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小三兒」不在身邊,在你心裡

「小三兒」不在身邊,在你心裡


小三兒、前任,在哪兒?



或許只是在你心裡……








有朋友問,該如何看待男友的前女友、女友的前男友?



其實這個問題算是個假問題,除非你還要跟那些前男友、前女友打交道,否則真的用不著找個合適的角度特意去「看待」一番。





但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另一位朋友的煩惱。




那段時間她總是會來問我,她老公是不是忘不了他的前任,甚至會拋下她不管。




她是提供了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整理書櫃找到了老公的前任送的書,偶然間在微博發現他們經常去的一家餐廳竟然是老公跟前女友去過的,她最緊張的事是老公跟前任曾經是同事,同行業的圈子並不大,會不會以後又成為同事就舊情復燃了。




我朋友的老公是不是忘不了前任我不知道,但我確切地知道我的朋友忘不了老公的前任。




說來說去,一直把這個前任掛在嘴邊的是她,一直惦記著各種可能性發生的也是她。




提問的兩位朋友很像,她們把現任的前任看成了假想敵,甚至警惕前任會成為未來的第三者,這種心態其實很可怕。




他們看似是擔心第三個人會出現在自己的親密關係當中,但實際上卻一直把自己當成親密關係當中不被愛、可替代的那一個,這叫做

「第三者心態」





我曾經問有此煩惱的朋友:除了這些蛛絲馬跡,你還發現了其它嗎?或者說你老公的確還跟這個前任有聯繫?甚至更親近的接觸?




她承認並沒有發生什麼異樣,但是這些微小的證據讓她很沒有安全感,每次看見老公發獃,她都覺得他在想念前任。



最後,她下了結論:當初老公跟前任分手不久就跟她在一起,她一定是個替代品,老公愛的是前任。




聽起來,她已經認定伴侶和曾經的戀人才是相愛的一對,老公心裡的白月光是前任,而自己反倒成了不小心涉足到這段關係里的多餘的人。




帶著這種第三者心態去審視對方,審視自己,審視你們的關係,再找到各種蛛絲馬跡去驗證自己的看法,最終要麼是你們之間真的出現第三者,要麼即便沒有第三者,關係也會越來越鬆散,因為你已經不再把你和伴侶看成一個整體,而是被分割的兩個部分而已。



懷抱這種心態的開始,也是排斥伴侶以及排斥這段關係的開始。




只要對方有一點不如你意,你都會覺得是因為那個假想敵的緣故。




老公下班晚回家,可能是因為不想回家面對你;

過節送你一份禮物,你都會想這是不是他前任喜歡的款式;要是恰巧伴侶沒有徹底清除曾經的照片、微博和前任的聯繫方式,那在你看來絕對是複合的提前準備。



把一點不如意擴大化,上升到他不愛你而是愛那個假想敵的命題高度




還會覺得既然如此,那我也不付出了,我也不努力了,你只想等待「真相」被戳破的那一天——他真的告訴你他一早就愛的不是你。






我的那位朋友最後實在受不了這種自我折磨,乾脆亮出底牌問了個清楚。




結果,她老公笑了一個晚上,根本沒想到她會把這些蛛絲馬跡翻找出來還當成天大的事,他不記得那本書的存在,帶她吃那家餐廳的時候也從來不是為了緬懷過去,就是因為飯菜好吃罷了,至於未來會不會跟前任成為同事,她老公說,我從來沒想過,因為無論會不會成為同事,他都不在乎。




這是讓我朋友豁然開朗的回答,也總算吃了一顆定心丸,但隨後沒多久,她就開始反覆推敲這段回答是否坦誠真實。




我在想,或許某一天,她把老公的這個前任忘了,或許又會找到他跟另一位前任交往過的痕迹。




只要「第三者心態」殘存,危機感就滿溢。




想改變這種疑神疑鬼的第三者心態,你得先明白為什麼會去在意那個前任,甚至是把她當成假想敵。




你們的親密關係本身有問題




或許你的確如我的朋友一般找到過一些前任的痕迹,再反觀你和伴侶之間的關係,會覺得「伴侶忘不掉前任」是因,「你們的關係出了問題」是果。




但實際上,

可能是你們之間的關係先出現了問題,你沒有對症下藥,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才會假想「伴侶忘不掉前任」是事情的誘因。




我們總是會給一切問題找一個自己最能接受的、最合理的解釋,但最能接受和最合理往往不等於最真實。




「伴侶忘不掉前任」或許是個你能接受的、合理的理由,可實際上它是個替罪羊,掩蓋的是你們之間真實的問題。是兩個人最近溝通不夠?還是關係進入了倦怠期?抑或只是雙方都太累,缺失了對彼此的關心和照顧?




