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懷著對郡縣體制和外朝官員不信任的心態,搞出了基於血緣宗法關係的分封制,大封諸子為藩王,希望可以拱衛大明江山。

在朱元璋分封的兒子中,有一個叫朱植的,是他的第十五子,生於洪武十年二月十五日。作為天潢貴胄,朱植在出生後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一年就被父親冊封為衛王。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朱元璋

年僅兩歲的孩子,雖然被冊封為藩王,但是不可能去藩地上任的,要要等到成年以後才能到封地就藩,此為「之國」,之國前,年幼的親王都居住在京城,由專人照顧,還要賜以養贍田和香火地,這就是血緣宗法制度下的貴族特權。

朱元璋對皇子的教育,尤其是軍事教育非常重視,衛王朱植長成少年之後,在洪武二十四年,就奉旨與漢、谷、慶、寧、岷五王一起於臨清練兵,「儲糧16萬石於臨清,以給訓練騎兵」,十五歲的朱植,初次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大明軍隊

成年之後的朱植並未就藩衛國,而是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被父親改封為遼王,封地在當時稱之為廣寧的地方,此地就是今天遼寧省錦州市下轄的北鎮市,是個小小的縣級市。

洪武二十六年,朱植正式當廣寧上任,也就是之國了。朱植就藩,意味著大明朝的遼藩正式建立了。遼藩對新生的大明帝國而言,有著非凡的戰略意義。大明建立之後,元朝殘餘勢力退居蒙古高原,還有相當強的勢力,大明帝國「建都金陵,去邊塞六七千里,元裔時出沒塞下,捕殺吏卒」。

朱元璋分封諸王也有為了鞏固國防、捍衛疆土的用意,「以故命並邊諸王得專制國中,擁三護衛重兵,遣將征諸路兵。」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北元帝國

在大明帝國的版圖中,遼王朱植藩封所在的遼東在明初一直是明朝與北元較量的重要戰場,北元「太尉納哈出擁眾數十萬屯金山,數為遼東邊害」。

這個納哈出很厲害,很能打仗,是當年成吉思汗大將木華黎的後人,朱元璋早年就俘虜過他,因為愛惜他的本事和出身,所以學了諸葛亮七擒七縱,放走了此人。到了元朝覆亡之時,納哈出就成了北元朝廷的股肱重臣。

納哈出曾經在金山,也就是今天吉林省昌圖金山堡以北至遼河南岸的吉林雙遼東北一帶,屯兵二十餘萬,仗著牛肥馬壯,對大明遼東地區構成嚴重威脅。直到洪武二十年征虜大將軍馮勝帥步騎二十萬攻打金山,納哈出才兵敗投降。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北元還是很強大

遼東地區剛剛穩定,但北元勢力的威脅依然存在,且剛投降的納哈出部依然有北遁之心,需要一個軍事才能出眾、能治理一方的皇子鎮守。年輕的朱植能被父親冊封為遼王,鎮守廣寧,足見朱元璋對這個兒子的重視,還有對他軍事才能的肯定。

遼王朱植在遼東為明初邊疆的穩固作出了重要貢獻,史書記載朱植「在邊,習軍旅,屢樹軍功」。遼東是明初北方的戰略要地,訓兵防禦邊疆是邊塞諸王的常事,因訓兵備邊又不輕易出戰,可「俟敵分散驕怠,邀截要路擊之」。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納哈出盤踞金山

洪武三十年五月,遼簡王與晉王、燕王、代王、寧王、谷王六王勒兵備邊;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敕郭英總兵往遼東,隨遼王屯開平逸北險要防邊」,遼王當時的軍事權力之大,即使是武定侯郭英也必須聽從他的調遣。

朱植作為遼王在遼東待的時間並不長,到了公元1402年,也就是明惠帝建文四年的時候,這位威震北疆的遼王被侄子朱允炆改封到內地湖北的荊州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感受到權力強大的藩王的威脅,採取了削藩的策略,鎮守北方重鎮遼東的遼王朱植自然是不可倖免。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影視劇里的遼王朱植


建文帝削藩來的粗暴而且粗糙,技術上非常幼稚和衝動,即位之初,他就迫不及待地進行削藩:洪武三十一年廢周王為庶人,建文元年又廢齊王、代王、岷王為庶人,迫使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帝對諸王叔叔下手,他也知道其實威脅最大的是燕王朱棣,但是還是採取了先剪除外圍的愚蠢策略。燕王朱棣本來不滿建文帝的削藩,加之朱棣本來就有繼承皇位之心,於建文元年七月舉兵反抗建文帝。

