




因為我們要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人在不斷提高自我、充實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內心會產生許多的抗爭。這些抗爭就是新我與舊我的反抗。這些抗爭有時會讓自己更加堅強,更堅決地征服自我。在新我與舊我的交替過程中,惡行得以消除,善舉得以發揚,而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就會因為不斷地自修而完善強大起來。這樣的強大就是孔子告知仲由的「強大」。也是《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真義,更是有德識之人要儘力珍惜、保持和追求的。





古語說的好:「日持三省圖精進,總見昨為今日非。」於是去年下半年,我就給自己備了一本「反省錄」。凡是一段時間就記上一筆,如果哪天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或生了煩惱,我都會記上一段「自己的對白」。從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原諒別人的不是,再放下心中的無明煩惱。去寬恕、感恩傷害過我的人,因為是他們鍛煉、成就了我的心志。所以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痛恨別人,痛恨別人就是痛苦自己。我們應該守一份平常、安靜的心態,這才是學道之人應該如實做的。因此,我們常常清靜,才能生出真正的智慧,所以,學習《清靜經》是個人修持、參悟大道的首要經典。





三、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清靜呢?




生活在現實中的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清靜呢?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先去除我們心中的妄想和私慾,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更不要為生活中的得失去歡喜和憂傷。久而久之,我們的身心就能漸安漸靜了。人生就是當下活著的滋味,不要去千般思量,萬般謀利,人生只不過一場夢而已。我們心中要有一份對生死的超越和洒脫,那麼我們的心中就會一片空明,所謂的煩惱和痛苦也只不過是水中月、鏡上痕罷了!因為一切人事都將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如此這般,生活中,我們對人就會多一份真誠、多一份寬容,做事也就會盡心守本份了,大家也會過得安心自在了。





如果有誰願意經常清靜身心的話,這裡提供一個方法可試一試,就是每晚睡覺前,靜心一刻鐘或半小時,時間不限制,全身放鬆的觀察自己的呼吸升降,坐著躺著皆可,再慢慢自然地調勻呼吸,慢慢地你的呼吸就能深、長、細、微,你的心也就能隨之安靜。自然五髒得以平衡,則正氣就能增添。如能每天堅持的話,身體也會隨之健康起來。這也是養生的一個方法。這樣,平常那些所謂的高檔營養補品也就無用武之地了。因為是葯三分毒嘛。俗話說得好,葯補不如食補,我看食補不如「精氣神」自補好。平日里,我們吃一些清淡食物和五穀雜糧還是有益身心健康的,這一點是不用置疑的,因為古今養生家都這麼提倡的。





這樣一來,我們的精神舒暢了,與人交往會融洽隨和得多,處事的心態也會隨之改變。那麼,所謂的「爭執心、好勝心、是非心、榮辱心」也就不存在了,這就是人心清靜,一切人事都能處理得圓融無礙,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也將隨之和諧安寧了。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一切都是從我們的心開始的。因為萬事由心造。所以,還是一切都從我們自身開始做起吧!誰如果身心清靜了,你必將影響身邊的人,漸漸大家也都會息事寧人地生活,彼此友好地交往。如此,大家生活中又將少了多少的煩惱啊!





最後祝願每個人都能「真心清靜道為宗」,發心向善,以經戒為師,以萬物為師,以賢人君子為師,以每個人的長處為師,以證得「清靜無上之大道」為我們終生的追求。這樣才能對得起太上道祖和眾位神靈的慈悲用心,我們抱著祥和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個人。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快速關注或添加





