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王玄策一人滅了古印度後來差點統一歐洲

唐朝王玄策一人滅了古印度後來差點統一歐洲

三娃子

王玄策,唐朝官員、外交家。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的使節。

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接著,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捲入印度瑪卡達國的王位篡奪事件,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讓我們來看看事情的經過吧。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朝有友好關係的印度瑪卡達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王玄策好不容易來到印度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印度大臣阿爾裘那所篡奪。同時,不光是瑪卡達國,當時全印度幾乎均陷入戰亂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還受到阿爾裘那派兵襲擊,身陷牢獄之中。幸好後來王玄策安然脫困,逃離瑪卡達。

王玄策沒有就這樣逃回大唐,而是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尼泊爾王國。在此他與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王玄策就以迎娶唐太宗養女文成公主而與唐朝具有友好關係的吐蕃(即今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借兵。借用七千尼泊爾騎兵,再度帶兵回到瑪卡達國向篡奪者阿爾裘那挑戰。

在激戰之後,王玄策終於獲得勝利。於甘地斯河畔的決戰中,包含象部隊在內的阿爾裘那軍戰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斃的則有一萬之數,被俘虜者至少一萬一千人,大大地慘敗。據推斷,其總兵力至少有三萬,王玄策以少數之兵獲得大勝,而且還是在異國、並以異國之兵得勝,實屬不易。

王玄策在俘虜阿爾裘那、恢復瑪卡達國的和平之後,就率領尼泊爾軍回到其母國。當然,這時也救出其他留在牢獄中的部下,在俘虜提拉布陣提王阿爾裘那後,於648年將之獻予唐太宗,回到大唐。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此時統治天竺眾多諸侯小國的戒日王病逝,帝那伏帝國君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並實行殘酷的宗教迫害。阿祖那聽說大唐使節來到,竟派出千餘兵將伏擊唐使,將王玄策一行全部投入牢獄。

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我炎黃子孫英雄輩出,每一個歷史時期總會出現不世出的奇才,在歷史時空中激蕩時代的風雲,留下神一樣的傳說,特別是在那強漢盛唐的時代,總有中華熱血男兒以吞吐六合的氣魄,用翻雲覆雨的手段,開疆土於未達之地,揚國威於域外八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第一次統一全國的秦始皇是暴君或是千古一帝?
盤點歷史上三個一人一朝的短命王朝,兩個統一全國,一個傀儡王朝
秦始皇在大統一後,為何要鑄造十二銅人,後來都去了哪裡?
中國古時曾經差點統一世界的人,如今他的後人在這裡
四千年前的顯赫家族,西周時期一度稱霸,後來統一了中國
宋朝的統一戰爭
秦始皇能統一六國,原來靠的是這三樣東西
我國歷史上有那麼多大統一王朝,到底哪個王朝完成一統天下的速度最快?
緬甸之前多牛?差一點統一整個亞洲,英法聯軍都不是對手
「千古一帝」秦始皇成就巨大,他這一行為卻遭到後世皇帝統一抗拒
四千年前顯赫家族,一支後裔西周時期稱霸,另一支統一了中國
秦王嬴政經過二十餘年戰爭,確立了一個統一的新王朝
她是歐洲一個小王國的女王,實現西班牙統一,還完成一件歷史壯舉
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父子,為何在秦朝統一後就去向不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六國的諸侯王都去哪了
古代王朝統一難度排名,明朝第二,第一難度確實太大
秦朝兩大戰神:一個統一六國,另一個卻蒙冤而亡
這是曹操一生兩大失誤之一,另一個是赤壁戰敗,統一三國最後機會
此皇帝一道命令讓中國維持統一兩千年,歐洲人說:他才是千古一帝
強大的蒙古軍隊,為什麼統一我國幾十年後,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