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步步高系加入手機自研晶元混戰?還有繞不過的門檻

步步高系加入手機自研晶元混戰?還有繞不過的門檻

日前,有媒體以「步步高及OPPO入股晶元公司,OV要做手機晶元」為題報道段永平、陳明永投資蘇州雄立科技有限公司這件事,並認為OPPO將成為繼華為、小米之後又一家開發手機晶元的手機整機廠商。然而,媒體的這種猜測頗有捕風捉影的嫌疑——畢竟手機晶元開發還是有一定門檻的,投資一家並未開發過手機晶元的科技公司,並不一定就能做出具有商業競爭力的手機晶元。




步步高集團董事長,OPPO、vivo幕後老闆段永平

雄立科技未必有能力開發手機晶元


要開發手機晶元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人才、技術儲備作支撐,而目前的雄立科技在這些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


在資金上,開發手機晶元所需的金錢是以億來計算的。由於現在的手機晶元產業分工已經非常完善,基本上是買IP授權後做集成,然後交給台積電這樣的代工廠流片。在這個過程中,買各種IP要錢,養研發隊伍也要耗費大量資金,而流片成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便是採用非常成熟的28nm製造工藝,流片成本也要500萬美元左右。而從目前的情況看,雄立科技未必有這個資本去開發手機晶元。


舉例來說,中興為了開發晶元,以股權換資金從集成電路大基金獲得24億元。小米成立的北京松果電子註冊資本為2.5億人民幣,有媒體稱在開發澎湃S1起步時投資就達到10億元,華為更是不計成本投入資金髮展海思麒麟晶元。由於松果電子是小米獨資公司,海思也是華為獨資子公司,因而松果和海思可以獲得小米和華為的鼎立支持。

相比之下,雄立科技不僅在資金上還稍遜一籌,股權上也更加複雜——考慮到2016年OPPO CEO陳明永對雄立科技投資2000萬元,並持有雄立科技21.88%的股份,可以推測出雄立科技的估值大約為不足1億。在股權上,段永平、雄立科技創始人熊冰、OPPO CEO陳明永各持有部分雄立科技的股份,而這並非是華為與海思、小米與松果之間的那種股權關係。


從雄立科技已經取得的技術成果看,和手機晶元並沒有太多交集。主要產品為光纖通道交換晶元、太網交換晶元等。作為對比,小米在開發手機晶元之初,選擇了具有一定手機晶元開發經驗的大唐聯芯作為合作夥伴,而且松果還與大唐聯芯簽署了《SDR1860平台技術轉讓合同》,以1.03億的價格得到了聯芯的SDR1860平台技術。


就開發手機晶元的人才而言,小米的人才很多來自聯芯分流過來的員工。而華為在招納賢才方面充分發揮了大公司的做派,開出百萬年薪,在剛剛入門的時候,還從展訊挖走了一批人才。正是華為和小米招募大批有經驗的技術人才,所以能夠較快開發出得到消費者認可的手機晶元。由於雄立科技以往沒有開發過手機晶元,因而就目前來說,恐怕未必有多少從事手機晶元開發的資深工程師,而且以現在雄立科技的能量,恐怕也沒有能力從華為、展訊等公司手中挖走技術骨幹。


基帶和通信專利是繞不過去的門檻


現在的手機晶元擁有非常高的集成度,集成了CPU、GPU、DSP、ISP、基帶等一系列模塊。

這些模塊當中,CPU可以購買ARM的IP,比如麒麟960就購買了Cortex A53和Cortex A73,GPU也可以購買ARM的Mali(麒麟960),或者是Imagination的PowerVR(蘋果A9、A10),從美國收購回來的圖芯科技也是一個選擇,比如華為的K3V2,雖然事後證明K3V2搭載的GPU有點坑,但搭載這款GPU的手機並非不能使用。


DSP也可以從CEVA、Cadence等公司採購,比如展訊就購買過CEVA的DSP。其它模塊大多有成熟的貨架產品。


雖然買IP做集成並不算很困難,相關技術和流程已經非常成熟了,但基帶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PowerVR

開發基帶到底有多難呢?相對於ARM在中國有100多家合作夥伴,目前具有5模基帶開發能力的僅有高通,聯發科,展訊,海思,三星,Intel、Marvell、中興、愛立信等少數一些廠商,其中的中興迅龍基帶、愛立信M7450在手機市場上非常少見。能開發5模基帶的廠商相對較少,德州儀器、英偉達等公司因基帶的原因退出手機晶元市場,從這些情況來看,開發基帶的門檻不低。


即便是有能力開發基帶,還要受到通信專利的限制。比如華為在麒麟950以前一直是採取外掛VIA的CDMA基帶,而非把CDMA基帶集成到SoC里去,其中的原因就在於高通對CDMA專利的壟斷。由於VIA的CDMA基帶為55nm製造工藝,以至於華為外掛VIA基帶的做法被調侃為外掛「中世紀古董基帶」,並帶來發熱和功耗相對較大的問題。