道教天下 ↑↑↑ 公眾平台




青山道長

↑↑↑ 個人微信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微信公眾平台

點本文標題下方「

道教天下

」一鍵關注


回復"0":道德經全文及注釋

回復"1":道教知識及特徵

回復"2":道教的起源、道術、典籍

回復"3":道教神像供養禮儀

回復"4":道教常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5":道教長壽之法十訣大公開

回復"6":道德真經全文

回復"7":道家「三魂七魄」說

回復"8":在家之人能修道嗎

回復"9":當今世界道教流派

回復"10":什麼是道與德

回復"11":道教的五行相生相剋關係

回復"12":參觀道教宮觀禮儀有哪些

回復"13":道士可以結婚嗎

回復"14":道教神仙譜系是怎樣的

回復"15":什麼是戊不朝真

回復"16":關聖帝君的事迹如何

回復"17":城隍爺是何神靈

回復"18":土地公與財神爺是何神

回復"19":純陽祖師聖跡如何

回復"20":道教八仙何仙姑是何出處

回復"21":道教里對龍怎麼解釋

回復"22":道教部分經典語錄

回復"23":七種情況千萬不能殺生

24:傳說中幾種有靈性的動物,不可食

25:姜子牙所推算的萬年之中國很准很震驚

26:這是一場百年大騙局,請急轉給親朋

27: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善惡自有記功坊)

28:天安門前有玄機,國人不知的驚天秘密

29:精美財神像(見者得財,轉發有福)

30:每當時代無可救藥 總是道家撥亂反正!

31:震驚中國的四大風水事件,你不動我,我不動你

32:通靈者,淫蕩好色之人沒有好命

33:你還記得老祖宗是怎麼過年嗎

34: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35:你手上有幾個簸箕幾個斗,你是富貴命嗎

37:鬼壓床,你信科學還是信道士?

38:鬼上身的九種靈異癥狀

39:通靈術 及 通神術 的區別

40:中國急需確立道教為國教!

41: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

42:通靈傳承常見的幾種形式

43:善惡功果福報及轉化

44:鬼不找無緣之人,看了終身受益。

45:輪迴轉世的正確認識

46:米碗收驚法 —— 民間法術詳解

47:七種做了必遭報應的事情

48:成仙不容易!修道中的十魔九難

49:自古神仙皆忠孝

50:道 教 十 層 境 界!

51:當開車時遇到喜喪事,如何化煞!

52:不要欠「神靈」任何東西!

53:如果有輪迴

54:祖墳對後世子孫的影響

55:學道一定要看破紅塵嗎?


56: 敬告想學法術的朋友!




推薦關注「道教天下」公眾平台,從這裡遇見你的信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天下 的精彩文章:

我們可以聰明,但不可以太聰明!小心毀了孩子的一生!
她寧願被幾個男人用煙頭燙肉、、、動物還是那個動物,人就不一定是人了!
小心,不要讓它吸走了你的「福氣」!
睡覺是最好的補藥,6個習慣最養人,6個習慣最害人!

TAG:道教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十首不常見的哲理詩,幫你磨練意志,細細品味受益無窮
深奧難懂簡短的說說,經典至極,值得細細品讀!
《易經》精華十句,細細品讀,獲益終生!
古人云:「窮不走難,富不去敗」,老祖宗的講究,值得細細品味
《永慶昇平後傳》十句經典老話,值得你細細品讀
這些絕版老雜誌照片真的太好看了,值得細細品味!
我心依舊,細細品讀
《論語》精華十句,細細品讀,終生獲益!
賀鑄的一首詞,韻味清新平淡,情感真摯深刻,值得細細品味
很多人都覺得它太便宜 看不上 但細細品味後 難以置信!
白岩松:為什麼你總是不高興?(值得細細品讀)
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心經》
適合細細品味的電影,吳君如的那句話你讀懂了嗎?
好飯不怕等,好劇卻畏慢?《天盛長歌》需要細細品味才懂它的好
《小窗幽記》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值得細細品味!
《宣示表》點畫遒勁朴茂,字體寬博,放大後,可細細品味它的美!
聽周杰倫的《青花瓷》,細細品味,才能讀出來歌曲里的瀟洒飄逸
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就已經飛走
巒頭風水口訣,大道至簡,細細品味,真心不錯
茶,須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不辜負了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