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非遺」,汪曾祺筆下的高郵鴨蛋火了
「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汪曾祺筆下的高郵鹹鴨蛋叫人垂涎不已。近日,在村淘的助力,小小的高郵鹹鴨蛋實現了行銷天下。
文 | 記者 李昊澤
編輯 | 斯問
來源 |電商參考
「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汪曾祺筆下的高郵鹹鴨蛋叫人垂涎不已。
高郵鹹鴨蛋是江蘇省的特色傳統名菜,鹹蛋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據記載早在乾隆年間已成為席上珍品,高郵鹹鴨蛋傳統製作工藝更是在2015年被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第二屆「美味高郵」農產品電商博覽會在揚州高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舉行。在村淘的助力下,結合時下流行的直播方式,小小的高郵鹹鴨蛋同樣能夠行銷天下。
電商賦能,為小小鹹鴨蛋帶來新機遇
「高郵鹹鴨蛋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銷路大部分走的是傳統線下渠道。」當地的農村淘寶縣級運營中心負責人恆屹表示,電商能打開農產品上行渠道,一些傳統企業正開始轉變思路積極觸網。
在高郵當地做電商運營的張丙濤對《電商參考》記者說道:「相比傳統的經營方式,電商縮短了企業的資金迴流時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超市因產品積壓賣不出去,導致大批量退貨的現象。 」
張丙濤介紹說,一些傳統企業雖然已經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但是企業內部孵化電商團隊的觀念意識轉變不過來,大部分企業還是尋找外部的服務商來運營。「企業有自己的慣性,商品往往容易變成程式化的產品,創造往往會變成按部就班的工作。」 因看好鹹鴨蛋的電商上行市場,決定離職創業。
2015年8月,高郵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引進農村淘寶項目,解決農村買難、賣難問題,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這種面向消費者的需求、生態化的合作、對更高品質的追求、不拘一格的創新創造等理念,以一種全新全面的方式激活了這個年輕人的初心。在得知淘鄉甜與當地南湖蛋品廠進行產品的強強定製合作後,張丙濤毫不猶豫加入了,但電商的玩法顯然和他之前接觸的大不同。
從當地鹹鴨蛋的傳統的銷售渠道來看,原先主要是做商超,企業給全國各地的超市供貨。張丙濤解釋道:「走傳統的商超渠道,一是超市扣點比較厲害,其次賬期較長,資金迴流一般需要三至六個月,另外配送相對困難,從高郵本地到外省的配送成本較大。而線上的方式恰好解決了這些問題。」
《電商參考》記者了解到,為營造電商氛圍,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出台相關政策促進電商的發展,比如對銷售額達到一定規模的店鋪實行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鼓勵。但從當地的電商發展狀況來說,目前仍處於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當地缺少專業的電商人才,專業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除了渠道、人才的問題,高郵鹹鴨蛋還面臨著品牌化的問題。「辨別真假高郵鹹鴨蛋的方法首先是鴨蛋的重量,正宗的高郵鹹鴨蛋大部分是73g左右,其次是看產品是否有地域標誌。」張丙濤表示,從收購價來看,高郵本地鴨蛋與普通鴨蛋,收購價格相差近一倍。以天貓官網顯示,淘鄉甜官方旗艦店在活動當天售賣的20枚73g鹹鴨蛋為29.9元/盒。「根據高郵鴨蛋的線上發展現狀來看,其在線上的品牌影響力也需要不斷提升。」
「直播+非遺」助力區域品牌打造
為向外界更加形象的展示高郵鹹鴨蛋,4月20日農村淘寶聯手淘鄉甜、淘寶直播,以視頻直播形式還原了江蘇省「非遺」項目——高郵鹹鴨蛋製作工藝。
《電商參考》記者看到,一位師傅將洗好的鴨蛋先放入黃泥鹽水中「洗個澡」,然後放在草木灰中滾一圈。師傅說,如此處理後的鴨蛋放置25天左右就算腌制好了,然後煮熟食用。
主播蘇蘇一遍做著直播,一遍用味蕾感受高郵鹹鴨蛋最純真的味道。「高郵鹹鴨蛋孕婦可以吃嗎?」、「高郵鹹鴨蛋可以做西餐?」面對有些問題,蘇蘇也是現場請教大廚,給粉絲一個準確的答案。
這次紅人+直播的全新營銷方式也給高郵鹹鴨蛋帶來了新的活力,據農村淘寶數據顯示:上午直播在線觀看數為23427人,點贊量累計15.1萬。從10點開搶的前3分鐘,瞬間突破1000盒;僅20分鐘到達2000盒;截至下午17:20,共計有7000盒高郵鹹鴨蛋被爭相搶購,銷售額超過20萬元。
高郵市統戰部長楊文喜表示,這些年,高郵誕生了3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高郵鴨、高郵湖大閘蟹、界首茶干,擁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品牌278種,可以說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但很多特色農產品的包裝設計仍處於起步階段,好東西沒有穿上「好衣裳」,自然難賣出好價錢,這也是政府下決心舉辦農產品包裝設計大賽的原因。
好的包裝設計到底有多重要?「富有創意而又適度的包裝設計,可以大大提升農產品檔次,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楊文喜有些感慨,生產企業市場意識不到位,設計人才缺乏,是當下農產品包裝設計落後的根源。
據了解,本次活動為了迎合網路上的年輕消費群體,村淘上行團隊還幫助企業對鹹鴨蛋的包裝做了更迎合目標群體的包裝改進,同時輔以泡沫盒固定每個蛋品,避免其在物流過程中受到擠壓,保證從選品到配送嚴格把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政府引導,大力支持農產品包裝創意設計,通過龍頭企業示範帶動等多種形式,讓特色農產品穿上『時尚外衣』。」楊文喜表示。
經了解,近3年來,高郵當地農村電商異軍突起,全市有村級服務站近100個,有一定規模的電商園區3個,線上渠道的打通,使得農產品線上銷售直線上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袁素紅是當地的一名村小二,她對記者說道:「現在已經開始通過幫當地村民銷售土特農產品來提高村民的收入,而且村民的電商意識越來越濃厚,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TAG:電商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