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雍正款黃釉蕉葉蓮瓣葡萄紋撇口瓶鑒賞

雍正款黃釉蕉葉蓮瓣葡萄紋撇口瓶鑒賞

封建時代曾以全黃為皇家至尊之色。因此,除宮廷用器,皆不可使用全黃之色。明代黃釉瓷器產生於明代宣德年間,到明代成化、弘治時期達到了最高水平。這種黃釉以鉛為溶劑,以鐵為著色劑,在低溫下燒成。由於黃色嬌嫩欲滴,亦稱「嬌黃」。

黃釉瓷在古陶瓷藝術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黃色一向是帝王專用色,黃釉瓷器更是明清宮廷用瓷,決不許民間使用。即使在叛亂不斷的嘉靖時期,也嚴禁民間使用,民窯即使可用金彩,也不可以用黃釉瓷。明中期三朝在黃釉瓷的基礎上還大量燒制了黃釉青花、黃釉綠彩、黃釉紅彩、黃釉紫彩等黃釉彩瓷,這些瓷器在明以後也多有燒制。

1996年翰海秋拍中以286萬元成交的明弘治黃釉青花花盤,據行家估計,目前的市場價值至少在千萬元以上;嘉靖時期的黃釉彩瓷的藝術價值也較高,也很值得投資。此時期最為出名的是嘉靖黃釉綠彩龍紋器和黃釉多彩雲龍紋器,這些器物全身帶著「皇氣」,為藏家所欣賞。

雍正時期的御窯瓷器達到了最精巧、最細緻的境地。這件「雍正年制」款黃釉蕉葉蓮瓣葡萄紋撇口瓶,口徑:6.5cm, 高:20.6cm。此瓶撇口,束頸,圈足。線條弧直相間,器形優美。通體飾黃地釉,黃彩描繪、芭蕉紋、葡萄紋、蓮瓣紋,腹部描繪葡萄紋,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底落款「雍正年制」篆書。

雍正黃釉器雖不像弘治時期施釉肥潤,色澤明快卻勝弘治一籌。此瓷器內外施黃釉,施釉細膩而均勻。釉色為檸檬黃色,清朗明快,是典型的「中央正色」,是傳世所見雍正朝檸檬黃釉盤中質量最好的。

葡萄紋飾精巧細緻,別有新意。瓶外壁刻繪的線條,婉轉流暢,極富動感。器型比例協調,盡顯「曲線之美」。瓶底端刻畫蓮瓣紋,宛如一朵綻放在水中的蓮花,十分優美。用花形做器物造型是我國瓷器的傳統裝飾風格。蓮花俗稱「佛花」,蓮瓣紋是佛教文化影響下流行的紋飾。雍正時期佛教紋飾較為常見,這與雍正皇帝篤信佛教有關,據史料記載,雍正年輕時曾僱人替自己出家,並出資修建了西山大覺寺。即位之後雍正繼續尊佛,自稱破塵居士、圓明居士,公開招募了十幾個門徒談佛說經,甚至直接任命寺院主持,賜佛以封號,刊刻佛經,親自為經卷作序等。故雍正御用瓷器上用蓮花紋裝飾,自有其淵源和依據了。

此款「黃釉蕉葉蓮瓣葡萄紋撇口瓶」器形端莊挺拔,俊秀中不失雄渾,施釉輕薄,釉色晶亮鮮嫩,刻工精細流暢,所刻紋飾栩栩如生,黃釉充分體現了皇家的尊貴與威嚴,是大清雍正時期大型瓷器的傑出代表。為宮廷舊藏之物,造型端莊,釉面光潤,其靜謐的色彩體現出雍正時期皇家御用器物的高貴與純正。

文章轉載自古董師的煩惱官方網站,轉載請註明出處!

實時輸送最專業的古玩鑒定知識,歡迎訂閱此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捨得齋 的精彩文章:

出入平安雙龍辟邪銅牌花錢鑒賞
高古玉——朱雀寶瓶佩鑒賞
民國元年餉銀一兩壬子雙旗版
罕見美品錢 汴字版宣統年造大清銅幣二十文
收藏若無景泰藍,藏盡天下也枉然!

TAG:捨得齋 |