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兩周,高考選擇題不會就選C?這真的不靠譜!
一到考試,
各種歪門邪道,反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
僅僅只是為了成績
……
從小就聽說,選擇題遇到不會的,
就按照這個技巧選擇:
三短一長選長的,三長一短選短的;
兩長兩短選擇B,長短不齊就選BC。
選擇題不會就選C?
如果做一道單項選擇題時實在沒有思路,這時,有一種「民間偏方」叫做選C,似乎出題老師比較喜歡把正確答案放在C選項。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真相一:不會做選C不靠譜
「不會做選C」,這是流傳最廣的說法了。有人研究過歷年的中高考真題和模擬題,得到以下圖表:
結論:在歷年的中高考真題和模擬題中,各選項比例相對均衡。其中,B選項的正確率最高,佔比為26%~28%,C項次之,正確率佔比約為26%,所以不會做應該蒙B和C!
讓我們再來看看一個大數據的結論。最近一位江蘇的高三黨利用大數據探究「不會做就選C」到底是不是真理,一起來看看。這位江蘇的高三黨用Pascal寫了個簡單的程序做了個統計:
他取用了一個學期做的所有英語選擇題,為了方便大家了解統計,我們先簡單看下他們的英語題型:
一張試卷一共是70選擇,20道聽力僅有ABC三個選項,之後是15±5語法類的選擇,20完形填空,15閱讀理解。
為了公平起見,他沒有把聽力和其他類型放在一起比較(畢竟只有三個選項),下面就是對1380道聽力題的統計結果:
A: 30.809 %
B: 33.529 %
C: 35.662 %
D: 0.000 %
顯然C是佔優勢的35%以上的正確率,以後筒子們聽力有福啦。不過畢竟不是絕對的優勢,還是慎重啊。另外的福音就是親們不要隨便碰A……
之後是770道單選
A: 22.727 %
B: 27.532 %
C: 24.286 %
D: 25.455 %
這個結果真是讓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大吃了一斤狗糧啊,說好的C僅有24%,甚至低於應有的幾率25%,而B則以27%獨高,A的表選持續不佳(再也不相信A了……)
940道完形填空
A: 23.830 %
B: 27.553 %
C: 23.298 %
D: 25.319 %
B持續優先,C持續萎靡,跟單選的情況差不多。
808道閱讀理解
A: 23.639 %
B: 25.124 %
C: 25.619 %
D: 25.619 %
B、C、D都差不多,25%左右,A選項不容樂觀的23%。
之後把所有的單選,完形,閱讀綜合起來統計了一下:
A: 23.431 %
B: 26.767 %
C: 24.345 %
D: 25.457 %
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總的來說,「不會就選C」絕對是個謊言,相比之下選B或者D道靠譜的多,另外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事情——少選A。在接近4000道選擇題中A持續低於應有比率1個百分點著實嚇人。
真相二:根據選項長短來選也不靠譜
江湖傳言還有另一種說法:「三長一短選最短,三短一長選最長」,這個又靠不靠譜呢?
結論:原來三長一短正確率僅有21%左右,但錯誤率卻高達79%;三短一長正確率約26%~31%,錯誤率約68%~74%。
同樣,有老師分析了近幾年的高考英語、數學卷,來告訴大家,選C真的不靠譜。
高考英語:答案分布很平均
高考英語是高考9門裡單項選擇題最多,比例最高的科目,下面我們來看看2011年到2015年的單選題正確答案選項分布情況:
ABCD四個選項如果平均出現,那麼每個選項的比例應該在25%左右,我們可以發現,高考英語單選題正確答案的選項總分布非常平均,每種都在25%上下,最大不超過3%,可以看到從2011年到2015年,沒有任何一次考試中,C的選項比例能夠超過30%,雖然2013年的確是C最多,但是也只比B多了1個而已。
所以說,在做英語時,做不出來就選C,是行不通的。
高考數學:近幾年C最少
那麼,數學的情況又怎麼樣呢?高考數學每年只有4道選擇題,但是分值比較大,一道選擇題甚至可以左右孩子進入什麼層次的學校。我們來看看這張表:
上圖是2011年到2015年數學文理卷一共40題的答案選項和分布情況,可以看到在參考答案中,C是最少的,只出現了3次,明顯少於其他選項。
看來數學考試選C,也是不靠譜的。
這種技巧,實在不靠譜,紮實學習,才有收穫。老師在網上看到很有意思的話,就用這句話來收尾吧:
「有的人執著於選C,不是C有多好,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對。」
(本文答案數據整理自歷年高考真題彙編後的參考答案,數據僅供參考)
「民間偏方」不靠譜,
51君為你送上實實在在的答題技巧,
(語數外)拿走不謝!
技巧:三大主科答題技巧
語文
說到語文考試,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歌鑒賞是最煩人的。最實在的還是語文老師自爆的答題套路:
通過描寫xx,抒發了xx的情感,揭露了xx的xx,表達了xx的思想感情。
再有就是摘抄出各種形容詞,例如憂國憂民、矢志不渝、清幽閑適、淡雅清新之類,考試時往上套。
數學
首先是「先易後難」。這點很容易理解,就是我們要先做簡單題,再做複雜題。當全部題目做完之後,如果還有時間,就再回來研究那些難題。當然,也不是說做題時,稍微遇到一點難題就跳過去,這樣我們給自己遺留的問題就太多了,也就違背了我們的原意。
其次是「先高後低」。倘若在時間不夠用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遵守先做分數高的題目再做分數低的題目的順序。這樣能夠拿到更多的總分。而且,高分題目一般是分段得分,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一般來說不會特別難,所以要儘可能地把這兩個問題答出來。從總體上來說,這樣會比拿出同樣時間來做一道分數低的題目「合算」。
最後是「先同後異」。在大順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把難題按照題目的大類進行區分,將同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考慮,因為這些題目所用到的知識點比較集中,在思考的時候就容易提高單位時間效率。
英語
高考完形填空題的文章選材一般比較新穎,貼近生活,有一定時代氣息。
這道大題的目的是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甚至包括一些深層次上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礎上能夠正確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繫。
所以,我們在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從多角度去考慮:從上下文考慮;從辭彙意義及用法上考慮;從邏輯推理、常識等角度考慮;從慣用法和搭配的角度考慮。


※注意!今年高考語文默寫最有可能考這十首詩!
※這10個專業就業率超高,如果再上這些高校豈不屌炸天!
TAG:高中學生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