建文朝廷害怕寧王朱權、遼王朱植等所謂的「塞王」幫助朱棣,所以「建議悉召還京」。於是,建文帝在八月「召遼王植、寧王權歸京師,權不至,詔削護衛」。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建文帝

在建文帝的剪除政策下,寧王朱權選擇的是和朱棣合作,當然他也是聽信了朱棣中分天下的鬼話。遼王朱植則選擇了歸順中央,聽從建文帝的旨意渡海歸朝,在「靖難之役」期間一直居住在都城南京,朱植從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廣寧到建文元年渡海歸朝,僅在遼東當了七年時間的遼王。

靖難之役這場叔侄大戰,最後是燕王朱棣勝出,打進了南京城,建文帝「闔宮自焚」。成為永樂大帝的朱棣,在執政之初,為了籠絡諸王,標榜恢復祖制,對被建文帝整過的藩王們示好,又是封賞,又是厚賜,還讓他們回歸最初的封地。但是,對於遼王朱植,並沒有讓他回東北的藩封地,將他改封在湖北荊州,不改封號,改了封地。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靖難之役

朱棣雖然推翻了建文帝,但是成為皇帝的他也會執行削藩政策,將邊塞藩王改封內地是朱棣削藩的手段之一。

遼王鎮守邊塞重鎮,軍權強大,朱棣將其改封內地荊州可乘勢削奪其軍權。除此之外,荊州也算內地的戰略要地,當時沒有藩王鎮守。

荊州原來是湘王朱柏的封地,因為「建文初,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訊。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湘王朱柏死後因無子封除,朱棣改封遼王到荊州也算合適。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成祖朱棣

朱植也是精明人,他知道在靖難之役中自己戰隊錯誤,四哥朱棣肯定記仇,不如自己主動示弱,離開東北戰略要地,讓哥哥放心「故自廣寧請徙於荊,辭祿辭衛,以遠嫌也,時人服其明哲。」

朱棣對朱植確實記恨,非但改封,到了永樂十年,還下旨剝奪了朱植的護衛軍隊,只留下軍校廚役三百人供他日常差遣。

朱元璋的能幹兒子,很能打仗,建文帝和朱棣都很忌憚此人

荊州遼王墓

遼王朱植是在永樂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薨逝的,年僅僅四十八歲,死後謚為簡王,葬荊州府八嶺山,荊州這個地方,埋著朱植這位讓建文帝和明成祖兩位都很忌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論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朝鮮美女善於吹簫,嫁給中國皇帝,她的死引發宮廷一場大劫難
黑龍江面積那麼大,其實要歸功一個明朝太監!
這個老頭把女兒嫁給了一個窮光蛋,窮光蛋當了皇帝,女兒死得很慘
這個皇帝定下個規矩,永遠不打這15個國家,結果改變了中國國運

TAG:朱言論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朱棣舉兵造反,最慶幸的不是朱允炆無能,而是朱元璋殺了此人
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兒子,為何朱元璋不傳位給他?只能說人之常情
朱元璋為何將皇位傳給孫子,而不是能幹的兒子朱棣呢?
朱元璋最能打的兒子是誰?朱棣?其實是這個被朱棣綁架的藩王
朱棣造反成功,最應該慶幸的不是朱允炆無能,而是朱元璋殺了此人
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打得不可開交,孔子的後人也是愁
為什麼朱元璋要將皇位傳給無能的朱允文,卻不傳給更能幹的朱棣?
此人是朱元璋最疼愛的皇太子,朱棣又是如何對待他的子孫後人?
明朝最擅長帝王之術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朱棣,而是此人
朱元璋讓朱棣去打仗,朱棣:一個人都不能殺!朱元璋滿意地笑了
朱元璋最小女兒,朱元璋和朱棣都對她寵愛不已,卻讓她嫁給了變態
朱棣是元順帝之子?朱元璋聽了氣到吐血,還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
明朝最擅長帝王之術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朱棣,而是他
明朝謎團:朱棣的孫子,是不是真的殺了朱棣的兒子?
朱元璋真傻,朱棣那麼能幹不理睬,為何要傳位給朱允炆?
此人是朱元璋留下的悍將,燕王朱棣為此吃了大虧,只怪朱允炆太仁慈
朱元璋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孫子,而不是傳給能力更強的朱棣?
古代皇帝竟喜歡洋妞,而且連黑人奴都敢娶,朱棣很可能是混血兒!
朱元璋做的最錯的決定,坑了孫子害了兒子,還好朱棣沒讓人失望
朱元璋的兒子朱棡真的意圖謀反嗎?或許只是朱棣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