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婦科病 手腳也會有
點擊右上角進行關注,更多精彩等你啦
什麼!堂堂一個大男人竟有「婦科病」——念珠菌感染?專家指出,其實,念珠菌感染≠婦科病,除了我們常聽說的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外,皮膚、黏膜及內臟器官也會感染,男性生殖器官也有感染的可能!
念珠菌是真菌的一種,機體抵抗力下降可致病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屬的真菌引起的病。念珠菌是最常見的條件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為主。
廣州夏季是真菌的溫床,真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如夏秋季節容易生長,真菌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22℃-36℃、濕度95%-100%、酸鹼度是PH5-6.5。它最喜歡生長在人體溫暖潮濕的部位,如足(穿鞋穿襪、不通風、不透氣)、手、腹股溝、臀部、軀幹、四肢等多汗部位,而那些容易大汗淋漓的人最「吸引」它了,例如肥胖及患有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者。
正常情況下,寄生在人體內的念珠菌與人體處於共生狀態,一般不致病,僅在一定條件下方可致病,故稱之為條件致病菌。是否感染取決於真菌的毒力及機體的抵抗力。王建琴介紹,易發病的因素包括:皮膚屏障破壞、菌群失調、機體內環境變化、免疫功能不全等。若患上糖尿病、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就容易發生感染。也有不少病人是因為長期放置導管、插管及器官移植、放療、化療而致病。
念珠菌病可累及皮膚、黏膜及內臟器官
「念珠菌病可累及皮膚、黏膜及內臟器官,而不僅僅發生在陰部。」
皮膚念珠菌病有發生在間擦部位如指縫、脖子、腋窩、乳房下、會陰、肛周、臀溝、腹股溝的念珠菌性間擦疹,有導致甲溝紅腫、甲上皮消失、甲半月消失或下陷、甲板增厚且表面高低不平的念珠菌性甲溝炎及甲真菌病,還有常發生在面部、頭皮及肢端的慢性、反覆的皮膚、甲、黏膜念珠菌感染的慢性皮膚黏膜念珠菌病,更有念珠菌性肉芽腫。
黏膜念珠菌病則有我們日常聽說過的口腔念珠菌病(鵝口瘡最常見)、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和念珠菌性龜頭包皮炎,它有具有特徵性的皮損——凝乳狀白斑。這裡面,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這是育齡婦女常見病,表現為豆腐渣樣白帶、有臭味、外陰瘙癢,可伴性交痛。不僅女性,男性也可有念珠菌性龜頭包皮炎,它常與性接觸傳染有關,表現為龜頭上有針頭或粟粒大的丘皰疹或小膿皰,表面附著較多白色乳酪狀膜,瘙癢劇烈。
內臟念珠菌病根據念珠菌侵犯的臟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現。消化道、呼吸道都可感染念珠菌,甚至可因念珠菌性敗血症引起多臟器炎症而死亡。
治療要徹底,皮損消退後繼續用藥1-2周
念珠菌病若按濕疹治療使用激素消炎藥,可能剛開始能祛紅消腫,但時間長會導致情況加重。念珠菌病的診斷必須科學,主要看臨床表現、真菌培養和直接鏡檢,鏡檢下會發現大量出芽孢子、假菌絲或菌絲。
一旦有了念珠菌病,以外用藥為主,根據皮疹特點選擇劑型,如表皮感染用霜劑、陰道用栓劑,遇到比較頑固、面積比較大的感染,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真菌藥物,性伴也要同時治療。
很多人覺得治療念珠菌病、癬病等效果不好,病情老是反覆。「那是治療不夠徹底,沒有斷根就停葯了。」堅持用藥非常重要,皮損完全消退後要再用1-2周鞏固療效。千萬不要隨便用藥,尤其是純激素類的藥物,否則可引起真菌擴散。
預防念珠菌病
皮膚汗濕後要清潔擦乾
一、祛除誘因、保持患部乾燥清潔、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必要時加強支持療法。
二、注意通風透氣,有汗、水、小便等及時清潔擦乾(洗完手腳要擦乾指縫),盡量避免穿化纖、不透氣的衣鞋。
三、注意個人、家庭及集體衛生,勿共用浴巾、鞋襪、洗腳盆等。
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換洗內褲並放於通風處晾乾。
五、患者穿過的衣服、內褲、襪子等用滾開的熱水燙洗(真菌喜歡濕熱,但不耐高溫,100℃時大部分真菌在短時間內死亡),在陽光下暴晒。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陽光健康學堂」(微信號:jiankangxuetang8)或「看病大百科」(微信號:kanbin8)


※別把小感冒不當回事,有可能腦腫瘤就要逼近你
※30年後,100萬人將因近視失明,我們能做些什麼
TAG:醫學慕課 |
※幽門螺桿菌會相互感染,有哪些習慣的人容易感染?
※男性念珠菌感染癥狀
※小心!糖尿病人手感染可能喪命
※種疫苗會不會感染病毒?
※婦科病,很難纏,這幾個婦科問題不注意,還是會被細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導致胃癌?看腫瘤科醫生怎麼說
※席捲北美的「殭屍病病毒」,有可能會感染人類!
※感染了皰疹病毒會引發什麼疾病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會損傷腎臟功能
※為什麼電腦會感染「病毒」
※婦科病很難纏,容易反覆感染,這些做不好還是容易感染病毒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得胃癌?有四類人必須小心
※兒童的感染性疾病
※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乙肝病毒後會自愈?
※不小心感染了婦科疾病,要留意五個要素
※科學家擔心「殭屍鹿」病會感染人類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患胃癌?消化科醫生:如有這些癥狀要儘早來醫院看看
※女性智齒感染導致喉嚨腫痛不能呼吸 醫生幾乎削掉舌頭為其保命
※劃傷手指,疑似感染艾滋病,他堅持做完手術
※診斷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基層醫生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