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的葵花寶典
1
小時候吃肉的記憶有限,一是家中賣豬了,回頭媽媽會從街上割斤把肉回來,那時肥肉是捨不得烤成油的。
二是有時候鄰居家開葷了,鄰里關係好,會送一碗白米飯,碗上搛幾塊肉帶點蔬菜,主要是給孩子解饞的。
三則是過年了,尤其是除夕,那晚的紅燒肉不限計劃,吃起來沒有任何負擔,用現在的話說可以擼起袖子放開吃。
但到了正月初一,便是熱點剩的吃了。
然後剩下來沒煨的肉便會掛在老屋二樑上,等來客人或元宵甚至清明的時候才能割一點下來。
老屋前後門開著,而且鄉野的風大,吹一兩個月,陰乾。
慢慢地,肥肉變硬變亮,瘦肉外面泛一層白霜,切開,裡面可以清楚地看見肉纖維,且色澤暗紅。那必是上品風乾肉了。
那個年代的風乾肉是苦樂年華貧乏的記憶,而且小時候很是費解,為何要把鮮肉掛硬了才讓我們吃。
如有時保管不當,出現一點霉斑是斷不肯扔了的,家長總會想方設法用開水燙,焯等等,將就著吃下去。
於是便有了『『肉掛臭了,貓吵瘦了』』的俗語。恰如其分,貼切生動,但細想之下卻辛酸無比,皆因了個『『窮』』字呀。
2
但現在再吃風乾肉則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了。
小時候是『『省』』,為了留住懷念太久的小時候的味道,現在是『『囤』』。
一過冬至,老公便會當作年度大事布置作業:買肉風乾。
帶皮帶骨的五花肉是風乾首選,肥瘦相間,買好之後,切成細長條,農村最不缺的就是房子。
我喜歡把肉掛在小閣樓上,前後開窗通風。過了正月,便是對風乾肉下手的最佳時機了。
取肉,剁小,先用冷水泡一兩天。然後開煮。
沸水焯一下,生薑用油炸一下。肉下鍋快煸。煸至肥肉微微出油,放料酒,滴一點食醋。再煸炒,再放點生抽提香,再來老抽著色。
翻炒過後看醬油已均勻裹住肉塊,一次倒入足夠的開水,盡量中途不加湯,快火燒十五分鐘左右。
轉文火慢燉50分鐘,最後收湯。根據個人喜好收湯過程中可適量加點糖。
起鍋之前十來分鐘放鹽。臨吃時才放入大蒜。
至此,一盤魂牽夢繞了一個冬季的至尊風乾肉完美收官。
每每風乾肉上桌,先生總會兩眼大放異彩,垂涎之情溢於言表,連呼幾聲『『正經菜,正經菜』』然後悶聲不響大塊朵頤。
尤其是一塊半肥半瘦的肉伴著白米飯滑進口中,細抿慢嚼,肥而不膩的美味瞬間溢滿整個口腔,唇齒生香,寫在臉上的滿足感愜意感是裝不來的。
3
坊間或網上菜譜煨紅燒肉總喜歡用大蔥,八角,香葉,桂皮。
這些我一概不用,風乾肉吃的就是其特有的干香,輔料太多,最後喧賓奪主,掩蓋了風乾肉本真的正味,品多久總不能吃出風乾肉的干香味。
家常菜就是家常菜,素顏才是王道。
就跟做人一樣,簡單樸素一點,少一點花里胡哨,淡然而明媚地與人相處,多好。
煨風乾肉最最理想的當然是老灶配柴火,一根柴火放鍋鏜里,撩撥旺了離開去做別的事,不時再來添一根。
但家裡不用老灶已經若干年,所以每到春天煨風乾肉,我總會找出院角經年不用的煤爐,雖然生爐子時嗆得涕淚交加,但終不後悔。
這些年一直沒買壓力鍋,總覺得壓力鍋燉肉太淺薄了。
絲絲入扣入胃入心必是要慢燉慢煨的吧。
煤爐放在後院中,干香如蝶,滿室翩躚,鍋上霧氣氤氳,偶爾探出的爐火因了我的期待我的用心也有了香味。
煨風乾肉還有一點細節需注意的就是煸炒之後必須一次性加足開水,冷水不好。
煸炒過程中肉已慢慢升溫,冷水一激,肉受重創也會傷心呢。
而且中途盡量不揭鍋蓋,最好用可視鍋蓋,隨時觀察鍋中動靜。
4
一鍋風乾肉究竟挑逗了多少吃貨的味蕾?
現在十來歲的小娃喜歡的大概不多,一盤風乾肉的誘惑對他們來說遠遠不如精緻的糕點,饕餮的海鮮,辛辣的火鍋,甚至街邊飲品店的一杯冷飲。
但於我們及更年長的人,因為舌尖是有記憶的。
這種綿長的味道是我們那個年代帶過來的,所以年紀越大,可能越喜歡沉澱已久的不經雕琢的家常菜的味道了。
今年,你家可煨風乾肉了?
END


TAG:二丫陪你來嘮嗑 |
※《清稗類鈔》:一百年前的「吃貨寶典」
※海綿寶寶集體吃燒烤,章魚哥變身吃貨,派大星連蟹老闆都不放過!
※秋葵還能這樣做,吃貨寶寶有福了!
※吃貨小花:吃剩的玻璃瓶,種吊蘭翡翠鑽石
※純乾貨!住在白石的吃貨吃什麼?
※風靡吃貨圈的網紅雪花酥來啦
※海綿寶寶不住在菠蘿屋,最後一個房子吃貨的天堂?
※吃貨的世界——汀州小吃
※吃貨福音!超火的網紅冰品店進駐達村,24K黃金甜筒和棉花糖雲朵冰淇淋,你吃過嗎?
※免費大啖千餘斤炎陵黃桃 羊城吃貨被「桃」醉
※吃貨和好奇寶寶看過來,生活可不止眼前的菠蘿、西瓜
※征服萬千吃貨的甜點-菠蘿蛋糕
※誰才是動物界真吃貨寶寶
※春節長肉胖十斤,這些星座就是典型的小吃貨
※多妹除了愛吃冰淇淋和糖果 還愛啃雞爪 那麼小就是個典型的吃貨
※賈玲吃小龍蝦,袁珊珊吃小龍蝦,劉雯吃小龍蝦,真是滿屏的吃貨!
※金毛吃棉花糖的樣子,真的饞死一眾吃貨,關鍵還吃很優雅
※超美的吃貨姐妹花,奚夢瑤凌晨祝福慶生陳喬恩,網友:吃貨姐妹花又開始秀恩愛了
※生下高智商寶寶的吃貨媽媽,懷孕的時候吃了這幾種食物
※豆瓣9.5,這才是吃貨的終極修鍊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