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鬲溪梅令】尺八吹奏

【鬲溪梅令】尺八吹奏

【鬲溪梅令】尺八吹奏:郭關 三尺地無管

【鬲溪梅令】,詞牌名,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為姜夔自度曲仙呂調。又名高溪梅令。

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

好花不與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

仄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讀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木蘭雙槳夢中雲小橫陳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讀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宋】姜夔《鬲溪梅令》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

好花不與殢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

木蘭雙槳夢中雲,小橫陳。

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代表作《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鬱鬱不平之情。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實內容之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後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有所轉變,如《永遇樂·雲隔迷樓》、《漢宮春·雲日歸歟》等,呈現出豪放風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旁譜,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南宋樂譜資料。姜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後世影響較大。其詩初學黃庭堅,後學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清妙秀遠,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到見解。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編年箋校》等。卒年據《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書譜》和琴曲《古怨》。

吹奏尺八也被稱為吹禪

它不僅是樂器

還是法器

一種修行法門

要求吹奏者器、術、道兼修

藉吹奏方式斷盡煩惱

了悟虛無之境地

尺八,中國古樂器名。竹製,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

隋代和唐,尺八成為宮廷中的主要樂器。《新唐書·呂才傳》:「貞觀(627—649)時,祖孝孫增損樂律,與音家王長通、白明達更質難,不能決。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稱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

藝術欣賞

郭關簡介: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詩文、斫琴、裝置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太古引》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從管平湖先生的菖蒲說起
古人生活樂趣:雅集
一大波宋畫屏保送給你
藝術有害於藝術家
顏真卿的書學歷練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