把目光聚焦於兩個人身上,聚焦於關係當中,才是找到答案的關鍵所在。







高控制欲&低安全感




毋庸置疑的是,會產生「第三者心態」的人,安全感都很低,他們會草木皆兵,把周遭的情況都看做是危害自己的可能。在別人眼裡看來平常的事,在他們看來危險指數也會陡增,更何況是伴侶前任這個安全隱患。




低安全感的人常常還伴有高控制欲的特點,他們為了能感到安全,會無意識地要求周遭的一切都盡量可控,也可以說控制欲越強的人安全感越低,兩種特質互為因果。




「控制」這件事,本身就是為了避免危險的可能,除了環境和自己,他們也會試圖去控制周圍的人,顯然伴侶前任的存在不可控,他們便會因此「失控」。




這種失控,會在腦內劇場里上演無數的糟糕可能,第三者心態就是其中一種。




她們把自己想像成會被拋棄的那一個、不被愛的那一個,如此強化自己的低安全感,最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要避免這種心態的出現,你要調試的是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和高控制欲,而不是試圖去糾正自己完全不可控的部分,那只是徒勞。





自卑&過度比較




第三者心態還折射著自卑的可能




無論那個假想敵到底比不比你漂亮,比不比你優秀,你都在心裡認為現任對她更念念不忘,這意味著你已經在心裡覺得自己不如她。




自卑的人最愛比較,往往比較的結果都一樣——自己輸了。




當你把自己定義成弱小而不被愛的那一個,當你自覺自己不如別人重要的時候,自然會聯想到現任對別人念念不忘。真相一定如此嗎?




真相是你用自卑演繹了一段悲情的故事,沒真的開戰,你卻先舉旗投降。






如此來看,心態的問題還要回歸到自己身上找原因。否則,即便你擺脫了這位前任,也還會把伴侶身邊的其他人看做是假想敵,依然把自己當成不被愛的「第三者」。




任何一種關係的崩壞,都是從兩個人身上開始,即便真的有第三者的入侵,也不過是個表象。如果你不警惕這種「第三者心態」,把兩個人的問題投射到第三個人身上,才是真正的危機開始。




本文授權轉自微信公眾號:「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


作者介紹: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8年心理諮詢經驗,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正在熱賣。




-

END

-





【 好物推薦 】





卓越的水光嫩貨精華,


不僅極致補水,


更從基底開始修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五月的艾草,像是嗅到一場夢
同樣的暴露度,為什麼泳裝可以,內衣卻不行?

TAG:拾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整垮父親小三兒的,不是我媽
還沒離婚就和小三兒一起同吃同住,在節目上還自誇自己很檢點
「我撕了一回小三兒」
結了婚還不老實的「鄰家初戀」,到底做了多少人的小三兒
男子給小三兒子買名牌鞋,妻子罵他有病,男子:誰叫你沒用生女兒
網傳王寶強家暴出軌,與小三兒子3歲大,卻被細心網友這樣打臉?
去他喵的愛情不愛情,我專捉愛情的小三兒!
喜歡別人的老公,這四大星座的女人,最易成別人「小三兒」要看好她們
原來小三兒是男人的財!
震驚!劉嘉玲竟然是小三兒?搶走閨蜜男友愛情長跑20年後才如願嫁給梁朝偉!
張雪迎被怒罵小三兒?楊紫下場澄清:私人感情問題,與雪迎無關!
小說:小三兒教程
華裔女子遭人橫刀奪愛搶走美國未婚夫,小三兒竟是英國公主
演「小三兒」斬獲5項大獎,被導演稱為天才演員,演技碾壓范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