在一段時期內,MTK也和華為是同樣的做法,直到VIA將CDMA專利賣給Intel之前,MTK簽訂了授權協議,之後的MT6753等一系列晶元才集成了CDMA基帶。


開發手機晶元未必有利可圖

如果步步高想通過華為、三星垂直整合的方式扶持雄立科技開發的手機晶元,就要面臨利潤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在不少媒體報道中,都有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手機整機廠自己做手機晶元可以降低成本。但實際上,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誠然,如果一款手機晶元出貨量足夠大(比如蘋果),垂直整合確實能夠降低成本。但是如果出貨量相對偏少,買高通或MTK的手機晶元成本會更低——因為手機晶元的成本主要靠產量來平攤,產量越大成本越低。


OPPO和VIVO手機如果搭載雄立科技的手機晶元,還會帶來一定市場風險——如果雄立科技的手機晶元與高通、MTK的產品有一定差距,那麼很有可能會影響到OPPO和VIVO手機的銷售和口碑,就如同由於K3V2表現很一般,使華為不少搭載K3V2晶元的中高端機型口碑不佳,比如華為D2。


如果意圖開發手機晶元對外銷售,這條路也很可能走不通。正如雷軍表示:做手機晶元在商業上是九死一生。就目前的市場行情看,並不是進軍手機晶元行業的良機。高通、MKT、展訊等廠商已經牢牢封死了後來者進軍高、中、低端手機晶元的道路。


高通牢牢把持了中高端手機晶元市場。雖然高通有過驍龍810、驍龍615這些不太成功的產品。但在之後,驍龍820、驍龍625等一系列晶元表現較好,特別是驍龍625堪稱一代神U。在2017年又推出驍龍835、驍龍660、驍龍630等產品,其中驍龍835是第一款採用10nm製造工藝的手機晶元,驍龍660可謂是中高端手機晶元中最具性價比的產品,驍龍630則是驍龍625的接替者。


正是高通在中高端晶元上的強勢,聯發科定位高端的Helio X20有較大庫存壓力——據台灣《經濟日報》報道:聯發科目前有百萬顆X20處理器的庫存。在中高端手機晶元市場的失利也使聯發科開始調整規劃,將終止高端晶元產品規劃,並重新聚焦發展4G中低端晶元。


在中低端手機晶元市場,聯發科依舊佔據不低的市場份額,其P系列晶元有著不俗的市場表現。在低端手機晶元市場,展訊以超低價格佔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雄立科技想要與高通、MTK、展訊爭鋒,很可能是以卵擊石。


結語


從目前情況看,雄立科技並沒有開發手機晶元的經驗,在資金上也和華為海思有巨大的差距,在通信專利儲備和基帶技術儲備方面,恐怕也和高通、華為等公司差距非常大。加上未必能夠通過開發手機晶元獲得多大利益,段永平、陳明永投資蘇州雄立科技有限公司,更多是一筆商業投資,而並非一些媒體報道的要開發手機晶元。


(原文作者:微信公眾號「科工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圖]LG V30新旗艦曝光:首款全面屏滑蓋手機
餘額寶個人限額降至25萬 回應:對絕大部分用戶沒影響
T-Mobile面向基礎用戶推出阿爾卡特翻蓋新機Go Flip
賣易到補資金缺口?樂視破釜沉舟為造車
冒稱商家盜圖:兄弟倆利用互聯網維權敲詐勒索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自研晶元比重越來越高,可這個手機系列卻漸趨平庸?
三星高管:摺疊手機技術上的限制不能量產;華為加大自研晶元力度
今年要推摺疊屏PC和手機,聯想:暫時沒有自研晶元的想法
華為發力自研晶元!不僅有手機,這下連AI、伺服器、電視都有了
中國手機廠商為何必須要有自研晶元?
華為自研晶元之後,又做出了一個決定,國產「心」真的站起來了!
資訊:智能手機逐漸進入寒冬期,小米新一代自研晶元疑似完成
谷歌要自研晶元瞄準蘋果A系列晶元,蘋果: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國產手機崛起!又一品牌宣布將自研晶元!網友直呼:就差小米了!
董明珠談格力自研晶元,就算20億打水漂也值得,只為不被封鎖
繼「自研晶元」後,蘋果又要自研屏幕了?
繼「自研晶元」後,蘋果又要自研屏幕了
蘋果:自研晶元是為了帶來更好的產品
馬化騰:不擅長自研晶元但可通過需求倒逼晶元設計,阿里怎麼看?
蘋果Mac上的自研晶元來了?跑分平台泄露天機:性能飆升
手機晶元要洗牌?OPPO也要入局自研晶元,VIVO還遠嗎?
續華為之後,又一巨頭開始使用自研晶元,網友:好樣的
三星自研晶元性能很強大,為什麼三星手機還用高通晶元?
發展「中國芯」迫在眉睫!聯想另闢蹊徑:暫時沒有自研晶元的打算
蘋果收購Intel部分手機數據機業務,或促進自研晶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