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在知識付費社區里當網紅?

如何在知識付費社區里當網紅?

當你早上睡到十二點,下午王者峽谷,晚上淘寶一條街,夜宵美團飯店,逛得手都酸了的時候,他們在堅持讀書。在不同的付費平台輸出自己的乾貨和妙語。當你每個月底看到工資入賬的時候,平靜而忐忑。平靜的是信用卡真的可以還上了,忐忑的是一年沒漲過薪水了的時候,他們的銀行卡里有來自不同付費平台的收益分賬入賬。

咱們這些出入寫字樓的打工白領們,公司給咱們最大的獎勵,就是下個月給你漲工資,年底給你多發些獎金,那你和建築工人,和端菜小妹,其實沒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或許唯一的不同是假期方面,他們更具有專業屬性,社會的需求量似乎比白領要大,而且月嫂行業薪水已經可以碾壓一線城市的金融從業者。除了社會稀缺職位以外,有一種人當下也是收入飆升的主力軍。這類人就是知識付費產品中的內容提供方-知識網紅。

最貴的是平台資源 最便宜的是時間

大環境下資本過熱,都是靠頭部流量帶動內容生產,說內容為王,內容本質都是騙人的。現階段都在搶網紅。尤其是互聯網時代,除了獲得知識之外,人們似乎更青睞和自己興趣中的偶像小範圍互動。

現階段付費產品逐漸社區化就是迎合人們的這個心理需求,在輸出結構化知識的同時增加互動區。

可以簡單看下各個領域的頭部達人,分答小講目前排名前五的是:三公子,種太陽,mr.hua,成甲,王昱珩。按照上線時間相對比,去年上線兩個月的知乎Live場均收入達8601元。開通滿員參與後,已有6個Live主題下的聽眾超過1000名,其中用戶「酈橙錦妖」的主講Live「一起做一份驚艷的PPT」,單場收穫最多聽眾達2178名,收入58,806元。

這些知識網紅讓人有一種食物鏈頂端的感覺,他們的特點統一,那就是擅於用上帝視角來看待事情,氣質比你更穩,認知格局會變得很大,會展現出有種見過世面的樣子,他們貌似一直走在社會食物鏈的上游,逐漸擺脫弱勢群體。因為一個本質的原因就是他們在單位時間內的變現效率是你的十倍。

諸如最開始出現的在行,我的一門品牌課程的價格是1000元/小時,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是工作一天八小時的收入(但課程並不是每周都有)。

知識網紅的江湖地位從哪來

「知識付費的核心力量是大城市的中產階級及中產階級預備軍,但知識付費的市場需要擴大,就必須由北上廣等大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年齡由就業後三年的職場新人向更廣的終身學習、生活服務、綜合諮詢發展。在大型城市,知識付費替代的是諮詢公司和行業分享會;而在二三線城市,知識付費則會替代原有的機場讀物、暢銷技能書、區域性教育機構,這些都將會被更為落地的知識付費服務所取代。」

目前的得到,分答,知乎,喜馬拉雅正是深耕知識付費領域的典型。

有人說現在知識經濟不斷的出現糞坑化,眾多人會吸收不必要的二手知識,可是這個時代哪個人敢說自己不是造糞機器呢?就像創作,很多人有無限的創作熱情,但是你不能說他有創作的才華。有的人確實經驗豐富但是無法輸出知識與粉絲互動,打情罵俏為自己贏得更多利潤。而在知識付費領域確實有些經驗不豐富的,但是十分會拼湊知識深諳人類心理學的人日進斗金,比如每日讀十幾本心理學後來寫出爆款文章的寫手,靠一篇文章獲得眾人關注出版暢銷書;有剛畢業的沒有幾年的人,在微博上大談特談職場經驗如何過百萬,其實真實身份就是入門級白領;也有人不斷地看金融理財書籍,熱衷於參加各類理財講座的人經過理財知識的槍林彈雨之後最終成為了理財方面的專業講師。其實他實際身份也並非理財科班出身……他們是……這裡實在不方便透露真實姓名。但是這類人,一定是知識付費領域中的收益者。

另闢蹊徑把自己火速包裝成知識網紅

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會趨同,亟待開發的地方就是最有可能盈利的地方,從目前來看細分的小市場是沒有被滿足的,中等的新興渠道因為請不動大咖一定會傾向與扶持中小咖,這就是你進擊的渠道。只要用心做內容是有機會得到平台知識的。內容方向建議是:找准你擅長領域的細分市場;相同的理論更新案例與熱點結合會更受歡迎。

當然,熱愛吸收知識當然很好,但是不要成為沉迷於不同形式獲取知識的一個學習型上癮者,更不要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廢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街電創始團隊怒懟海翼聲明不實,背後矛盾究竟是什麼?
淘寶心選上線,阿里系的第一家自營店是什麼樣的?
他哭起來,好像大聖啊
與支付寶微信差距大,負責人又離職,百度錢包還有機會嗎?
vipabc更名tutorabc背後:野心與格局

TAG:虎嗅 |

您可能感興趣

從社區到直播,虎撲體育的故事還能怎麼講
大愛傳遞!澳門社區支援及關懷弱勢行動開始!報名登記方式立戳原文!
愛心人士「亂餵浪浪」惹住戶暴怒! 有愛社區「收編成巡邏犬」:現在一看人就打招呼
科普時報社與國安社區達成合作:推動科普文化進社區
非遺進社區 「草編」傳文化
以公共藝術溝通最後一公里,串連城市、社區與個人
vivo社區泄露內部郵件 下一代新機APEX代號水滴
首個世界頂尖科學家「WLA科學社區」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